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亞冬會|從輪滑到冰球,上冰兩年的“05後”女孩閃耀亞冬賽場

發布時間: 2025-02-07 14:08:0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哈爾濱2月7日電(記者王浩明、胡佳麗(li) )6日晚,哈爾濱下雪了,冰城銀裝素裹,哈爾濱體(ti) 育學院滑冰場內(nei) 的氣氛卻熱烈如火。

  2月6日,在哈爾濱體(ti) 育學院舉(ju) 行的2025年第九屆亞(ya) 冬會(hui) 女子冰球小組賽B組比賽中,中國台北隊1:5不敵哈薩克斯坦隊。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裏正在上演女子冰球B組一場焦點戰,對陣雙方是中國台北隊與(yu) 哈薩克斯坦隊,比賽開場第五分鍾,中國台北隊就打入一球,進球的68號球員雙臂高高舉(ju) 起,和隊友一起慶祝,觀眾(zhong) 席傳(chuan) 來的,是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很開心和姐姐們(men) 配合得分。”賽後,在混合采訪區,她摘下頭盔,頭發已經被汗浸濕打了卷,臉上看不出一丁點射手的“殺氣”,反而有些許稚氣。

  她叫吳季慈,2006年出生,剛剛上大學一年級,在亞(ya) 冬會(hui) 上已經有兩(liang) 球入賬,是目前隊內(nei) 的最佳射手。

  2月6日,中國台北隊球員吳季慈(左一)在比賽中慶祝進球。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上一場比賽那個(ge) 進球其實應該算給我隊友的,我隻是碰了一下。”她謙虛地說。

  記者說:“但在官方的統計裏,你已經是隊裏的最佳射手了。”

  她羞澀一笑,說:“都是姐姐們(men) 帶我。”

  在中國台北隊中,吳季慈不僅(jin) 是小妹妹,還是非常特殊的一個(ge) 。與(yu) 大部分在台北的隊友不同,在台南上學的她,為(wei) 了參加冰球訓練,需要每個(ge) 周五一個(ge) 人坐晚上的高鐵到台北訓練,周六再坐高鐵趕回台南。

  “隻能平常上課的時候認真一點,因為(wei) 練完球就沒有精力再去讀書(shu) 了,回家就是睡,一直睡。”

  盡管這樣奔波,但受限於(yu) 場地,吳季慈每周也隻能進行一次75分鍾的冰上訓練。據她介紹,台北隻有一個(ge) 標準冰場,除了男女冰球的訓練之外,還要保證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項目的訓練。因此,除了每周一次的冰上訓練,其他的力量和體(ti) 能訓練都要靠自己完成。

  2月6日,中國台北隊球員在比賽前相互鼓勵。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更讓人驚訝的是,吳季慈並非“科班出身”,兩(liang) 年前才第一次踏上冰麵。當時中國台北U18女冰教練在選材,看中了練習(xi) 輪滑的吳季慈,但“輪轉冰”可絕非易事。

  “剛上冰就是摔,一直摔,開始不敢刹車,沒有辦法做那種急轉彎,後來很多姐姐一直開導我,才慢慢好起來。”

  每周一次的訓練,兩(liang) 年加起來,吳季慈上冰訓練的總數也就是一百次左右,而這個(ge) 18歲的女孩,卻已經在亞(ya) 洲舞台上閃耀。

  第一次來哈爾濱,吳季慈很是興(xing) 奮,但除了訓練和比賽,她還沒出去逛逛。

  “來了幾天,到現在還不敢出去,太冷了。”

  吳季慈很喜歡大陸,她說自己之前幾年每到暑假,都會(hui) 和輪滑教練一起,到廣州交流和比賽,她很喜歡大陸的美食。

  談及未來的夢想,吳季慈滿眼期待。

  “我畢業(ye) 以後想來大陸,教輪滑或者冰球。”

  “為(wei) 什麽(me) ?”

  “因為(wei) 好吃呀。”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有多火熱?美國小夥埃文也來打過卡了

    向中國捐贈二戰相冊的美國小夥埃文·凱爾,今年獲邀現場觀看了總台春晚。他這趟中國行,原本計劃停留30天,卻一再延長到了近90天,埃文·凱爾前往了中國多個城市,包括亞冬會的舉辦地——哈爾濱和亞布力。 [詳細]
  • 冰雪經濟激活發展動能

    在哈爾濱亞冬會的賽場上,冰雪運動健兒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和優美的姿態,盡情展現著冰雪競技的獨特魅力。以冰雪運動發展為例,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帶來的冰雪運動熱潮經久不息,“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更是推動了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參與度的提升。 [詳細]
  • 人民體談:“爾濱”準備好了!熱“雪”之約待你來

    我們誠摯歡迎各國朋友齊聚哈爾濱,共同見證體育健兒的風采,體驗冰雪運動樂趣,透過冰雪魅力感受多彩中國。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