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社經濟隨筆:劈波斬浪 風景可期

發布時間: 2024-12-31 09:02:00 來源: 新華網

  2024砥礪奮進,2025蓄勢待發。

  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國經濟劈波斬浪,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穩健前行。

  展望新一年,“十四五”規劃收官,新的五年規劃緊鑼密鼓謀劃,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縱深向前。

  駛向新航程,中國經濟無懼風雨向前進。

  (一)

  2024年,中國經濟交出怎樣的答卷?

  “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作出的這一判斷,經海內(nei) 外媒體(ti) 傳(chuan) 播開來,市場信心進一步提振。

  “穩”,是2024年中國經濟的關(guan) 鍵詞之一。

  2024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5%左右,增速仍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位居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30%。國際輿論普遍認為(wei) ,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

  這份答卷寫(xie) 滿不易,曆程很不平凡。麵對外部壓力加大、內(nei) 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yan) 峻形勢,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前高、中低、後揚”的曲線,盡顯韌性。

  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多箭齊發、精準發力。

  既正視困難挑戰,又抓住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一係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

  四季度以來,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態勢穩健,工業(ye) 、股市、樓市等領域積極變化越來越多,市場信心更強了,社會(hui) 預期更穩了。

  外媒評價(jia) ,“永遠不要低估中國經濟的韌性和中國決(jue) 策者駕馭風險的能力”“中國經濟重回實現今年增長目標的軌道上”。多家國際機構上調對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2024年,更多捷報相繼傳(chuan) 來:

  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首次突破1.4萬(wan) 億(yi) 斤,這是廣大農(nong) 民辛勤耕耘、大國糧倉(cang) 藏糧於(yu) 技的豐(feng) 收之年;

  快遞年業(ye) 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yi) 件,這是小包裹出深山、達四海,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提速之年;

  鐵路年度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40億(yi) 人次,這是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追逐夢想、奔赴美好的奮鬥之年;

  一個(ge) 個(ge) “首次突破”,印刻在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足跡中,激蕩起腳踏實地、砥礪奮進的足音。

  歲寒知鬆柏。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黃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青海瑪爾擋水電站,正為(wei) 2024年最後一天實現全部機組並網發電作最後調試。

  再上冰原的新華社記者感慨:上一次是為(wei) 了報道抗震救災,這一次是為(wei) 了見證超級工程。當地2021年曾發生7.4級地震,是自汶川地震以來我國陸地最大地震。

  沒有什麽(me) 可以阻擋我們(men) 前進的腳步。

  2024年,中國經濟雖然有起伏,但迎難而上、穩中求進,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不斷增強。

  

  (二)

  2024年12月29日,北京。

  CR450動車組樣車首次亮相。一列彰顯“銳龍追夢”,一列寓意“科技之光”。該動車組未來投入商業(ye) 運營後,運營時速將達400公裏,成為(wei) 全球跑最快的高鐵列車。

  追夢不止,創新不輟,正如今日中國之姿。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

  向著深空攬月。53天,11個(ge) 飛行階段,1935.3克,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取土”成功返回。

  向著深海逐夢。全球鑽探能力最強、科學實驗功能最全的中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建成入列。

  向著極地探索。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破浪出征,進行科研和後勤保障領域的國際合作。

  自強創新,開放合作,向“新”奔跑的中國,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

  2024年12月25日,全國首條跨市自動駕駛公交在武漢新城開通,線路橫跨武漢、鄂州兩(liang) 市,開通首年乘客可免費乘坐。首批體(ti) 驗的乘客楊女士讚不絕口:“剛剛在變道的時候,遇到公交車跟它搶道,它及時刹住了車,安全之後才開始行駛,還挺聰明。”

  產(chan) 業(ye) “破圈”,格局演變,未來已來。

  低空經濟、商業(ye) 航天首次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men) 的世界。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相繼揭牌,正是產(chan) 業(ye) 向綠色低碳、數實融合轉型的生動寫(xie) 照。

  放眼全國,更多企業(ye) 邁開步子創新發展,創造中國經濟諸多高光時刻: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chan) 量首次突破1000萬(wan) 輛,創下世界紀錄;出口全球最大浮式生產(chan) 儲(chu) 卸油平台,“超級訂單”代表全球海工裝備最高水平;擁有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蟬聯世界第一。

  2024年3月,美國蘋果公司宣布增加在華投資,將在上海、深圳兩(liang) 地擴建及新增應用研究實驗室,以支持產(chan) 品製造。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技術優(you) 勢是中國吸引蘋果投資的重要原因。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刊文指出,中國作為(wei) 世界研發實驗室的作用日益增強。

  今日中國,向“新”而進,向“智”求變,向“綠”圖強。

  

