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奮鬥正當時。去年11月28日上午,隨著最後一棵玫瑰花苗種下,長達285公裏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空白區順利實現“鎖邊合龍”。“鎖邊”之後,當地治沙的腳步並沒有停下,還在不斷地對鎖邊帶進行拓寬和加固。新的一年,他們(men) 有何新計劃、新目標?
種梭梭 植紅柳 不斷拓寬“綠色防線”
總台記者 高鵬飛:這裏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和田於(yu) 田縣,這兩(liang) 天沙漠裏麵迎來了一場降雪,這會(hui) 氣溫在零下10℃左右,非常寒冷,但是,在我旁邊就是一處熱火朝天的沙漠治沙現場。
鎖邊工程“合龍”以後,沙漠邊緣各地防沙治沙的腳步並沒有停下,還在不斷地對鎖邊帶進行拓寬和加固。眼前這片沙丘緊挨著於(yu) 田縣蘭(lan) 幹博孜亞(ya) 綠洲,開著推土機的治沙人忙著推倒眼前的一座座沙丘、填平一個(ge) 個(ge) 大坑,平整這片8000多畝(mu) 的沙地。
推土機司機 阿布都熱慢·買(mai) 托合提:幹了差不多一個(ge) 月,然後再幹三四天,這裏差不多就能推平完。
梭梭、紅柳是當地常見的固沙植物,在和田地區洛浦縣的一處苗圃,工人們(men) 把一捆捆紅柳枝條整齊地埋入地窖中,在上麵蓋上一層土,進行冬藏。這些紅柳會(hui) 在明年開春後,扡插到6000多畝(mu) 沙漠中。在於(yu) 田縣沙棗園防沙治沙區,工人們(men) 正在一片長滿梭梭的沙地上收集梭梭種子。
除了為(wei) 生物治沙作準備,塔克拉瑪幹沙漠中還有不少光伏項目正在建設,工人們(men) 加緊鋪設光伏板,到春天,光伏板下還會(hui) 種上苜蓿、狼尾草等固沙植物,這處包含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的鎖邊工程拓寬項目,也將成為(wei) 新疆探索生態治理與(yu) 經濟發展共贏的一個(ge) 新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