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感受冰雪經濟的“熱”力無限

發布時間: 2025-02-14 09:10: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來到哈爾濱,我們(men) 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正在成為(wei) 哈爾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對外開放的新紐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哈爾濱第九屆亞(ya) 洲冬季運動會(hui) 開幕式歡迎宴會(hui) 上的致辭,讓人感受到冬日裏冰城哈爾濱的活力與(yu) 歡騰。

  第九屆亞(ya) 冬會(hui) 的舉(ju) 辦,讓這片熱情洋溢、開放包容的黑土地,湧動新的冰雪熱潮。鬆花江銀裝素裹,連綿十幾公裏的江麵上,冰雪雕琢成的亞(ya) 冬會(hui) 會(hui) 徽、吉祥物等點綴其中;中央大街上,中外遊客爭(zheng) 相與(yu) 亞(ya) 冬會(hui) 吉祥物“濱濱”“妮妮”合影。流光溢彩的冰雪大世界,亞(ya) 洲標誌性景觀以冰雪形式呈現,絢麗(li) 奪目。

  從(cong) 北京冬奧會(hui) 到哈爾濱亞(ya) 冬會(hui) ,“冰雪熱”傳(chuan) 遍神州大地,也為(wei) 世界冰雪運動注入生機活力。冰雪運動的跨越發展,帶動冰雪經濟“熱力”升騰。

  指引新方向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就像是一個(ge) 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chan) 業(ye) 飛躍式發展”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推動了冰雪運動的熱潮,而其意義(yi) 遠不止於(yu) 競技本身。一度被認為(wei) 門檻高、地域性強的冰雪運動“進入尋常百姓家”,讓冰雪經濟獲得巨大發展機遇。

  “爾濱熱”火爆出圈,是冰雪經濟發展的一個(ge) 典型樣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哈爾濱累計接待遊客1215.1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0.4%,其中接待入境遊客同比增長144.7%。“冰城”利用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提振消費的思路愈發清晰。

  以冰雪運動的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冰雪流量變為(wei) 經濟增量。一幅波瀾壯闊的冰雪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鋪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把推動冰雪運動普及貫穿始終,大力發展群眾(zhong) 冰雪運動,提高冰雪運動競技水平,加快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冬季群眾(zhong) 體(ti) 育運動開展,增強人民體(ti) 質。”

  來自北京的姚佳美是一名資深雪友。2015年的一趟河北崇禮之旅,讓她愛上了滑雪。北京、河北、吉林和新疆等地的10多家雪場,都留下過她的足跡。與(yu) 眾(zhong) 多滑雪愛好者一樣,在雪場及周邊體(ti) 驗吃、玩、購,是姚佳美在滑雪之餘(yu) 的又一大樂(le) 趣,“滑完雪去泡泡溫泉,享受當地美食,逛逛特產(chan) 商店,很愜意。”

  這個(ge) 冬天,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冰雪運動熱潮,冰雪經濟持續釋放潛力。北方多地憑借冰雪自然資源,紛紛“上新”特色活動,吸引八方遊客;南方地區推出雪山遊、溫泉遊等活動,室內(nei) 滑雪場迎來眾(zhong) 多冰雪運動愛好者;西北多地安排滑雪、賽馬、登山等項目,彰顯當地人文特色……

  運動需求帶起消費熱度。《大眾(zhong) 冰雪消費市場研究報告(2023—2024冰雪季)》顯示,2023—2024冰雪季消費規模超過1500億(yi) 元,72.73%參與(yu) 冰雪運動的居民有消費支出。

  充分運用冬奧遺產(chan) ,重要賽事為(wei) 冰雪經濟帶來強勁驅動力。

  大型體(ti) 育場館的賽後利用,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著深刻思考:“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既有場館設施等物質遺產(chan) ,也有文化和人才遺產(chan) ,這些都是寶貴財富,要充分運用好,讓其成為(wei) 推動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冬奧遺產(chan) 利用效益最大化。”

  2024年年底,北京接連迎來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賽(北京站)3項國際冰雪賽事,冬奧場館煥發新生機。

  據統計,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舉(ju) 辦期間,首鋼園的入園人數近14萬(wan) 人次,決(jue) 賽日觀眾(zhong) 上座率90%以上,周邊餐飲、住宿和娛樂(le) 營業(ye) 額大幅提高。短道速滑世巡賽(北京站)舉(ju) 辦期間,周末上座率近七成,賽事周邊特許產(chan) 品銷售火爆。賽事帶動消費,“雙奧之城”活力十足。

