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裏,年味濃。
安徽阜陽市潁泉區聞集鎮村民張殿興(xing) 起了個(ge) 大早。他記掛著要參加一項重要活動——趕大集。
在皖北農(nong) 村,趕集是大事兒(er) 。聞集鎮每逢農(nong) 曆單數日便有集,臨(lin) 近春節,大集愈發熱鬧。
這次大集不一般。40家種植戶帶來自家新鮮草莓,現場比拚、現場售賣,張殿興(xing) 是其中之一。聞集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常亮介紹,草莓種植是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全鎮草莓種植麵積達2.4萬(wan) 畝(mu) ,年產(chan) 鮮果7萬(wan) 餘(yu) 噸,年產(chan) 值超11億(yi) 元。
“天仙醉”“紅玉”“冰雪公主”……張殿興(xing) 帶來了自家種植的15個(ge) 草莓品種,“通過和北京市農(nong) 林科學院、安徽省農(nong) 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我們(men) 開發出不少適合本地種植的新品種。”
草莓果酒、草莓蛋糕、草莓糖葫蘆、草莓彩妝……大集上,草莓元素令人目不暇接。“聞集鎮已形成‘脫毒育苗—設施種植—冷鏈物流—精深加工—休閑旅遊’的完整草莓產(chan) 業(ye) 鏈,這次大集圍繞草莓搭建豐(feng) 富的消費場景。”王常亮說,“我們(men) 還製作了全鎮草莓園分布圖,供消費者前去體(ti) 驗采摘。”
不僅(jin) 有草莓。大集上售賣的芥菜絲(si) 、醬豆、碧根果等特色產(chan) 品,均是在聞集鎮種植或加工。
家住阜陽市區的市民孫麗(li) 娟,前一天在手機上看到聞集鎮要辦大集的信息,專(zhuan) 程開車來感受這份煙火氣。1個(ge) 小時後,她和女兒(er) 手裏多了兩(liang) 袋草莓和一袋醬豆。
上午10點,到了大集最熱鬧的時候。
鑼鼓聲裏,70多歲的王奶奶頭戴簪花、臉塗腮紅,和一旁的“艄公”有模有樣互動起來——來自聞集鎮蘇屯村的夕陽紅藝術團正在表演旱船遊街。大集上,鼓舞、豫劇等表演輪番登場。另一邊,潁泉區文聯組織開展的文藝趕大集活動正在進行,消費者可以獲得非遺傳(chuan) 承人製作的潁淮麵塑、潁泉剪紙,以及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書(shu) 寫(xie) 的春聯。
大集有“看頭”,更有“賺頭”。近年來,阜陽市著力打造“千集百會(hui) ”文旅消費新場景,將本地曆史人文、民俗風情、非遺技藝、生活服務融入美食小吃、百貨用品之中,富有特色的農(nong) 村大集成為(wei) 阜陽增強人氣、促進消費、拉動產(chan) 業(ye) 、激活鄉(xiang) 村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目前阜陽每個(ge) 大集日均客流量約2萬(wan) 人次,僅(jin) 2024年11月,當地大集累計直接消費60億(yi) 元,帶動農(nong) 家樂(le) 等間接消費120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