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春走基層 | 我在烏什逛巴紮

發布時間: 2025-01-14 19:37:00 來源: 石榴雲/新疆日報

  1月11日,周六。烏(wu) 拉依木·玉努斯騎三輪摩托車出門時,給鄰居說:“亞(ya) 曼蘇巴紮雖是烏(wu) 什縣最小的巴紮,可現在熱鬧得很,我得去打個(ge) 卡。”

  烏(wu) 拉依木是烏(wu) 什縣阿克托海鎮蘇蓋特麻紮村村民,趕巴紮賣樂(le) 器是他的“新營生”。順著鄉(xiang) 間公路的車流,烏(wu) 拉依木遠遠看到了白牆黛瓦的建築群,這是烏(wu) 什縣地震災後恢複重建最亮眼的區域——亞(ya) 曼蘇幸福新區、亞(ya) 曼蘇巴紮及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衛生院、中心小學等單位。

  周日是縣城巴紮,周一到周六是烏(wu) 什縣一些鄉(xiang) 鎮輪流開巴紮。靠近邊境線的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隻有8000餘(yu) 人,且有部分年輕人上山護邊、進城務工,巴紮規模趕不上其他鄉(xiang) 鎮。

  臨(lin) 近中午,烏(wu) 拉依木把車停在巴紮內(nei) 一個(ge) 路口,取出都塔爾盡情彈奏起來。樂(le) 聲穿過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氤氳繾綣的煙火氣向遠處彌漫,在果蔬交易區閑逛的艾薩·托乎提、活畜交易區賣馬駒的買(mai) 買(mai) 提·提尤甫等幾位老人循聲而來,他們(men) 拿起烏(wu) 拉依木車廂裏擺放的熱瓦普、彈撥爾、手鼓等樂(le) 器,一個(ge) 臨(lin) 時樂(le) 隊組建而成。

  1月11日,烏(wu) 什縣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巴紮上的熱鬧場景。外力·克依木 攝

  看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76歲的買(mai) 買(mai) 提·提尤甫跳起了麥西熱甫。拴在活畜交易區的那匹馬駒,仿佛被他忘到九霄雲(yun) 外。和他一起出來賣羊的毛拉克熱木·買(mai) 買(mai) 提說:“他的馬駒兩(liang) 歲了,最近每次趕巴紮都帶來,賣不賣掉不重要,重要的是來巴紮上圖熱鬧、圖高興(xing) 。”

  記者穿行在巴紮中,看到笑容洋溢在每個(ge) 人臉上。

  謝仁古麗(li) ·買(mai) 合木提家在巴紮跟前的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博孜村,巴紮日這天,她陪母親(qin) 來巴紮上品嚐烤肉、烤包子等小吃,然後再買(mai) 些水果、糖果、糕點等年貨。逛巴紮過程中,她時不時舉(ju) 起手機,拍攝藍天暖陽下的遠山、民居、攤位與(yu) 人流。

  翻看一年來的相冊(ce) ,謝仁古麗(li) 感覺如同做夢一般。2024年1月23日2時09分,烏(wu) 什縣發生7.1級地震,距離震中較近的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部分房屋出現不同程度受損,群眾(zhong) 得到及時轉移安置。很快,地震災區轉入緊鑼密鼓的恢複重建,當年6月30日,建在博孜村的亞(ya) 曼蘇幸福新區,迎來41戶易地搬遷安置受災群眾(zhong) 。

  1月11日,烏(wu) 什縣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巴紮上煙火氣十足。外力·克依木 攝

  “房子因受損不適合居住的,黨(dang) 和政府根據受災戶需求,用不同形式給安置了。房子受損後還可以居住的,黨(dang) 和政府幫著把房子加固維修了。學校、衛生院甚至山上護邊員住的房子,黨(dang) 和政府都考慮到了。現在,家家戶戶住得安心又舒心。”在巴紮上賣烤包子的阿不都克然木·肉蘇裏樂(le) 嗬嗬地告訴記者。

  阿不都克然木是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尤喀克亞(ya) 曼蘇村村民,地震發生後被幹部們(men) 帶著轉移到救災帳篷,轉移安置後頓頓有熱湯熱飯,取暖、看病都有保障,喂羊、務工、做生意樣樣不耽擱。僅(jin) 僅(jin) 不到半年,地震災區的麵貌煥然一新。“災後恢複重建,讓我也有了把生意做大的機會(hui) ,巴紮跟前新建了一排門麵房,我要租上一間開飯館。”他說。

  1月11日,烏(wu) 什縣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巴紮上居民正在買(mai) 衣服。外力·克依木 攝

  巴紮上,無論是從(cong) 阿克蘇市和烏(wu) 什縣來擺攤的商販、從(cong) 疆外來工作的基層幹部和教師,還是剛剛放寒假的返鄉(xiang) 畢業(ye) 生、下山輪休的護邊員,提到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地震後的變化,腦子裏像放電影似的,會(hui) 從(cong) 地震發生時的無助、擔憂和緊張心情,講述到越來越溫暖、自信和幸福的生活畫麵。

  烏(wu) 拉依木遊逛在巴紮的多個(ge) 角落彈奏。和著樂(le) 聲,亞(ya) 曼蘇柯爾克孜族鄉(xiang) 巴紮上的幸福感層層傳(chuan) 遞開來。

(責編: 呂靜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