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的世界變亂(luan) 交織。新華社亞(ya) 太、非洲、中東(dong) 、拉美、歐洲、亞(ya) 歐、北美七大總分社主要負責人,帶您回眸2024、前瞻2025,縱論國際形勢,評析地區熱點,講述他們(men) 眼中的世界。
新華社香港12月26日電(記者汪金福)2024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演化,亞(ya) 太地區局勢在緊張與(yu) 緩和之間反複拉鋸。作為(wei) 全球最具活力的板塊和主要增長引擎,亞(ya) 太地區呼喚穩定與(yu) 發展。過去這一年,中國以實際行動展現大國擔當,在亂(luan) 雲(yun) 飛渡中彰顯自信從(cong) 容,為(wei) 地區局勢帶來寶貴的確定性。
風雲(yun) 激蕩 亞(ya) 太仍是火車頭
2024年,“變動”成為(wei) 亞(ya) 太地區格局的顯著特征。從(cong) 東(dong) 北亞(ya) 到東(dong) 南亞(ya) ,從(cong) 南亞(ya) 到南太,地區熱點問題交織疊加、相互牽動。
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緬甸衝(chong) 突綿延不止……不同次區域的熱點事件背後,各種力量相互勾連,攪局生亂(luan) 的勢力若隱若現,打破平衡的企圖愈加明顯。
地區多國政局多變。有權力平穩交接,也有權鬥引發動蕩。有一些老麵孔離開,也有中生代登場,為(wei) 政壇帶來新氣象。
飽受“黑金”醜(chou) 聞影響,日本眾(zhong) 議院“大換血”,首相更迭;韓國上演“戒嚴(yan) ”風波,朝野黨(dang) 爭(zheng) 漸趨戲劇化;在新加坡,執政20年的“50後”李顯龍交棒給“70後”黃循財;在泰國,現年38歲的佩通坦·欽那瓦出任總理,創下出任總理最年輕紀錄。
過去這一年,突發事件令人記憶深刻。地震、台風、洪澇等天災頻擾,讓我們(men) 一再反思人類與(yu) 自然相處之道;恐襲、衝(chong) 突、戰亂(luan) 等人禍連連,也讓我們(men) 更加堅定對和平穩定的向往。
2024年第一天,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並引發海嘯,直接導致200餘(yu) 人喪(sang) 生;9月,台風“摩羯”自東(dong) 向西橫掃中南半島,持續強降雨引發洪災及山體(ti) 滑坡,在越南和緬甸分別造成逾200人死亡;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恐怖主義(yi) 仍然是威脅安全、阻礙發展的毒瘤沉屙。
風高浪急,但亞(ya) 太地區仍是全球範圍的團結合作高地,是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亞(ya) 洲開發銀行在1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中預測,亞(ya) 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ti) 2024年經濟增長率為(wei) 4.9%,2025年增長率為(wei) 4.8%。
亞(ya) 太人民攜手同行,暖心故事讓人充滿力量。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遭遇7.3級地震後,首都維拉港居民立即著手自救互助,多國迅速響應馳援;斯裏蘭(lan) 卡向巴基斯坦捐贈一批眼角膜,幫助因恐怖活動而失明的巴基斯坦人重見光明;16隻在日本出生的朱鹮運返中國,見證中日兩(liang) 國數十載保護這一瀕危物種的共同努力……
變亂(luan) 交織 中國帶來確定性
2024年,亞(ya) 太合作麵臨(lin) 地緣政治、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上升等挑戰。麵對大變局,中國展現大格局、肩負大擔當。
從(cong) 牢固樹立亞(ya) 太命運共同體(ti) 意識,到倡導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ya) 太夥(huo) 伴關(guan) 係,再到推進亞(ya) 太自貿區進程,中國始終是亞(ya) 太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引領者,致力於(yu) 為(wei) 地區發展注入確定性、新動能。
