easyfundingllc.com
home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巴西漢學家沈友友:澳門是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溝通的橋梁

發布時間: 2024-12-19 21:48:00 來源: 人民網-大灣區頻道

  編者按: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旅居澳門的巴西漢學家、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喬(qiao) 治·西內(nei) 迪諾(中文名:沈友友)撰文指出,回歸25年來,澳門在中國與(yu) 葡語國家的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這種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澳門慶祝回歸中國25周年之際,回顧這座城市為(wei) 促進中國與(yu) 葡語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所做的一切並非冠上加冠。事實上,四百多年來,澳門逐步成為(wei) 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在不同的曆史背景下,澳門協助建立了東(dong) 西方文明之間前所未有的人文紐帶的基礎。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澳門在過去的25年裏不斷保護和發展東(dong) 西方交流的文化遺產(chan) ,還可以被看做是對以前四百多年文化交流的提升。

  早在中國明朝萬(wan) 曆年間,首批歐洲漢語詞典和教科書(shu) 正是在澳門問世;這裏有了第一批掌握語言、認真研究中國文化的西方漢學家;湯若望和利瑪竇等人正是從(cong) 澳門出發,去尋訪一個(ge) 真實的中國。

  在清朝時期,澳門為(wei) 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另一項重要貢獻。現收藏於(yu) 葡萄牙東(dong) 坡塔國家檔案館的“漢文文書(shu) ”,又名“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現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的一部分。“漢文文書(shu) ”主要形成於(yu)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其主體(ti) 是清代中國官員在管治澳門過程中,與(yu) 澳葡議事會(hui) 文書(shu) 往來而形成的檔案,由中文檔案連同原件的葡文譯本和發文底稿共3600多件文件組成。2017年,葡萄牙東(dong) 波塔國家檔案館與(yu) 澳門檔案館以“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1886年)”之名聯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並被正式收錄。一方麵,“漢文文書(shu) ”展現了中國官僚機構的運作情形——這當時是西方世界感興(xing) 趣甚至欽佩的對象;另一方麵,從(cong) “漢文文書(shu) ”中我們(men) 可看到對中國文化及其重要的價(jia) 值觀——以文治國、通過談判解決(jue) 衝(chong) 突、對戰略目標的務實追求等。

  在二十世紀的澳門,土生葡人繼承並發揚了將澳門打造成為(wei) 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事業(ye) 。這個(ge) 族群是在澳門出生的葡萄牙人後裔。其中一些人掌握中文,以譯者的身份成為(wei) 葡語漢學的先驅。另一些人用葡語小說記錄澳門不同社區之間的關(guan) 係。這些土生葡人在這個(ge) 過程中促進了葡語國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此外,一些來到澳門的葡語國家新移民,他們(men) 作為(wei) 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學習(xi) 和翻譯了一些傳(chuan) 統的思想和文學典籍。他們(men) 從(cong) 在澳門的生活經曆中得到靈感,將中國的文化多樣性傳(chuan) 播給他們(men) 各自的國家。

  澳門回歸中國25年來,在向葡語國家傳(chuan) 播中國知識方麵出現了新的契機。一個(ge) 顯著的成果就是雙語學習(xi) 者的培養(yang) 。隨著當地高等教育的加強,有五所澳門高校開設了中葡雙語課程,每年培養(yang) 幾百名畢業(ye) 生。除了語言學習(xi) ,一些老師和學生還致力於(yu) 在葡語國家推廣中國文化,尤其是文學,同時也會(hui) 在澳門傳(chuan) 播葡語國家文化。值得注意的是,澳門的大學正在努力與(yu) 這些國家建立夥(huo) 伴關(guan) 係,在外交、學術和人文交流方麵采取了一係列富有成效的舉(ju) 措。

  中國有句話:“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這個(ge) 號召之下,很多參與(yu) 同葡語國家交流的專(zhuan) 業(ye) 人士正在致力於(yu) 進一步加強澳門的橋梁作用,支持葡語國家奠定各自漢學研究的基礎。毫無疑問,這涉及到培養(yang) 更多以葡語為(wei) 母語的中葡雙語專(zhuan) 家。澳門未來可以繼續在翻譯和出版古典與(yu) 現代漢學書(shu) 籍方麵發揮作用,填補葡語國家大學體(ti) 係中漢學研究的空白。值此澳門回歸中國25周年之際,希望澳門今後在促進中葡文化交流的事業(ye) 上碩果累累,屢創佳績,進一步發展其作為(wei) 中國與(yu) 葡語國家之間的橋梁作用。(編譯:魯揚)

  (作者沈友友是巴西漢學家,目前擔任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