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2025年春運拉開帷幕,廈門北站人頭攢動。
身著新衣、拎著年貨,馬明榮在檢票口前翹首以盼:“工作賺錢建新房,過去一年收獲不少。”身背雙肩包、輕裝上陣的柴舜耀在旅客中格外顯眼:“年貨發快遞,輕鬆把家還。”
他們(men) ,有著同一個(ge) 目標——Z126次列車。從(cong) 福建廈門到甘肅蘭(lan) 州,從(cong) 東(dong) 海之濱到西北山塬,29小時行程,2700多公裏的跨越,盛滿收獲與(yu) 期盼。
“能外出打工,也能在家門口上班,就業(ye) 門路廣著呢”
滿載著1250多名旅客一年的收獲,Z126次列車駛向前方
1月14日早上7時剛過,綠色的巨龍在站台整裝待發。車門一開,旅客們(men) 快步向前,臥鋪車廂頓時熱鬧起來。7時26分,準時發車。
一坐定、打開包,掏出各類果幹、零食、飲料,鄰鋪之間話起了家常,“你家哪兒(er) 的?”
“甘肅臨(lin) 夏康樂(le) 縣的,你呢?”接過瓜子,馬明榮輕聲答道。
“我也康樂(le) 的,去年剛到廈門。”馬學兵從(cong) 上鋪探出頭來,剛畢業(ye) 的他還是學生模樣。
“那我是老大哥了。”柴舜耀抓上一把果幹,“我甘肅白銀市的,2008年就來廈門,滿打滿算16年了。”
“年後還回廈門嗎?”馬學兵問大夥(huo) 兒(er) 。
“回!”馬明榮聲音大了不少,“我在廈門百路達公司幹拋光,每月能掙上萬(wan) 元。去年家裏剛建了兩(liang) 層鋼混小樓,還得攢錢裝修呢。”
“我也回,還要把爸媽帶過來。”柴舜耀說,“如今政策好,我也算是新廈門人了。”
2024年,戶籍製度改革持續推進,成為(wei) 技能人才、就職於(yu) 廈門地鐵的柴舜耀順利落戶。他們(men) 一家三口申請到三室一廳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樓下就是幼兒(er) 園,拐彎有座小學,1公裏外就有地鐵站,每月房租隻要1260元。
“小兄弟,你呢?”柴舜耀隨口問道。
“不回了,過完年就留在臨(lin) 夏工作了。”馬學兵一臉神氣。原來,他所在的廈門科司特公司準備把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的扶貧車間升級為(wei) 新廠區,今年正式開張,要招600多人,“在這邊培訓完,回去當工程師,牽頭幹產(chan) 線。”
“你這是‘管理員’呀!”
“真不錯,臨(lin) 夏也有大企業(ye) 了。”
“你們(men) 公司還招人不?我看看去。”
車廂裏,大夥(huo) 兒(er) 你一言我一句。馬學兵樂(le) 了,“能外出打工,也能在家門口上班,就業(ye) 門路廣著呢。”
落戶、安居、樂(le) 業(ye) ,滿載著1250多名旅客一年的收獲,Z126次列車駛向前方。
“誰承想,一來就紮了根”
東(dong) 西互濟,1.57萬(wan) 名甘肅籍勞動者已在廈門長期穩定就業(ye)
從(cong) 依江麵海的福建,奔向山大溝深的甘肅,蔚藍大海、巍峨山川、滾滾長江、黃土高坡,窗外景色不斷變化。
“廈門、臨(lin) 夏,完全是兩(liang) 個(ge) 模樣。”馬學兵感慨,康樂(le) 縣平均海拔2000多米,一到冬季,白樺林銀裝素裹、滿眼雪白。
一群西北老鄉(xiang) ,怎麽(me) 會(hui) 在廈門相聚?
