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經濟在緩慢複蘇中呈現動能不足、增長失衡、碎片化加劇的特征。地緣衝(chong) 突升級、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蔓延等風險挑戰,給全球增長前景蒙上陰影。與(yu) 此同時,變革與(yu) 機遇令人矚目:全球科技創新方興(xing) 未艾,催生更多新經濟形態;綠色轉型成為(wei) 大勢所趨,有望為(wei) 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全球南方”占世界經濟比重提升,深刻改寫(xie) 世界經濟版圖……
2024年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ju) 行的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hui) 上,人們(men) 參觀傳(chuan) 音旗下的TECNO展台。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頂風破浪,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態勢不斷鞏固,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實,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創造更多機遇。
複蘇放緩 增長失衡
“弱而不均”是2024年世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整體(ti) 而言,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增速明顯快於(yu) 發達經濟體(ti) ,地區、國別之間增長分化明顯。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2%,低於(yu) 2023年的3.3%,也低於(yu) 新冠疫情暴發前多年平均水平。其中,發達經濟體(ti) 經濟預計增長1.8%,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增長4.2%。
2024年11月15日,歐盟委員會(hui) 負責經濟事務的委員真蒂洛尼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講話。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發達經濟體(ti) 中,隻有美國經濟增速相對較快,但其結構性頑疾未除,仍麵臨(lin) 勞動力短缺、通脹回升、債(zhai) 務問題惡化等風險。IMF預計,美國經濟2024年增長2.8%。歐洲經濟在經曆長時間停滯之後有所複蘇,但地緣政治緊張、貿易摩擦等給增長前景帶來下行壓力。據歐盟委員會(hui) 預測,2024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分別僅(jin) 增長0.9%和0.8%。
從(cong) 地區來看,亞(ya) 太地區經濟展現巨大活力,成為(wei) 引領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IMF近日發布亞(ya) 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亞(ya) 太地區經濟增長4.6%,高於(yu) 此前預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左右。
同時,非洲經濟保持穩健增長。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4年非洲經濟增速為(wei) 3.7%。拉美地區經濟展現一定韌性,但高通脹、自然災害等仍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地區主要經濟體(ti) 增速分化明顯。世界銀行預計,2024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長1.9%。
受巴以衝(chong) 突延宕外溢影響,中東(dong) 多國經濟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2024年第二、三季度,土耳其經濟分別同比萎縮2.4%、2.1%,為(wei) 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最低水平。以色列中央銀行預測,2024年該國GDP增長0.5%,顯著低於(yu) 先前預測的3%。
2024年12月23日,巴勒斯坦兒(er) 童在加沙城領取食物。新華社發(馬哈茂德·紮基攝)
展望2025年,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警告,盡管全球通脹正在緩解,世界經濟並未進入衰退,但下行風險顯著增加,未來可能陷入低增長、高債(zhai) 務的困境。
逆風加劇 變中尋機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保護主義(yi) 進一步上升、全球債(zhai) 務規模進一步擴大、主要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轉向……當前,世界經濟麵臨(lin) 更多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因素。
過去一年,地緣衝(chong) 突不斷升級,地緣競爭(zheng) 愈加激烈,加劇全球經濟碎片化。一些國家將商品、投資、科技、金融等武器化,令製裁與(yu) 反製裁擾動全球貿易;一些國家通過降低對國際市場依賴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導致貿易全球化遭遇逆流。
2024年9月18日,美國聯邦儲(chu) 備委員會(hui) 主席鮑威爾在華盛頓出席記者會(hui) 。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美西方不斷升級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舉(ju) 措,築起“小院高牆”,推動所謂“脫鉤斷鏈”“去風險”,導致全球生產(chan) 和消費成本抬高、國際貿易受阻,對世界經濟複蘇造成巨大衝(chong) 擊。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提出,上任後將對多國商品加征進口關(guan) 稅。野村日本首席經濟學家森田京平認為(wei) ,這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分裂、國際貿易下滑和世界經濟放緩。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援引IMF的預測報道,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關(guan) 稅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將使2025年全球經濟產(chan) 出減少0.8%,2026年減少1.3%。
風險還來自不斷膨脹的全球債(zhai) 務。一些國家采取大幅財政擴張措施製造“繁榮表象”,加劇主權債(zhai) 務風險和金融係統性風險。其中,美國國債(zhai) 規模2024年11月已突破36萬(wan) 億(yi) 美元。IMF預計,2024年年底,全球公共債(zhai) 務達到100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全球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的93%。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升至100%。