  (三)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

  畢業(ye) 於(yu) 廣州高校動漫設計專(zhuan) 業(ye) 的2024年應屆畢業(ye) 生小陳,不久前通過“粵就業(ye) ”大型金秋網絡招聘找到了心儀(yi) 的工作。有些“社恐”的他說:“網絡招聘簡直是我的福音,效率也很高。”

  2024年,各地更加積極應對就業(ye) 形勢,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組織就業(ye) 服務活動進校園、進企業(ye) 、進園區、進商圈、進社區。

  2024年前11個(ge) 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198萬(wan) 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值為(wei) 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ge) 百分點。

  安居樂(le) 業(ye) ,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

  2024年以來,從(cong) 中央層麵出台促就業(ye) “二十四條”,到首個(ge) 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製發布,再到聚焦“一老一小”領域擴大養(yang) 老托育服務有效供給,一係列政策舉(ju) 措著眼民生急難愁盼,書(shu) 寫(xie) 暖心答卷。

  當2025年的新年鍾聲響起,萬(wan) 家燈火裏,有一盞溫暖的光屬於(yu) 環衛工人毛師傅一家。

  2024年3月,在杭州從(cong) 事環衛工作8年多的毛師傅,完成了環衛專(zhuan) 項公租房選房,約60平方米的兩(liang) 室一廳,月租金僅(jin) 600元左右。“不僅(jin) 麵積大,房租還便宜!女兒(er) 來看我們(men) 也能有自己的房間了。”他笑逐顏開。

  這一年,城市更有溫度,鄉(xiang) 村更添活力。

  托起百姓“安居夢”,全國共計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172萬(wan) 套(間)。

  城市更新讓家園更宜居,全國共計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790個(ge) ,改造城市危舊房7.4萬(wan) 套(間),80%以上的城市啟動便民生活圈建設。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穩步推進,“土特產(chan) ”出山越海,農(nong) 文旅融合等多業(ye) 態蓬勃發展,讓農(nong) 民搭上致富快車。

  “黨(dang) 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wei) 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情懷深厚,擲地有聲。

  中國經濟不僅(jin) 在基本麵中見潛力,更在市麵中見活力,賬麵中見韌性,人麵中見希望。

  

  (四)

  展望2025年,將迎來怎樣的風景?

  各大國際機構對2025年世界經濟謹慎樂(le) 觀。聯合國貿發組織認為(wei) ,世界經濟將麵臨(lin) 更多“前景多變”和“不確定性”。

  任憑風雲(yun) 變幻,中國經濟基礎穩、優(you) 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時與(yu) 勢仍在,這邊風景依然可期。

  改革發力,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部署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ju) 措正在加快落地,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將持續激發全社會(hui) 內(nei) 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政策加力,財政政策從(cong) “積極”到“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取向再次改為(wei) “適度寬鬆”,釋放出進一步穩增長的鮮明信號,將為(wei) 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提供有力支撐。

  歲末寒冬,中國大市場暖流升騰。

  2025年春運出行總量和單日峰值或將創曆史新高,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7天門票開門即售罄,攜程數據顯示2025年元旦春節假期的國內(nei) 整體(ti) 旅遊訂單量顯著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擺在2025年9項重點任務之首。

  從(cong) 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到加力擴圍實施“兩(liang) 新”政策,再到更大力度支持“兩(liang) 重”項目,都將不斷催生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廣州億(yi) 航智能自主研發生產(chan) 製造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目前已在全球累計獲得超過千架的訂單及預訂。

  倉(cang) 儲(chu) 智能機器人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北京極智嘉,近日在合肥的製造基地正式投產(chan) ,以支持全球業(ye) 務擴張。

  市場環境越是複雜,產(chan) 業(ye) 越要向“上”,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

  上海提出到2025年組建5個(ge) 以上合成生物功能型平台,山東(dong) 六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繼續實施技改升級行動,遼寧布局無人駕駛船舶、人形機器人。各地因地製宜落子布局,爭(zheng) 相培育創新熱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堅持開門發展、互利共贏的中國,迎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信心票”。

  近期,外資機構密集發布2025年前瞻性預測。高盛、瑞銀、摩根資產(chan) 管理等紛紛對中國市場作出積極展望。中國德國商會(hui) 調查報告顯示,92%的受訪企業(ye) 計劃繼續在華開展運營,超過一半計劃在未來兩(liang) 年內(nei) 增加投資。

  信心源自對於(yu) 中國發展大勢的堅定看好,源自對中國機遇的熱切期盼。

  征程萬(wan) 裏闊,奮進正當時。

  前進道路上,我們(men) 還將在風高浪急時爬坡過坎,在驚濤駭浪中涉灘闖關(guan) ,更將在改革創新、團結奮鬥中創造萬(wan) 千氣象。鼓足幹勁、提振誌氣、充盈信心,中國經濟必將迎來更好的明天。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