連接兩(liang) 地的,除了閃亮、延伸的鐵軌,還有山海共融的東(dong) 西協作新機製。
2010年,廈門市與(yu) 臨(lin) 夏州結對,10餘(yu) 年幫扶結出累累碩果。
馬明榮回憶,當年,廈門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局組織大批企業(ye) 到臨(lin) 夏州招聘,往返飛機接送。“免費坐飛機,太誘人。”馬明榮帶著老婆直奔廈門,“先試試看,實在不合適,就當旅遊了。”
“誰承想,一來就紮了根。”馬明榮夫婦在同一家企業(ye) 打工,公司提供夫妻房,每月隻要交水電費;食堂提供清真餐,每天有24元餐補;每年回家,車票還能報銷,兩(liang) 人越幹越起勁。
“我有位小老鄉(xiang) ,初中學曆,但勤學好學,參加‘師帶徒’培訓後,一下成為(wei) 技術能手,還被派去國外當老師呢。”馬明榮頗為(wei) 羨慕。
“我前輩王桃花才厲害呢。”馬學兵不甘示弱地說起自己在臨(lin) 夏分廠的上級,“她2019年到廈門工作,才5年就幹到了管理崗。”
薪酬有保障、工作有關(guan) 懷、提升有培訓,圍繞就業(ye) ,兩(liang) 地密切合作,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走出臨(lin) 夏來到廈門。如今,1.57萬(wan) 名甘肅籍勞動者已在廈門長期穩定就業(ye) 。
“再過兩(liang) 年,回家會(hui) 更快”
家鄉(xiang) 的味道、春節的團圓,積蓄著新一年奮進的力量
回家的路,團圓的路。家鄉(xiang) 味道,最能引起共鳴。
手抓羊肉,細嫩滑爽,不油不膩;筏子麵腸,肥而不膩,鮮嫩味美;清湯羊肉,湯鮮肉嫩……不知何時,大夥(huo) 兒(er) 聊起了家鄉(xiang) 的美食。
“真希望快點到家啊。”柴舜耀說。
“再過兩(liang) 年,回家會(hui) 更快。”馬學兵消息靈通:“臨(lin) 夏去年通了高速,火車站正在建設,等蘭(lan) 州至合作鐵路建成,臨(lin) 夏就通高鐵了。”
恰逢列車長路過車廂,調侃道:“唉,到時你們(men) 是不是就不待見我們(men) Z126啦?”
“哪裏哪裏,對您這趟車,我們(men) 有感情。”馬學兵連忙解釋。
2015年前,廈門與(yu) 蘭(lan) 州間沒有直達列車,旅客需先到西安,再轉車到蘭(lan) 州。2015年,Z126次列車正式開行,在廈門的甘肅遊子回鄉(xiang) 有了更便捷的選擇。
“去6號車廂看看吧,那裏有驚喜。”列車長提醒道。
原來,春運首日,廈門市職業(ye) 介紹服務中心將招聘會(hui) 搬上了列車。科司特、百路達、廈門正新橡膠等臨(lin) 夏的“老朋友”發出新邀約。
“節前敲定用工,節後才能開工大吉。”科司特公司負責人說。
邊走邊看,遇到心儀(yi) 的再聊聊,不到20分鍾,柴舜耀手裏攢了一遝資料,通訊錄裏多了幾名好友,“每個(ge) 機會(hui) 都不錯過。”
“到天水了!”列車員一報站,許多人把目光望向窗外。家鄉(xiang) 越來越近,大夥(huo) 兒(er) 討論起來年打算。
“蛇年,爭(zheng) 取給家裏換輛新車。”馬明榮說。
“接上爸媽回廈門,第二故鄉(xiang) 生活也甜。”柴舜耀心裏暖暖的。
“回了家,更要好好工作,讓我們(men) 臨(lin) 夏發展更好。”馬學兵心氣挺足。
1月15日12時26分,行經福建、江西、湖北、河南、陝西後,Z126次列車抵達蘭(lan) 州。曆經29小時行程,旅客們(men) 走出車廂,清冽的空氣撲麵而來。家鄉(xiang) 的味道、春節的團圓,積蓄著新一年奮進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