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化中國行丨沉浸式體驗“春節”之美 這個館一次看過癮→

發布時間: 2025-01-15 11:03: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隨著中國“春節”申遺成功,蛇年春節“非遺味兒(er) ”更濃。目前,120餘(yu) 項與(yu) 春節相關(guan) 的非遺代表性項目齊聚中國非遺館,讓觀眾(zhong) 在傳(chuan) 統文化中感受“春節”之美。

  步入中國非遺館,首先映入眼簾是一座集民間古建築技藝、傳(chuan) 統美術為(wei) 一體(ti) 的山西清徐彩門樓。作為(wei) 國家級非遺,清徐彩門樓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黨(dang) 委書(shu) 記 王晨陽:在當地,彩紮門叫“鬧紅火”,預示著春節能夠紅紅火火。

  進入彩門樓,寫(xie) 春聯、印年畫、投壺等傳(chuan) 統年俗,讓濃濃的年味兒(er) 撲麵而來,熱鬧的鄉(xiang) 村大舞台、流光溢彩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來自浙江樂(le) 清的首飾龍,是館內(nei) 單體(ti) 最大的花燈,春節期間,當地百姓會(hui) 抬著“首飾龍”遊街串巷,承載著為(wei) 家家戶戶祈求平安的美好寓意。

  整個(ge) 首飾龍燈製作工藝複雜,集木工、油彩、紙紮、龍燈、刻紙等工藝於(yu) 一體(ti) 。依靠內(nei) 部的木製齒輪裝置驅動,龍船能搖頭擺尾,船上幾百個(ge) 形態各異的人偶也能動起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樂(le) 清首飾龍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林順奎:首飾龍的長度將近六米,高度有四米五。一個(ge) 搖板能掌握300多人全部動起來,動作完全不一樣。

  由地方非遺傳(chuan) 承人製作,傳(chuan) 統與(yu) 創新兼具的麵花作品《龍鳳棗山》,用搓、揉、編等10多道工序結合製作而成,吸引了不少觀眾(zhong) 駐足觀看。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研究館員 常會(hui) 學:麵花主要反映了黃河沿線百姓的生產(chan) 生活風貌,主要用於(yu) 傳(chuan) 統節日,比如說春節。

  北京市民 馬賽:每一個(ge) 都很精美,我們(men) 想回家之後帶孩子也去做一下,讓小孩體(ti) 驗一下我們(men) 中國傳(chuan) 統過年方式。

  楊家埠木版年畫、蘇州燈彩、懷仁旺火等各地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春節節俗,描繪出中國人慶祝新年的生動畫卷,展現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雋永魅力。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