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行囊改變 溫情不變(金台隨筆)

發布時間: 2025-02-05 10:45: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兩(liang) 張火車站的圖片,引起筆者深深共鳴。

  一張拍攝於(yu) 2011年1月25日,在太原火車站,來自安徽的小女孩鍾媛媛手裏拖著行李箱,走在她身後的父母雙手拎著幾個(ge) 大桶,還有幾個(ge) 裝得鼓鼓囊囊的大袋子。

  另一張,拍攝於(yu) 2025年1月18日,在太原南站,即將踏上回家路的旅客,背著一個(ge) 雙肩包、單手拉著一個(ge) 行李箱,步履輕快。

  不知從(cong) 何時起,印象中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的場景越來越少了,“輕裝上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行囊之變,原因何在?

  “家裏什麽(me) 都能買(mai) 到,物價(jia) 也便宜”成為(wei) 不少人的心聲。近年來,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與(yu) 城鄉(xiang) 融合並進,城鄉(xiang) 差距不斷縮小。從(cong) 零食點心,到服裝鞋帽、家電產(chan) 品,過去一些在大城市才能買(mai) 到的商品,如今在小城市和鄉(xiang) 村也不再是稀罕物。市場供應充足、貨物品類豐(feng) 富,想買(mai) 什麽(me) ,家門口就有。

  行李“瘦身”,還在於(yu) 有日益發達的電商產(chan) 業(ye) 和物流網絡的支撐。

  今天,電商平台上全球好物“觸手可及”,各類年貨節活動精彩紛呈,“春節不打烊”等服務貼心暖心……線上下單、“雲(yun) 端趕集”更加方便。

  物流網絡的不斷健全,也讓年貨的回鄉(xiang) 之旅更加順暢。即便是在偏遠的山鄉(xiang) ,快遞也能穩穩投遞幸福。

  返鄉(xiang) 的行李並沒有少,隻是換了一種方式把關(guan) 心和惦念送到家人身邊。這是技術改變生活的生動縮影。

  也有人的行李變新了。新,主要體(ti) 現在物品之新。

  95後陳軒準備的是“科技年貨”,他帶回了投影儀(yi) ,和家人一起用它看電影。宋錦外套、香雲(yun) 紗馬甲、螺鈿馬麵裙,如今“新中式”日漸流行,也成為(wei) 不少人行李箱裏的“重頭戲”。

  從(cong) 手機、平板、智能手環等電子產(chan) 品,到文創冰箱貼、精美平安扣、創意春聯等“花式年貨”,再到健康滋補禮盒、便攜式按摩儀(yi) 等養(yang) 生好物……不僅(jin) 有“年味兒(er) ”,還有“潮範兒(er) ”,不僅(jin) 具備實用價(jia) 值,還能提供“情緒價(jia) 值”,行李箱裏年貨的新變化,映照文化創新創造的強勁脈動,折射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為(wei) 蒸蒸日上的生活寫(xie) 下生動注解。

  變化總是悄然發生,身處其中時我們(men) 往往難以覺察,但在某個(ge) 時刻回望就會(hui) 發現,生活早已今非昔比。越來越輕的行李箱,越來越“短”的回家路,越來越豐(feng) 盛的年夜飯,越來越豐(feng) 富的文娛活動,時光相冊(ce) 裏,記錄著家家戶戶生活的變遷,照見國家發展的日新月異。

  有變,也有不變。在佛山西站,張女士踏上返鄉(xiang) 路,一束粉色的百合花被小心翼翼地放在行李的最頂部。因為(wei) 媽媽喜歡花,所以她帶上一束自己工作地的鮮花,跨越千裏送給媽媽。家,是中國人心底最溫暖的牽掛。每到過年的時候,即便“一票難求”,即便山高水遠,也要奔赴家;隻要能和家人一起,心靈就能被撫慰,積蓄的情感就能得到釋放。所以,無論行李箱是多是少,禮物是輕是重,那份對親(qin) 情的眷戀沒有變,對團圓的守望沒有變,對美好的向往沒有變,而這正是春節代代傳(chuan) 承的文化基因與(yu) 情感密碼。

  返程臨(lin) 行前,很多人的行李箱再一次被塞得滿滿當當。家鄉(xiang) 的特色美食、家裏的自製臘菜、母親(qin) 織的毛衣……明知“網上什麽(me) 都買(mai) 得到”,但仍擋不住親(qin) 友的忙碌張羅。此時此刻,情感的流動,是如此動人。最樸素的情感,也是最強有力的紐帶,是它牽著我們(men) 無論快或慢都要回到這裏,是它激勵我們(men) 無論遠或近都要再次啟程。

  而我們(men) 正是在這一次次的回家與(yu) 啟程中、在一次次的堅守與(yu) 創新中,不斷抵達更遠的地方。

  新的一年,新的出發。向著更美好的生活,個(ge) 人的腳步與(yu) 國家前進的腳步同頻共振,定能不斷翻山越嶺,領略更壯麗(li) 的風景。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