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經濟和金融一盤棋思想”“統籌推進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jia) 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今年,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尤其9月份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密集出爐,其中一係列金融政策快速發力顯效,為(wei) 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添動力。
增量金融政策落實得怎麽(me) 樣?與(yu) 存量政策如何協同發力更好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下一步貨幣政策還有多大空間?針對各界關(guan) 注的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今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如何?
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逆周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多次實施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如何?
總的看,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逆周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貨幣信貸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信貸結構不斷優(you) 化,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看總量,中國人民銀行2月、9月各降準0.5個(ge) 百分點,累計釋放中長期流動性約2萬(wan) 億(yi) 元,7月、9月分別下調了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0個(ge) 和20個(ge) 基點,引導中期借貸便利利率、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等下行,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11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餘(yu) 額254.6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7%;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為(wei) 405.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8%。
看結構,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設立3000億(yi) 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增加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額度1000億(yi) 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環節的支持。11月末,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餘(yu) 額4.2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2%;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32.2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3%。這些貸款增速均高於(yu) 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看價(jia) 格,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效能有效發揮,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11月份新發放企業(ye) 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45%,新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利率為(wei) 3.08%,均較上月下降,並處於(yu) 曆史低位,有助於(yu) 降低融資成本,減少利息負擔。
“當前金融總量總體(ti) 平穩,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突破400萬(wan) 億(yi) 元,支持實體(ti) 經濟有力有效。”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下一步貨幣政策還有多大空間?
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資金更快更多流向實體(ti) 經濟
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的同時,也出現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社會(hui) 預期偏弱,短期內(nei) 有效融資需求不足。金融管理部門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按照黨(dang) 中央部署,較大力度降準,實施有力度的降息,並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zhuan) 項再貸款兩(liang) 項工具。
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實施以來,市場反應積極正麵,社會(hui) 預期明顯好轉。10月,廣義(yi) 貨幣(M2)與(yu) 狹義(yi) 貨幣(M1)的“剪刀差”有所收窄,顯示經濟企穩向好。存量房貸利率已基本調整完畢,存量房貸利率的動態調整機製也已正式建立。
“考慮到有些增量政策還在陸續落地,貸款審核、授信、提款等也需要一個(ge) 過程,未來政策效應還會(hui) 進一步傳(chuan) 導顯現,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更加有力有效。”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今年以來,政策調整幅度不小,未來還有多大空間?
“降準政策實施後,銀行業(ye) 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大概是6.6%,這個(ge) 水平與(yu) 國際上主要經濟體(ti) 的央行相比,還有一定空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
談及下一步政策考慮,潘功勝表示:“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精準性,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動增量政策落地見效。”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連續實施了14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wei)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傳(chuan) 遞出積極信號。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宏觀調控基調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是考慮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加深,國內(nei) 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不少挑戰,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迎難而上,積極作為(wei) ,同時,我國也具備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條件和空間,可以為(wei) 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推動資金更快更多流向實體(ti) 經濟。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jia) 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yu) 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
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實招?
合力打通小微企業(ye) 融資堵點和卡點,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支持
近年來,小微企業(ye) 融資呈現量增麵擴價(jia) 穩的態勢,但部分小微企業(ye) 也反映存在融資堵點和卡點。近期,一係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出台,協同多方發力,改進小微企業(ye) 的融資服務。
政策加力,擴大小微企業(ye) 受益麵。中國人民銀行將普惠小微貸款的認定標準由單戶授信不超過1000萬(wan) 元放寬到不超過2000萬(wan) 元。金融監管總局優(you) 化小微企業(ye) 無還本續貸政策,將續貸對象由原來的部分小微企業(ye) 擴展至所有小微企業(ye) ,並階段性地擴大到中型企業(ye) 。
機製發力,打通惠企利民“最後一公裏”。金融監管總局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ye) 的融資協調工作機製,在最貼近基層、最了解企業(ye) 的區縣層麵建立工作專(zhuan) 班,搭建起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梁,實現低成本信貸資金直達基層。
製度助力,優(you) 化民營經濟投融資環境。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在加快推動出台,草案對金融機構向小型微型民營經濟組織提供金融服務實施差異化監管,允許合理設置不良貸款容忍度。此外,普惠信貸盡職免責製度進一步完善,為(wei) 基層信貸人員鬆綁減負,營造盡職免責、鼓勵擔當的積極氛圍。
合力之下,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小微企業(ye) ,助力每一筆“小生意”。11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32.2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3%。11月份新發放企業(ye) 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45%。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今年以來,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ti) 製加快構建,相關(guan) 部門和機構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金融支持企業(ye) 開展創新的政策工具日益豐(feng) 富。比如,今年中國人民銀行新設立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
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3.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1%。今年前8個(ge) 月,科技保險保費達388億(yi) 元,為(wei) 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等科技活動提供風險保障金額超過7萬(wan) 億(yi) 元。
下一步更好發展科技金融,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作出部署:“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ti) 係,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創業(ye) 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ye) 。”
房地產(chan) 金融政策成效如何?