此外,主要經濟體(ti) 貨幣政策轉向帶來巨大外溢效應。2024年9月,美國聯邦儲(chu) 備委員會(hui) 大幅降息50個(ge) 基點,隨後又降息兩(liang) 次。由於(yu) 美元在國際金融體(ti) 係中的主導地位,美聯儲(chu) 開啟新一輪寬鬆周期致使全球利率環境改變,影響資產(chan) 估值和風險偏好,重塑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給各國經濟帶來不同程度影響。
風險與(yu) 危機也帶來變革、催生機遇。在全球經濟動蕩變革中,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正在孕育,新亮點、新格局初現端倪。
在位於(yu) 吉林長春的中國一汽紅旗製造中心蔚山廠區總裝車間內(nei) ,生產(chan) 線上的智能機器人對車輛輪胎輪轂進行裝配作業(ye) (2024年4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許暢攝
一方麵,科技創新正深刻改變經濟形態,尤其是各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應用,有望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生產(chan) 效率,加快全球綠色轉型步伐,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麵,全球南方國家經濟規模卓然壯大、經濟治理理念在世界上越來越受到廣泛認同,對推動世界經濟平衡、包容、可持續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銀行預計,2024年,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為(wei) 世界經濟提供超過一半的動力。
頂風破浪 承載期待
2024年,麵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地緣政治緊張、外部需求收縮等風險挑戰,中國經濟頂風破浪,穩中有進,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在眾(zhong) 多國際機構和專(zhuan) 家學者看來,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前三季度增長4.8%,同主要經濟體(ti) 相比增速位居前列,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特別是過去幾個(ge) 月采取的一係列增量政策落地顯效,使社會(hui) 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世界銀行日前發布最新報告,上調2024年和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認為(wei) 中國經濟正維持強勁增長勢頭,而宏觀政策發力將進一步提振經濟。
2024年6月26日,在位於(yu) 深圳市南山區智園的優(you) 必選總部,工作人員對人形機器人進行測試。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瑪吉特·莫爾納日前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快於(yu) 經合組織經濟體(ti) 和二十國集團平均水平。從(cong) 中期來看,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穩步發展,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為(wei) 代表的科技創新取得重要進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中國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連續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2023年上升一位至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
在比利時中國經貿委員會(hui) 主席貝爾納·德威特看來,中國政府和企業(ye) 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投入,超過許多國家。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科技企業(ye) 嶄露頭角,中國未來將在人工智能、高科技、數字化等領域發揮關(guan) 鍵作用。
過去一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紮實推進,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積極成效。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首次在全國範圍內(nei) 對跨境服務貿易建立負麵清單管理製度,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主動對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一項項擴大開放的務實舉(ju) 措中,中國始終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jue) 心更加堅定,“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的趨勢更加清晰。
國家重大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後,車輛行駛在黃茅海大橋上(2024年12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大偉(wei) 攝
法國巴黎法中友好協會(hui) 副主席利亞(ya) 齊德·本哈米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背景下,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係列舉(ju) 措使跨國企業(ye) 得以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這些舉(ju) 措不僅(jin) 有利於(yu) 中國自身高質量發展,其外溢效應更將帶動中國的經濟夥(huo) 伴實現增長。
“實施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闡述得愈加明晰。多家外資機構近期發布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整體(ti) 對中國市場積極樂(le) 觀,不少外資機構認為(wei) ,中國經濟正走上健康且可持續的增長路徑。
展望未來,中國將持續以自身發展為(wei) 世界貢獻更多中國力量,以高水平對外開放與(yu) 全球分享更多中國機遇,不斷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和可持續增長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