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春走基層|我的鼓浪嶼情緣:澳大利亞人漂洋過海來修琴

發布時間: 2025-02-03 22:29: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對世界各地很多遊客來說,廈門鼓浪嶼是旅遊勝地。對於(yu) 澳大利亞(ya) 人伊恩(Ian Wakeley)而言,他和這座美麗(li) 小島的緣分是從(cong) 管風琴開始的。

  管風琴在國外曆史悠久,但在我國起步較晚。多年前,愛國華僑(qiao) 、著名鋼琴收藏家胡友義(yi) 先生熱心在鼓浪嶼成立管風琴博物館。他將在海外購買(mai) 的管風琴裝進集裝箱,千裏迢迢運到廈門。2005 年,管風琴修複師伊恩協助胡先生從(cong) 英國運來一台管風琴,從(cong) 此開啟了在鼓浪嶼的管風琴調音修複之旅。

  伊恩說,鼓浪嶼的獨特之處不僅(jin) 是收藏了眾(zhong) 多大型管風琴,更在於(yu) 這些藏品向公眾(zhong) 開放的方式。人們(men) 可以看到管風琴內(nei) 部的運轉部件,這種展示方式在世界範圍內(nei) 都不多見,讓鼓浪嶼的管風琴顯得尤為(wei) 特別。因此,他很願意在這裏開展管風琴的修複工作。

  過去,島上僅(jin) 有一座鋼琴博物館,如今,鼓浪嶼上的音樂(le) 氛圍越來越濃鬱,管風琴博物館的建立以及各類音樂(le) 活動的開展,使管風琴成為(wei) 了鼓浪嶼音樂(le)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le) 與(yu) 建築在這裏實現了完美融合,也與(yu) 鼓浪嶼東(dong) 西方融合的特色相得益彰。

  伊恩說,他早已將鼓浪嶼視為(wei) 自己的家,以後他也願意繼續守護著這裏的管風琴,續寫(xie) 鼓浪嶼動人的音樂(le) 故事。(記者:李馨、孫威威、喬(qiao) 宇昊)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