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全球形勢複雜多變。麵對經濟全球化逆風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影響,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資、服務外資。多家外資機構擴大業(ye) 務、增加資本,以實際行動彰顯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ge) 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497億(yi) 元;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52379家,同比增長8.9%,為(wei) 曆史同期最高水平。
引資結構不斷優(you) 化
隨著經濟回升向好,以及一係列政策效能逐步釋放,外資企業(ye) 擴大在華投資的信心穩定,外資金融巨頭持續關(guan) 注並布局中國市場。
繼元盛、英仕曼、橋水、德劭、邁德瑞等之後,又有量化巨頭進軍(jun) 中國。總部位於(yu) 英國倫(lun) 敦的量化對衝(chong) 基金寬立資本全資子公司寬立(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記。目前,進入我國的外資私募機構總數已超過30家。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wan) 喆認為(wei) ,我國經濟基本麵穩固,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展現出強大韌性。特別是近期集中推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規模總量大、統籌力度強、政策舉(ju) 措新,有效增強了市場穩定性。
外資加速布局新質生產(chan) 力,引資結構持續優(you) 化成為(wei) 最大亮點。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ge) 月,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11%;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ye) 、專(zhuan) 業(ye) 技術服務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53.4%、39.1%和19%。
越來越多外資企業(ye) 在華設立研發創新中心。禮來、拜耳等知名國際醫藥企業(ye) 在北京新設研發創新中心;大眾(zhong) 汽車將投資25億(yi) 歐元,進一步拓展位於(yu) 合肥市的生產(chan) 及創新中心;美國蘋果公司宣布將在上海、深圳兩(liang) 地擴建及新增應用研究實驗室;奧的斯上海研發中心擁有奧的斯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團隊。
“中國市場一直是我們(men) 的首選投資地。”泰國天絲(si) 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說,近5年來,天絲(si) 集團在華投資累計達43.6億(yi) 元,目前天絲(si) 集團紅牛飲料四川生產(chan) 基地一期已經投產(chan) 1年。
開放舉(ju) 措漸次落地
外資持續加碼中國,短期看離不開一係列增量政策的刺激,長期看則與(yu) 金融市場持續推進高水平製度型開放有關(guan) 。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寧說,當前全球對外投資整體(ti) 下行,我國超大規模市場與(yu) 產(chan) 業(ye) 配套優(you) 勢,為(wei) 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機遇。與(yu) 此同時,我國高水平製度型開放通過規則完善與(yu) 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外資來華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預期的製度環境。對內(nei) ,我國不斷減少外資準入限製措施,提升引資規模和質量,引導外資投向先進製造、高新技術等領域;對外,通過雙邊及區域性自貿協定網絡建設,積極參與(yu) 多邊經貿規則改革,為(wei) 外資發展創造良好的國內(nei) 國際製度環境。
多項開放舉(ju) 措漸次落地,為(wei) 外資機構長期布局中國市場夯實基礎。多部門修訂發布《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投資門檻大幅降低;中國證監會(hui) 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進一步拓展優(you) 化滬深港通機製;國家外匯局優(you) 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ti) 化資金池業(ye) 務試點政策,為(wei) 外資銀行深化中國市場布局提供更多空間。
外資準入限製持續縮減,進一步拓寬外資企業(ye) 投資空間。從(cong) 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到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ye) 領域開放,從(cong) 完善外資相關(guan) 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到推進國際化進程,主動對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我國持續在外資準入限製上做“減法”,在營商環境上做“加法”,不斷增強高質量引資“強磁力”。
加強外商投資服務保障,打造“投資中國”品牌。2024年,我國在境內(nei) 外舉(ju) 辦27場“投資中國”招商推介活動,召開了15場外資企業(ye) 圓桌會(hui) 議,與(yu) 外資企業(ye) 和外國商協會(hui) 開展常態化溝通交流200餘(yu) 次,協調解決(jue) 外資企業(ye) 困難問題300餘(yu) 件。“投資中國”海外活動先後走進丹麥、德國、法國、意大利,通過專(zhuan) 場推介會(hui) 、企業(ye) 圓桌會(hui) 等形式,為(wei) 國內(nei) 外企業(ye) 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橋梁。
拓展外商投資空間
外資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步履不停,彰顯了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全球管理谘詢公司科爾尼發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未來3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排名由2023年的第7位躍升至第3位,且在新興(xing) 市場專(zhuan) 項排名榜首。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形成,為(wei) 外資企業(ye) 在華發展提供了強勁驅動力。中國德國商會(hui) 近日發布的2024/2025年度商業(ye) 信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作為(wei) 創新市場的吸引力持續增強,超過半數受訪德國企業(ye) 計劃未來兩(liang) 年內(nei) 增加對華投資。92%的受訪德企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中國英國商會(hui) 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76%的英國企業(ye) 計劃維持或增加在華投資。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未來幾年,中國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長市場之一,中國資產(chan) 管理行業(ye) 蘊含巨大發展機遇。貝萊德、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施羅德投資、摩根資產(chan) 管理等機構對2025年中國資本市場走勢表現較為(wei) 樂(le) 觀。摩根資產(chan) 管理近日表示,預計未來10年至15年中國股市的預期年化回報率為(wei) 7.8%。外資機構認為(wei) ,中國經濟正在探索一種穩健且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具體(ti) 投資方向上看好消費、科技等。
萬(wan) 喆表示,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釋放了穩外資的明確信號,通過穩步推進服務業(ye) 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將進一步釋放引資紅利,拓展外商投資空間,為(wei) 外資企業(ye) 帶來更多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