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技術“上新”,綠色產(chan) 業(ye) “煥新”,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和供應鏈,能夠催生新產(chan) 業(ye)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綠色消費引領綠色轉型,以綠色產(chan) 品滿足綠色需求,推動綠色消費與(yu) 綠色生產(chan) 互相促進,就能形成綠色發展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煤炭能變成啥?在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一塊塊煤炭經過加工變成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這種材料做成骨釘植入人體(ti) ,能夠逐漸降解,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材料需二次手術取出的問題。而且,與(yu) 傳(chuan) 統聚烯烴塑料相比,生產(chan) 這種新材料的成本接近,但煤耗可降低約50%,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約65%,工業(ye) 增加值增加2至3倍。兩(liang) 降一增,凸顯其市場競爭(zheng) 力和環保效益。
往上遊看,開采更綠色;往下遊看,利用更高效,煤炭產(chan) 業(ye) 的綠色轉型,映照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調整,加快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不斷培育壯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方向。
翻開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等“新三樣”為(wei) 代表的綠色產(chan) 業(ye) 繼續保持兩(liang) 位數的高增長;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2.1億(yi) 千瓦,同比增長21%,占電力新增裝機的86%……在保持穩定增長基礎上,我國經濟結構在優(you) 化、質量在提升、效益在增強。
向綠轉型,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降能耗、提能效,市場競爭(zheng) 力進一步提升。
從(cong) 行業(ye) 看,今年前三季度,鋼鐵行業(ye) 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極致能效工程,截至10月8日,114家企業(ye) 全過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同時,焦化、水泥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也全麵展開,生產(chan) 過程更加清潔、高效,煥發出新活力。
從(cong) 全局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提高2.6個(ge) 百分點;初步測算,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8個(ge) 百分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綠色低碳轉型紮實推進。
向綠而行、追綠逐新,新質生產(chan) 力成勢處,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福建莆田,全球首座風漁融合浮式平台投產(chan) ,滿功率運行一天可發電9.6萬(wan) 千瓦時,一個(ge) 養(yang) 殖周期魚品收入可達到數百萬(wan) 元,綠色能源與(yu) 藍色糧倉(cang) “牽手”共贏。
北新建材天津工廠,“吃進”黃色脫硫石膏,“吐出”潔白石膏板,每年可幫助燃煤電廠消納脫硫石膏近30萬(wan) 噸,節約100餘(yu) 畝(mu) 堆存土地。綠色技術“上新”,綠色產(chan) 業(ye) “煥新”,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和供應鏈,能夠催生新產(chan) 業(ye)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能夠以更少的資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碳排放和汙染排放實現更高質量的價(jia) 值創造。
雲(yun) 南安寧產(chan) 業(ye) 園區,之所以能成為(wei) 省內(nei) 首批創建的“零碳園區”之一,除了做好持續降碳減排、堅決(ju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減法”,也在於(yu) 很重視聚鏈成勢的“加法”。園區聚焦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吸引頭部企業(ye) 集聚,同時積極推進綠色供應鏈管理,把園區企業(ye) 副產(chan) 的磷酸、氟化鋰、石油焦等,用於(yu) 新能源電池的原料供給。協同推進產(chan) 業(ye) 綠色高端化、多能互補高效化,就近供應、閉路循環,能實現“增收”與(yu) “增綠”雙贏。
綠色轉型,不僅(jin) 在生產(chan) 模式,也在消費模式。家用電器選擇更節能的產(chan) 品,旅遊出行選擇更低碳的方式,快遞外賣選擇更環保的包裝和服務……更多消費者主動擁抱綠色產(chan) 品,得益於(yu) 綠色發展共識的形成,也有賴於(yu) 綠色技術的持續創新。以綠色消費引領綠色轉型,以綠色產(chan) 品滿足綠色需求,推動綠色消費與(yu) 綠色生產(chan) 互相促進,就能形成綠色發展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確定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各方麵,我們(men) 定能更好書(shu) 寫(xie) 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