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黑龍江省兩(liang) 會(hui) 期間,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哈爾濱體(ti) 育學院體(ti) 育教育訓練學院教師吳菲,表達了對學校滑冰館的期待。
“哈體(ti) 院的室內(nei) 滑冰館是亞(ya) 冬會(hui) 冰球賽場,比賽結束後,學校將擁有一個(ge) 更加專(zhuan) 業(ye) 的日常教學訓練場地。”吳菲說。
吳菲所說的滑冰館為(wei) 迎接亞(ya) 冬會(hui) ,經曆了專(zhuan) 業(ye) 改造升級。這不僅(jin) 避免了新建場館,節約了成本,還改善了學校的冰雪運動設施。
亞(ya) 冬會(hui) 組委會(hui) 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市長王合生介紹,第九屆亞(ya) 冬會(hui) 冰上項目全部利用原有場館及設施,在製冷、除濕、照明、采暖、網絡等功能方麵提升改造,而賽後各場館將以更高標準、更好環境、更完善的功能向社會(hui) 開放。
過去一年多,第九屆亞(ya) 冬會(hui) 組委會(hui) 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各項籌備工作。
這是1月5日拍攝的亞(ya) 冬會(hui) 會(hui) 徽冰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在黑龍江省冰上訓練中心,目前仍有運動員在進行日常訓練,不久後這裏將舉(ju) 辦亞(ya) 冬會(hui) 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的比賽。黑龍江省冰上訓練中心維修改造項目總工程師吳獻介紹,中心內(nei) 的場館建設年代比較久遠,其中速滑館是1995年在露天場地基礎上建成的室內(nei) 速滑館,第三屆亞(ya) 冬會(hui) 的速滑比賽當時就在那裏舉(ju) 行;速滑館旁邊的綜合館是1983年建成的。
為(wei) 了第九屆亞(ya) 冬會(hui) ,這些場館“舊貌換新顏”。
“我們(men) 對速滑館的屋麵和外牆體(ti) 進行了改造,增加了保溫和防水性能,同時對場館的場地照明燈光也進行了升級。此外我們(men) 還增加了製冷係統的製冷量並增加熱能回收裝置,場館的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吳獻說,他們(men) 還用電動型澆冰車取代燃油型澆冰車,使場館的綠色環保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外,本次亞(ya) 冬會(hui) 將實現曆史上首次比賽場館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測試賽及正賽期間100%綠電供應。亞(ya) 冬會(hui) 執委會(hui) 運動員服務部環保專(zhuan) 班負責人劉慶輝介紹,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在賽時將源源不斷供應各個(ge) 場館,保障場館的用電需求。
“在場館改造方麵,我們(men) 還嚴(yan) 格篩選優(you) 質的材料供應商和品牌,建立了經過環保檢測的環保材料白名單,保證改造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全部為(wei) 環保建材。同時盡可能使用鉚釘結構或拚接結構,盡可能不使用膠黏劑。”劉慶輝介紹,執委會(hui) 還引入新能源汽車,保障賽事期間的用車需求。
執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綠色”不僅(jin) 是辦賽理念之一,也將對日後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產(chan) 生積極影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