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上工地、冬天來“馴冰”,解決(jue) 了冬閑問題,增加了工人收入
冰雪經濟持續升溫,冰雕師迎“破冰”之旅
閱讀提示
冰雪旅遊季開啟,冰建師、冰雕師進入了每年最忙碌的時節。多數從(cong) 業(ye) 者是跨行就業(ye) 、按天計酬。從(cong) 業(ye) 者越來越多,但卻難以留住年輕人。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要用科技和藝術加持,不斷激發從(cong) 業(ye) 者的激情和動力。
凜冬時節,冰封雪飄,吉林長春蓮花山披上了一層夢幻的白衣。大河上,冰層厚度已超過20厘米,割冰、取冰、砌冰、雕冰……長春冰雪新天地景區內(nei) 的冰建項目正加速建設。
“一周前主塔已經封頂,工期過了最緊張的時候,明天就能開放了。”12月16日,長春冰雪新天地冰建指揮部副指揮趙偉(wei) 告訴記者,2024~2025雪季,景區冰雕雪塑超過200座,近5000名施工人員在現場妙手“馴冰”,兩(liang) 班倒趕工期。
近日,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推動東(dong) 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為(wei) 持續火爆的冰雪旅遊再添一把火。經過多年深耕,東(dong) 北冰雪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對就業(ye) 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在吉林,看冰燈、賞雪景成為(wei) 冬季熱門旅遊項目,各類冰雪建築的數量和體(ti) 量也在逐年增加,冰雕師成了炙手可熱的職業(ye) 之一,“日賺千金”“一人難求”引發高度關(guan) 注。
多數人是跨行就業(ye)
“當心點!前麵就是水麵了,那塊冰太薄,輪盤鋸不能再往前靠了。”12月13日清晨5點,長春尚處黑夜,氣溫接近零下20攝氏度,寒氣刺骨。冰雪新天地景區內(nei) ,施工人員和大型機械密密麻麻地穿梭在各大冰雪建築之中,吉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老程正在指揮采冰,年近50歲的他,從(cong) 事工程工作已有20多年。
老程向記者介紹,冰雕建築施工分為(wei) 冰建和冰雕兩(liang) 個(ge) 部分,他從(cong) 事的屬於(yu) 冰建部分,包括采冰、運冰,之後將大塊冰按照設計圖紙切割組裝成大致框架,像冰塔、滑梯等。而造型複雜需要精工雕刻、燈光配合的部分,則由冰雕師來完成。
“夏天在工地上班,冬天來文旅項目,一年都有活幹,掙得也比以前多。”2019年開始,吉林省建設集團投資建設長春冰雪新天地項目,開拓冰雪文旅的同時,也解決(jue) 了工人冬閑的問題。像老程一樣,公司內(nei) 很多會(hui) 看圖紙的工人,包括木匠、瓦匠都在後期學習(xi) 了冰雕手藝,成了冰建師和冰雕師。
40歲的冰雕師於(yu) 佳,本是一名藝術品雕刻師,“結婚後發現雕刻手藝很難支撐家庭開銷,我改行學習(xi) 電焊,在吉林省建設集團當上了焊工。”於(yu) 佳說,文旅項目成立後,他被第一批選拔學習(xi) 冰雕技術,目前已經是冰雕小組的帶頭人。
據了解,“轉行但不跨界”是目前冰雕師的主要從(cong) 業(ye) 形式,從(cong) 業(ye) 者需要一定的繪畫功底和工程工作經驗,大部分冰雕師來自工程行業(ye) 。但冰雕是季節性工作,集中施工期隻有一個(ge) 月左右,後期隻有少量人員會(hui) 繼續從(cong) 事維護工作,所以很多冰雕師都是短期兼職,解決(jue) 了寒冬期無工可做問題。
季節性用工,按天計酬