在斐濟奈塔西裏省,塞魯瓦伊婭·卡布卡布在中方技術人員幫助下,實現了從(cong) 農(nong) 民到菌草菇農(nong) 場主的身份轉變;在老撾萬(wan) 象,《萬(wan) 象時報》記者坎蓬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了中老鐵路開通三年來,當地民眾(zhong) 生活出現的可喜變化;在斯裏蘭(lan) 卡尼迪亞(ya) 村,中國科學家11年裏31次考察研究,淨水項目落地,村民終於(yu) 喝上健康的飲用水;在瑙魯艾沃港,中企承建的現代化碼頭初具規模,將讓這個(ge) 太平洋島國同世界更高效地聯通。
10月,中國與(yu) 東(dong) 盟十國領導人在老撾萬(wan) 象宣布實質性結束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3.0版談判,表明雙方致力於(yu) 在複雜的全球環境中深化經濟一體(ti) 化與(yu) 務實合作。
作為(wei) 不少亞(ya) 太經濟體(ti) 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和地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要節點,中國對亞(ya) 太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4.2%,帶動地區37.6%的貨物貿易增長和44.6%的服務貿易增長,在亞(ya) 太經濟合作中持續發揮動力源和推進器的作用。
中國式現代化不僅(jin) 是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也為(wei) 亞(ya) 太提供新機遇,促進了世界現代化的發展潮流。
在泰國羅勇府工廠生產(chan) 的中國品牌電動汽車不斷給泰國消費者帶來驚喜,滿載泰國榴蓮的貨車最快15分鍾就能從(cong) 雲(yun) 南河口口岸通關(guan) 進入中國;中方承建的光伏電站點亮了印度尼西亞(ya) 西爪哇省居民的家,產(chan) 自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咖啡在中國上海的消費者手中散發醇香。
中國發展離不開亞(ya) 太,亞(ya) 太繁榮也離不開中國。
習(xi) 近平主席曾用“地瓜”來詮釋中國紮根亞(ya) 太,與(yu) 亞(ya) 太地區國家共謀發展的決(jue) 心。
“地瓜的藤蔓向四麵八方延伸,但它的塊莖始終長在根基位置。”習(xi) 近平主席說,“同樣道理,無論發展到什麽(me) 程度,中國都將紮根亞(ya) 太、建設亞(ya) 太、造福亞(ya) 太。”
開放包容 地區發展大趨勢
當前,全球化遭遇逆流,供應鏈合作受阻,亞(ya) 太合作正麵臨(lin) 不進則退的挑戰。
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亞(ya) 太發展更加需要開放包容。應當堅持“拉手”而不是“鬆手”,堅持“拆牆”而不是“築牆”。
1955年4月,印尼萬(wan) 隆,第一次亞(ya) 非會(hui) 議在此召開。亞(ya) 非29個(ge) 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慷慨激昂,形成了“團結、友誼、合作”的萬(wan) 隆精神。
新的一年,萬(wan) 隆會(hui) 議將迎來70周年紀念。在“全球南方”國家占多數的亞(ya) 太地區,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正成為(wei) 越來越響亮的共同呼聲。
新的一年,中國將與(yu) 亞(ya) 太地區多個(ge) 國家迎來建交周年紀念。盡管曆史刻度各不相同,中國與(yu) 各國賡續友誼、合作共贏的誠意不變。
新的一年,亞(ya) 太合作將迎來新機遇。亞(ya) 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將在韓國東(dong) 南部古城慶州再次聚首,為(wei) 共同續寫(xie) “亞(ya) 太奇跡”貢獻智慧。
習(xi) 近平主席提出,要構建開放融通的亞(ya) 太合作格局、培育綠色創新的亞(ya) 太增長動能、樹牢普惠包容的亞(ya) 太發展理念。這一目標不僅(jin) 回應地區人民對穩定、發展、繁榮的共同期盼,也為(wei) 亞(ya) 太發展下一個(ge) “黃金三十年”貢獻了中國方案。
正如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lun) ·披差翁帕迪所說,亞(ya) 太是區域內(nei) 民眾(zhong) 的共同家園,建立一個(ge)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亞(ya) 太命運共同體(ti) ,是所有人的心聲,也是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