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春走基層·記者體驗360行|為伴夕陽霞滿天——養老護工體驗記

發布時間: 2025-01-30 19:34:00 來源: 新華社

  1月28日,除夕。早上8點,我到達煙台市老年福利服務中心6號公寓。這裏是31位不同程度失能老人的另一個(ge) 家,老人的平均年齡高達90.5歲。換上工作服,我急忙前往3樓,尋找我今天的“師父”——47歲的護工鍾豔。

  圖為(wei) 1月28日的煙台市老年福利服務中心6號公寓外景。新華社發(劉昭洋攝)

  “訥爺,你睡醒啦?我們(men) 起床,去吃點水果。”

  今年96歲的老人於(yu) 訥,是我服務的第一位老人。鍾豔告訴我,在這裏,老人吃過早飯後,大多會(hui) 睡個(ge) 回籠覺,再起來吃水果。

  我的第一個(ge) 任務是扶老人起床坐輪椅。雖然我有“擼鐵”的習(xi) 慣,可是麵對老人還是犯了難——我要怎樣把老人抱起來?如果貿然用力拉扯,老人會(hui) 不會(hui) 受傷(shang) ?

  看到我的茫然,鍾豔立刻給我做了示範:“要先把輪椅刹車固定好,與(yu) 床鋪呈45度角擺放。像我這樣麵對老人,右胳膊穿過老人的腋窩,左胳膊環抱住老人的身體(ti) ,右腳要放在老人腳的前麵,防止老人摔倒。”

  “你準備好之後,大聲告訴爺爺要起身了,爺爺會(hui) 扶著輪椅發力配合你。”

  鍾豔的操作指令清晰明確,我對自己有了點信心,於(yu) 是大膽上手,卻發現老人的身體(ti) 沉重、綿軟,力道大小、發力方向都很難把控。在鍾豔的幫助下,我總算是把訥爺安全攙扶到輪椅上,卻差點“爆汗”。反觀鍾豔,帶著我服務完幾位老人後依舊氣定神閑:“服務老人不是有力氣就能幹,這裏頭有很多竅門兒(er) ,咱們(men) 慢慢學。”

  1月28日,記者和於(yu) 訥老人一起讀書(shu) 。新華社發(車文雅攝)

  找了個(ge) 空房間坐下,我趕緊向鍾豔請教:“你身形這麽(me) 苗條,怎麽(me) 能輕鬆扶起比自己重的老人?”

  鍾豔讓我坐在椅子上扮演老人。隻見她微微屈髖,用膝蓋抵住我的膝蓋,胳膊穿過我的腋下固定住軀幹,再用腿部發力,輕鬆地讓我站立起來。“像這樣,要學會(hui) 用關(guan) 節的力量把老人支撐起來。”

  鍾豔原本是一名辦公用品銷售員。40歲時,她突然決(jue) 定轉行,做養(yang) 老護工。“照顧老人,有什麽(me) 難的?”入行之前,鍾豔也有和很多人一樣的看法。真正培訓完入了行,鍾豔才發現照顧老人並不簡單。

  說著,鍾豔又帶我給另一位老人翻身。在這棟樓裏生活的老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很多人沒法自己翻身。這項工作做起來相對簡單,但遠比我起初想的重要。

  鍾豔再次讓我扮演老人。躺在床上的我發現,如果擺放的體(ti) 位不合適,躺幾分鍾就受不了。鍾豔說,值班的護工每2個(ge) 小時就會(hui) 幫老人翻一次身,保證老人的舒適度。

  給老人清理排泄物、嘔吐物是護工們(men) 必須經過的一關(guan) ,也是十分難過的一關(guan) 。雖然我有心理準備,可是真的身處現場、聞到味道的時候,還是覺得很難克服。

  在一旁的院長孫濤淡然一笑,告訴我一個(ge) “方法”。“我幹護工時,給自己用的是‘脫敏療法’。我和同事說,樓裏隻要有老人吐了、拉了或是需要人工取便,一定要把我叫過去,強迫自己多聞一次、多取一次,不久後就習(xi) 慣了。”

  除了體(ti) 力上的消耗,護工們(men) 還要承受不小的心理壓力。在一位老人的房間裏,我幫著鍾豔倒水,她給老人喂藥。出了房間,鍾豔說,由於(yu) 上了年紀,很多老人身體(ti) 機能退化嚴(yan) 重,有些人會(hui) 很快忘記自己做過的事情,比如忘記吃過藥、吃過飯;有些老人失聰、失明後,警惕意識特別強,很難取得信任;有些老人因為(wei) 各種事情焦慮,怎麽(me) 哄也哄不好……

  “唯一的辦法就是以心換心,老人們(men) 會(hui) 慢慢信任你,把你當家人。”鍾豔說,每個(ge) 老人都度過了獨特的一生,他們(men) 需要有人懂他們(men) ——理解他們(men) 的行為(wei) 、心情,學會(hui) 他們(men) 習(xi) 慣的說話方式,包容他們(men) 的小脾氣。

  看我若有所思,鍾豔又說道:“他們(men) 很像家人,但又不能成為(wei) 家人。在家裏,和父母有矛盾時,自己還可以耍點小脾氣,但這裏老人都是服務對象,必須無條件地耐心對待。”

  無論是不是家人,7年的護工生涯中,鍾豔已與(yu) 許多老人住在彼此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看到老人生病嘔吐,她的心也忍不住抽痛;她在服務老人時突然肚子痛,老人立馬幫她呼叫醫生;老人主動分享家人送來的零食,鍾豔因為(wei) 工作紀律拒絕後,老人忍不住“埋怨”規定的苛刻……

  我正在心中感慨萬(wan) 千時,鍾豔說:“這會(hui) 剛好有點空,你帶訥爺看看風景吧。”我推著訥爺來到走廊上。煙台剛下過大雪,院子裏銀裝素裹,窗前的鬆樹隨風搖動。訥爺閉上眼睛,慢慢地說:“這雪真漂亮。”

  我突然希望時間定格在這一刻。

  記者在這裏看到,護工們(men) 一刻也閑不下來。6號樓照護部副部長管藝靜說:“一個(ge) 蘿卜一個(ge) 坑,哪個(ge) 坑也不能空著。”

  這是老人家屬送來的錦旗。新華社記者叢(cong) 佳鑫 攝

  護工工作雖然有很多苦與(yu) 累,但在她們(men) 看來,也很有成就感——“看著老人家屬送來的錦旗,疲憊全都一掃而空。”“為(wei) 養(yang) 老行業(ye) 所付出的努力,在未來會(hui) 實打實回饋給自己這一代人。”“我的人生價(jia) 值就在與(yu) 老人互相陪伴中實現了。”

  不知不覺中,夜幕即將降臨(lin) 。這時,不少老人的親(qin) 朋已來到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和老人一起吃團圓飯。

  一天的體(ti) 驗即將結束,我去和訥爺告別。

  “你叫什麽(me) 名字?”他問。

  “爺爺,我叫叢(cong) 佳鑫。”

  他拿出水彩筆,在紙上寫(xie) 下:“佳鑫好友:心想事成,幸福美滿。九十六吉利年齡,於(yu) 訥。乙巳年春節。”(記者叢(cong) 佳鑫)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