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昆玉市的和泰新區,生活著8個(ge) 不同的民族,近3000人,是一個(ge) 典型的互嵌式社區。2016年,兩(liang) 個(ge) 原本自然條件很差的村整體(ti) 搬遷到這裏,共同組成了這個(ge) 新社區。近十年來,多民族群眾(zhong) 比鄰而居,他們(men) 相處得怎麽(me) 樣?一起來看↓
位於(yu) 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新疆昆玉市的和泰新區,是當地最大的一個(ge) 社區。這裏的527戶、2948位居民,分別來自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土家族、藏族等8個(ge) 不同的民族。
大多數居民幹的還是種地、養(yang) 羊的老本行,但這裏的羊,可不是一般的羊。
在還沒搬到新區時,艾力就是靠種地和養(yang) 殖為(wei) 生。現在這種能產(chan) 多胎、成活率又高的羊,是他的新鄰居賈興(xing) 兵培育出來的“改良羊”。
賈興(xing) 兵之所以和大夥(huo) 成為(wei) 鄰居,是2022年,和泰新區為(wei) 了發展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特地把他從(cong) 寧夏招商過來的。事是好事,可賈興(xing) 兵和社區剛開始推廣時,鄰居們(men) 都不大認可。
和泰新區居民 艾力·艾麥爾:剛開始的時候不敢買(mai) ,改良羊怎麽(me) 樣?有沒有賠錢的可能?有沒有利潤?有沒有風險?我們(men) 都不知道。
為(wei) 了消除大家的擔心,賈興(xing) 兵和社區聯合舉(ju) 辦了十多期培訓,進行品種改良和養(yang) 殖技術的推廣。但這並不能打消大家的顧慮,於(yu) 是,社區想到了一個(ge) 法子:買(mai) 一批改良羊,免費給大家繁育。
和泰新區幹部 艾合麥提江·吾吉外力:三年期間生產(chan) 出的小羊歸農(nong) 戶自己,三年時間到期以後,歸還當時同等價(jia) 格或是同等重量的、同等年齡的母羊給社區,第二批再篩選一批有困難的家庭進行幫扶。
艾力家就是第一批獲得十隻改良羊的居民,在賈興(xing) 兵和社區的幫助下,這些羊已經產(chan) 下了五十多隻小羊羔,長到三四個(ge) 月大,一隻就能賣一千多塊錢。
艾力介紹,以前他居住的村子常年被風沙包圍,人均不到一畝(mu) 地,不少人家還住著草壩房。他家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民們(men) 大都和他一樣,靠著最基本的養(yang) 殖方法維持生計;當時大家住得分散,村兩(liang) 委也很難開展工作。而現在,大家搬到了一塊,社區裏定期組織交流培訓等活動,給大家提供了不少相互學習(xi) 借鑒、合作發展產(chan) 業(ye) 的空間,艾力還交了很多朋友。
在社區的大力推廣下,村民們(men) 都看到了“改良羊”帶來的效益。現在,村裏56戶都開始養(yang) 起了新品種。
羊,是這裏居民們(men) 增收的好幫手,但圍繞著“羊”,也難免發生一些小摩擦。
兩(liang) 名維吾爾族的居民因為(wei) 羊產(chan) 生了糾紛,社區調解員們(men) 聞訊趕來勸架。原來,社區居民凱尤木半個(ge) 月前,花五千塊錢租了一塊收割完的玉米地,專(zhuan) 門用來放羊;沒想到,被鄰居阿卜杜麥麥提家偷跑出來的200多隻羊吃了整整五六個(ge) 小時。
凱尤木索賠5000塊錢,可阿卜杜麥麥提隻願意賠500塊錢。雙方僵持不下,調解員隻能一對一做工作。
來來回回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兩(liang) 人終於(yu) 達成一致:因為(wei) 地裏已經沒剩下多少優(you) 質玉米粒,就由阿卜杜麥麥提以1500元的價(jia) 格接手這塊地,一直到春耕,這筆錢裏也包含對凱尤木的補償(chang) 。
社區人民調解員 雍超群:鄰裏關(guan) 係,一般情況下都是小矛盾,所以我們(men) 盡量把矛盾化解。
春節期間,社區裏的喜事兒(er) 多了起來:阿布拉江家娶了媳婦,依明家買(mai) 了新拖拉機;托合提買(mai) 買(mai) 提拉著鄰居徐瑾一起,籌備著社區的農(nong) 機合作社;艾力和居曼瓦特參加社區村晚,也忙得不亦樂(le) 乎,到處都是濃濃的年味兒(er)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