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延續止跌回穩態勢可期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環比增長6.7%,自去年6月份後首次實現正增長。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8.9%,連續7個(ge) 月實現同比增加。
“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琳說,加大“白名單”貸款投放力度、降利率、降首付、回購存量房屋或土地、舊改貨幣化安置等政策措施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共同作用,穩市場的政策目標明確、力度十足。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10月以來,金融監管總局、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進一步推動“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截至11月18日,商業(ye) 銀行已審批通過的“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超過3萬(wan) 億(yi) 元。
“各城市協調機製加大問題項目修複解決(jue) 力度,落實貸款發放條件,做到合格項目‘應進盡進’;對‘白名單’項目,商業(ye) 銀行要適度下放審批權限,提高審批放款效率,做到‘應貸盡貸’;優(you) 化貸款資金撥付方式,做到‘能早盡早’。”金融監管總局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表示。
“‘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有利於(yu) 進一步發揮各項支持政策作用,促進更多住房項目建成交付,提振各方信心。同時,這有利於(yu) 完善商業(ye) 銀行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全流程管理,加快構建與(yu) 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相配套的信貸管理機製。”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zhuan) 家曾剛說。
個(ge) 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為(wei) 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獲得感。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惠及5000萬(wan) 戶家庭,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約1500億(yi) 元。自11月1日起,存量房貸借款人可與(yu) 銀行重新約定重定價(jia) 周期,新發放房貸的借款人也可自主選擇重定價(jia) 周期。在LPR下行周期內(nei) ,借款人可更快享受利率下行的“利好”。
數據顯示,11月份,新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利率為(wei) 3.08%。“首付和利率等的變化,提升居民購房支付能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鄧鬱鬆說,市場銷量變化反映了市場活躍度與(yu) 消費者購買(mai) 意願,市場預期已開始改善。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好“金融16條”、經營性物業(ye) 貸款管理要求,延長有關(guan) 政策適用期限,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新增5000億(yi) 元抵押補充貸款額度,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ti) 係,推動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新發放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2.2萬(wan) 億(yi) 元,9月末餘(yu) 額較年初增加超過4000億(yi) 元;新發放按揭貸款、並購貸款、經營性物業(ye) 貸款、住房租賃貸款合計4.8萬(wan) 億(yi) 元。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明年房地產(chan) 工作作出部署,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認為(wei) ,落實部署需要著重把握好三個(ge) 方麵:一是著力釋放需求,打通卡點堵點,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著力改善供給,對商品房建設要控增量、優(you) 存量、提質量;三是著力推動轉型,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傳(chuan) 統發展模式弊端、促進房地產(chan) 高質量發展。
“總的看,我國房地產(chan) 問題是在前進中、轉型中遇到的問題,隨著各項政策措施全麵落地並持續發力,市場會(hui) 進一步回穩,行業(ye) 會(hui) 加快回暖,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將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高質量發展也將逐步實現。”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
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取得哪些進展?
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增長較快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金融業(ye) 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金融監管總局國際合作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不斷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模式,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相關(guan) 規則,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今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積極研究並推出開放新舉(ju) 措,如進一步放寬境外機構作為(wei) 金融租賃公司出資人的準入條件等。截至9月末,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外資法人銀行和116家外國銀行分行,外資銀行總資產(chan) 3.90萬(wan) 億(yi) 元;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了67家外資保險機構,總資產(chan) 2.82萬(wan) 億(yi) 元。
持續優(you) 化外資營商環境,支持在華外資機構更加全麵深入參與(yu) 中國金融市場。回應外資金融機構訴求,進一步優(you) 化監管規則,探索適度差異化監管。促使外資銀行更好發揮與(yu) 母行聯動優(you) 勢,增強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yu) 金融業(ye) 務試點。
人民幣國際化穩慎紮實推進。中國人民銀行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說,完善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加強對清算行的政策支持和履職管理,優(you) 化人民幣清算行布局。截至目前,已在32個(ge) 國家和地區授權了34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此外,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中國人民銀行出台多項支持政策,經常項目尤其是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增長較快。今年1—10月,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9.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5%,占同期貨物貿易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比重達26.6%,同比提高2.1個(ge) 百分點。
“將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幣國際化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基礎性製度安排和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滿足各類主體(ti) 人民幣交易結算、投融資、風險管理等需求。”中國人民銀行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說。
強化開放條件下金融安全機製,更好統籌金融開放與(yu) 安全。在積極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的同時,金融監管總局著力提升開放監管能力,加強跨境風險監測和分析預判,密切防範風險跨境傳(chuan) 遞,製定在華外資金融機構風險應對預案,維護經濟金融安全;持續引導中資銀行保險機構優(you) 化海外布局、豐(feng) 富金融產(chan) 品,強化合規經營和風險管理,守住風險底線。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說,強化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機製,繼續加強與(yu) 國際金融組織、主要經濟體(ti) 央行的溝通合作,積極參與(yu) 國際金融治理,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為(wei) 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和重要保障。
(記者吳秋餘(yu) 、趙展慧、葛孟超、屈信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