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天山可以說是一座特別的山,一山分南北,造就了秀美風光的同時,也成為(wei) 新疆南北往來與(yu) 發展的瓶頸。
1983年、2021年,西線的獨庫公路和東(dong) 線的巴哈公路先後開通,但它們(men) 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為(wei) 此,從(cong) 2020年初,中國的建設者們(men) 開始了一項異乎尋常的超級工程,他們(men) 修建了一條穿越天山的高速公路。其中,最艱難的就是打通天山中長達22.13公裏的勝利隧道。有了它,穿越天山從(cong) 將近3小時縮短到20分鍾。
那麽(me) ,打通天山到底分幾步?
第一步,勘測。世界七大山係之一的天山,如同一個(ge) 巨大的屏障,把廣闊的新疆分成南北兩(liang) 半。天山這麽(me) 大,為(wei) 了摸清它,就要先用衛星遙感、地質測繪等技術給天山做個(ge) “全身掃描”,細節摸得清清楚楚,隧道該從(cong) 哪兒(er) 開挖就有數啦。
第二步:畫圖。把隧道的每個(ge) 細節在圖紙上規劃得明明白白。用電腦模擬施工過程,把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先模擬一遍。有了這一步,施工的走向和布局就能明確下來。
最關(guan) 鍵的第三步,就是“隧道開鑿”大作戰。
我們(men) 先說工藝。和以前挖隧道大多采用“雙洞對挖”的方式不同,這次天山勝利隧道為(wei) 了跟時間賽跑,采用“三洞”加“四豎井”工藝。“三洞”就好比在天山肚子裏平行插了三根長長的吸管,“四豎井”就是在吸管旁建了四組輔助通道,負責通風換氣等。“三洞”中的左、右兩(liang) 個(ge) 主洞將來是車輛南北通行的主幹道,中導洞則是具有服務功能的隧道。
再看工具。兩(liang) 台“吞石巨獸(shou) ”——“天山號”和“勝利號”硬岩掘進機是為(wei) 打通天山量身定做的。刀盤直徑8.43米,接近3層樓高度。工作時,這對“雙胞胎”從(cong) 中導洞的兩(liang) 端朝中間“雙向奔赴”。打通天山可不容易,不僅(jin) 隧道長度破紀錄,還要穿越16條地質斷裂帶,這就如同在豆腐腦裏雕花。特別是在穿越F6地質帶時,36天的隧道湧水量,相當於(yu) 近30個(ge) 標準遊泳池的水量,掘進速度一下就踩了急刹車,從(cong) 每天35米銳減到每天隻能走3到5米。
為(wei) 了啃下這個(ge) “硬骨頭”,建設者們(men) 采用“長隧短打”策略。也就是根據現場工作情況,每隔一段距離,通過“打橫洞”的方式,增加新的工作麵,實現中導洞和兩(liang) 個(ge) 主洞連接,從(cong) 而將主洞分成好多小段同時開挖,實現“長隧短打”。這個(ge) 辦法讓工期直接從(cong) 72個(ge) 月縮短到52個(ge) 月,創下了世界同類型高速公路隧道建設工期縮短的新紀錄!
(總台央視記者 王琰 翟壯 叢(cong) 威娜 鄭連凱 李偉(wei) 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