2024~2025雪季,長春冰雪新天地冰建規模繼續擴大。“今年增加了更多場景設計,希望能帶給遊客更多沉浸式體(ti) 驗。”於(yu) 佳介紹,一個(ge) 場景由多個(ge) 冰雕和雪雕共同組成,創造更多新鮮感。造型更加精美複雜,就需要更多冰雕師來配合完成。比照往年,於(yu) 佳帶領的冰雕團隊人數增加了30%。某些大體(ti) 量的冰雕作品,甚至需要七八十個(ge) 冰雕師同時作業(ye) 。
“我們(men) 的圈子很小,大家互相比較熟悉,用人多的時候,提前打電話聯係就行。”對於(yu) 施工高峰期是否會(hui) 出現“用工荒”的情況,於(yu) 佳表示壓力並不大。大部分的冰雕工作並不需要特別的技術,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就可以。
於(yu) 佳告訴記者,雪雕和冰雕在製作工序上還是有區別的。雪雕是“減法的藝術”,從(cong) 整個(ge) 雪坯的上方開始,先大幅裁出整體(ti) 輪廓,再仔細勾畫局部線條,細節部分則由經驗更豐(feng) 富的冰雕師來完成。而冰雕則由整體(ti) 到局部進行雕刻,複雜的部分像龍須、龍角可以單獨做出來之後再粘上去,更靈活一些。目前在於(yu) 佳的團隊中,精工雕刻主要由他和另一位團隊帶頭人負責。
據了解,目前於(yu) 佳團隊的冰雕師按天計酬,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在500元~700元,資曆深的能達到1000元左右。
“承包項目的話會(hui) 賺得多一些,但還得自己拉客戶跑手續,結算周期長。”於(yu) 佳表示,大部分冰雕師是臨(lin) 時兼職,所以更喜歡穩妥的現做現結的報酬方式,他個(ge) 人帶隊接項目比較少,因為(wei) 需要有相關(guan) 資源,還要墊付資金,並不是一般打工者能承受的。
發展需要“新鮮血液”
早上5點起床開工,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室外作業(ye) ,穿著笨重地操作機器,一上工就是10來個(ge) 小時……很多人認為(wei) 冰雕師是一個(ge) 技術工種,但實際上,冰雕是一項高強度的體(ti) 力工作。
“原來就是在工地上幹活,都習(xi) 慣了,這活兒(er) 就是穿得多不方便,一會(hui) 兒(er) 就一身汗。”40多歲的李天亮是一名老工人了,油鋸操作很熟練,目前負責一個(ge) 大型雪雕的雕刻工作。
在冰建工人中,40多歲算是中等偏小的年齡,20多歲的冰雕師鳳毛麟角。一來冰雕工作太辛苦不好招人,二來冰雕具有一定危險性,需要老帶新才能上崗,很多新人在學徒階段就放棄了。
“新來的冰雕師都有老師傅帶,普及安全知識、示範操作流程,安全性是很有保障的。但這行還是太辛苦了,年輕人不願意做,帶的徒弟都留不住。”2019年以來,於(yu) 佳的冰雕團隊每年都會(hui) 招聘科班出身的大學生,但5年過去了,目前在崗的隻有10多個(ge) 人,還不到總體(ti) 的10%。
辛苦帶出的徒弟,幹一個(ge) 多月就走了,這讓於(yu) 佳有些傷(shang) 心。他表示,雖然冰雕師的收入不低,但工作條件艱苦,季節性強,很難留住人。科班畢業(ye) 生更願意選擇去遊戲公司做建模、動畫等工作,環境舒適還穩定。招人不難,但留住高端人才很難,是阻礙冰雕行業(ye) 持續向上發展的一個(ge) 難題。
那麽(me) ,冰雕行業(ye) 如何吸引更多“新鮮血液”呢?對此,於(yu) 佳認為(wei) ,想要留住人才,就要讓更多人看到行業(ye) 發展的前景,用科技和藝術加持,讓冰雕、雪雕有更多藝術形式,不斷激發從(cong) 業(ye) 者的激情和動力。
“從(cong) 作品角度來說,冰雕是‘遺憾的藝術’,做得再好也留不住,幾天就化了,很多人就想得過且過,這也限製了行業(ye) 的發展。但對於(yu) 熱愛這門藝術的人來說,是真的喜歡才去做的。遇到好的創意,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有激情,熱愛才能持久。”於(yu) 佳說。(記者 彭冰 柳姍姍 通訊員 楊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