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1個(ge) 省份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惠及超100萬(wan) 人次,為(wei) 近百萬(wan) 個(ge) 家庭的生育夢想助力;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難群眾(zhong) 參保率達99%,醫保三重保障製度累計惠及困難群眾(zhong) 就醫超1.5億(yi) 次……新年第一天,國家醫保局發布的一組數據,展現2024年醫保服務新進展。
持續減輕群眾(zhong) 就醫購藥負擔
2024年,更多質優(you) 價(jia) 宜的藥品耗材進入百姓“藥箱”。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91種藥品,目錄內(nei) 藥品總數達3159種,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已於(yu) 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關(guan) 藥品配備機構名單已可在線上查詢;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和第五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讓人工耳蝸等一批藥品耗材的可及性顯著提升。
同時,國家醫保局縱深推進醫藥價(jia) 格治理。糾治“四同”藥品不公平高價(jia) 、歧視性高價(jia) ;規範檢查檢驗價(jia) 格,腫瘤標記物檢驗等費用下降;遼寧、陝西等29個(ge) 省份全麵搭建定點藥店藥品公開比價(jia) 小程序,患者不必再東(dong) 奔西走擔心“藥買(mai) 貴了”。
嗬護“一老”,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覆蓋1.8億(yi) 人,累計超260萬(wan) 人享受待遇。守護“一小”,全國近一半地區已實現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ge) 人,並通過短信溫馨提醒;“新生兒(er) 落地即參保”成為(wei) 許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份禮物。
創新驅動醫保服務更便捷
2024年,國家醫保局不斷優(you) 化醫保便民服務,讓百姓就醫購藥更加便捷。29個(ge) 省份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全麵完成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製改革,廣大參保職工實現了普通門診報銷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少到優(you) 的轉變;醫保部門積極推進職工醫保個(ge) 人賬戶資金家庭共濟,31個(ge) 省份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均已實現省內(nei) 共濟,河北、江蘇、四川等省份已率先通過開通醫保錢包實現了跨省共濟,目前共有11個(ge) 省份39個(ge) 統籌地區上線醫保錢包,9萬(wan) 人使用,累計轉賬近300萬(wan) 元;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製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放開放寬參保戶籍限製,明確連續參保和基金零報銷的激勵政策。
同時,跨省異地就醫惠及更多參保群眾(zhong) 。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參保群眾(zhong) 2.13億(yi) 人次,減少參保群眾(zhong) 資金墊付1752.46億(yi) 元,較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87.98%、26.84%;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由5種增加至10種。
創新驅動讓醫保響應速度更快。目前,全國已有12億(yi) 人激活醫保碼,醫保碼日結算超1450萬(wan) 人次,結算率達到41.5%;22項業(ye) 務實現“一碼通”,高頻事項做到“碼上辦”;醫保部門加快推進“一人一檔”庫建設、“醫保+商保”一站式結算,讓參保群眾(zhong) 看病就醫更便捷、更高效、更有保障。
深化改革賦能醫藥行業(ye)
2024年,醫保不斷賦能醫療機構。國家醫保局出台按病組(DRG)和病種分值(DIP)付費2.0版分組方案,全國基本實現DRG/DIP付費全覆蓋;在國家層麵統一和完善醫保基金預付製度,推進醫保基金月結算;著力統一規範全國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印發護理等20批立項指南,指導各省新增價(jia) 格項目合計1000餘(yu) 項,指導有關(guan) 省份開展醫療服務價(jia) 格優(you) 化調整,促進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同時,醫保積極賦能醫藥企業(ye)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支持真創新、真支持創新”,新版目錄新增的91種藥品中,38種為(wei) 創新藥,創曆年新高;海南、廣西等9個(ge) 省份推進醫保基金與(yu) 醫藥企業(ye) 直接結算,醫藥企業(ye) 回款周期從(cong) 平均6個(ge) 月減少為(wei) 不到30天,企業(ye) 墊資壓力大幅減輕。
此外,醫保牢牢守護群眾(zhong) “看病錢”。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各級醫保部門共追回醫保資金242.3億(yi) 元。國家醫保局創新大數據監管,積極推進藥品耗材追溯碼采集應用,精確打擊“回流藥”“串換藥”;聯合有關(guan) 部門出台醫保支付資格管理製度,實行“駕照式記分”;聘任首批國家醫保局醫保基金社會(hui) 監督員,鼓勵社會(hui) 各界舉(ju) 報違法違規行為(wei) 。
國家醫保局表示,2025年,各級醫保部門將堅定不移推進醫保改革,守好用好人民群眾(zhong) 的“看病錢”“救命錢”,更好守護人民生命健康,更好賦能醫藥機構和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