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中國,因為(wei) 中國文化讓我入迷,春節的鞭炮讓我歡喜……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愛中國,從(cong) 未去過,但心早已到達,希望有一天,我能親(qin) 眼看到……”俄羅斯姑娘波林娜在自己原創的音樂(le) 短視頻裏,唱出了她對中國的向往。
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支持,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新華社亞(ya) 歐總分社共同主辦的中俄建交75周年短視頻大賽,25日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舉(ju) 行頒獎儀(yi) 式。波林娜從(cong) 100餘(yu) 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一等獎,獲得赴中國采風的機會(hui) ,她在歌中的願望就此達成。
波林娜是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大四學生,學習(xi) 中文三年多了。說起參賽原因,她直言:“中國是我喜歡的創作主題,成為(wei) 優(you) 勝者還能去中國,有什麽(me) 理由不試試呢?”
波林娜告訴記者,這次獲獎讓她很受鼓舞。“我有信心繼續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也非常期待在中國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知識,相信這樣的經曆會(hui) 為(wei) 我增添繼續進步的動力。”她說。
12歲的米拉和父親(qin) 德米特裏專(zhuan) 程從(cong) 3000多公裏以外的新西伯利亞(ya) 市趕來參加頒獎儀(yi) 式。“我叫米拉,我學習(xi) 中文三年了,我很喜歡中國和中國文化……”米拉像她在短視頻中一樣向記者作自我介紹。
“參加比賽是我自己的決(jue) 定,我喜歡拍視頻,也喜歡表達,最重要的是,我喜歡說中文。”她說,自己平時會(hui) 練習(xi) 書(shu) 法,看中國電影,聽中國音樂(le) 。“我不覺得中文很難,對我來說,學中文是一件有趣的事。”
德米特裏非常支持女兒(er) 參加此次比賽。“這類活動能幫助她在練習(xi) 語言的同時,更好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交到更多中國朋友。”
俄中友好協會(hui) 第一副主席、中國“友誼勳章”獲得者庫利科娃,從(cong) 事俄中公共外交事業(ye) 逾65年。作為(wei) 此次大賽的評委,她感觸頗深。“選手們(men) 動聽的中文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讓我驚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俄羅斯各地有如此多不同年齡的人對中國感興(xing) 趣,願意研究中國及其文化曆史。”庫利科娃說。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庫利科娃說,舉(ju) 辦文化活動是促進俄中兩(liang) 國民心相通的重要舉(ju) 措。“文化交流有助於(yu) 拉近人與(yu) 人心靈的距離,文化合作是相互理解的基礎。”她希望,兩(liang) 國在文化領域的良好互動能長久持續下去。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張偉(wei) 在致辭中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俄羅斯青少年朋友通過學習(xi) 中國文化,成為(wei) 中俄友誼的使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