  同是冬奧會(hui) 舉(ju) 辦地的河北崇禮,一派熱鬧景象。10餘(yu) 項國內(nei) 外雪上賽事陸續舉(ju) 行,冬奧場館探索運營新路:“雪如意”成為(wei) 集賽事、訓練、旅遊、研學、會(hui) 議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大型綜合體(ti) ;雲(yun) 頂滑雪公園改造平行大回轉等冬奧雪道,調整難度,向遊客開放;國家冬季兩(liang) 項中心和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成為(wei) 登山健身、山地騎行、滑草滑車的熱門打卡點。2029年,崇禮將舉(ju) 辦國際雪聯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錦賽,這是我國首次舉(ju) 辦雪上項目世錦賽。

  火熱的賽事經濟在告訴人們(men)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舉(ju) 辦之後,沒有出現“寂靜的山林”,而是涵養(yang) 出生機勃勃、品種多樣的冰雪“生態圈”。

  領略“雙奧”精彩的國際滑冰聯盟主席金載烈盛讚:“中國多次證明了自己出色的辦賽能力,把賽事放到中國舉(ju) 辦,我們(men) 非常放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就像是一個(ge) 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chan) 業(ye) 飛躍式發展。”

  如今,“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已成現實,冰雪運動場地從(cong) 2015年的僅(jin) 700多個(ge) 增長到2023年底的2847個(ge) ,冰雪裝備企業(ye) 數量從(cong) 2015年的約300家增長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冰天雪地成為(wei) 群眾(zhong) 致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金山銀山”……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chan) 業(ye) 向上彈射出一條完美曲線。

  202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wei) 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這為(wei) 冰雪經濟發展進一步指明方向。

  更美藍圖已經繪就。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幹意見》,提出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wan) 億(yi) 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wan) 億(yi) 元。冰雪經濟方興(xing) 未艾,生機無限。

  開創新局麵

  “冰雪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大產(chan) 業(ye) ,也是一個(ge) 朝陽產(chan) 業(ye) ”

  吉林遼源,車間忙碌、襪機轟鳴,“自發熱”冰雪襪正加緊生產(chan) 。穿上這種襪子,可以增溫8攝氏度以上,讓雪友在天寒地凍中感受到陣陣暖意。遼源的棉襪產(chan) 量全國領先,在冰雪熱的帶動下又開拓出“新賽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冰雪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大產(chan) 業(ye) ,也是一個(ge) 朝陽產(chan) 業(ye) ”。

  朝陽產(chan) 業(ye) ,朝氣滿滿。躍出競技場,冰雪經濟以嶄新的姿態蓬勃生長。

  朝氣是創新的“科技範兒(er)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很早就指明方向:“同我們(men) 國家的強國之路一樣,中國冰雪運動也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

  走進河北崇禮一家國產(chan) 滑雪裝備品牌店,一個(ge) 單板護具頗為(wei) 打眼。這一國內(nei) 企業(ye) 自主研發產(chan) 品,將多種材料多次成型在一張護片上,外殼堅硬,內(nei) 裏柔軟,能有效減少受衝(chong) 擊時的疼痛感,受到熱捧。企業(ye) 負責人裘威爾說:“國產(chan) 品牌越來越注重產(chan) 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已經成為(wei) 趨勢。”

  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區,索道有了國產(chan) 品牌的身影,打破國際品牌在這一領域的壟斷。“相較於(yu) 國際品牌,國產(chan) 索道安裝快,兼具定製化的服務功能,性價(jia) 比非常高。”度假區市場總監閆帥說。

  破解“卡脖子”技術,對接大眾(zhong) 需求,攻堅產(chan) 業(ye) 升級……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冰雪裝備製造業(ye) 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冰雪裝備器材全產(chan) 業(ye) 鏈已基本形成,擦亮了“中國製造”的冰雪品牌。

  如今,大江南北以冰雪為(wei) 抓手,融合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讓白雪更多轉化為(wei) 白銀。

  吉林萬(wan) 科鬆花湖度假區,一條條雪道宛若由山頂垂下的白色綢緞,滑雪愛好者在群山與(yu) 樹影間飛馳。為(wei) 了滿足雪友們(men) 滑雪過後的康養(yang) 服務需求,雪場還設立了中醫康養(yang) 館,通過推拿、刮痧、拔罐等中醫療法服務雪友,實現冰雪旅遊與(yu) 文化、健康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黑龍江哈爾濱,擴容到100萬(wan) 平方米的冰雪大世界流光溢彩。自2024年12月21日開園以來,園區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00萬(wan) 人次。雪花冰迷宮、冰雪溫泉營地、冰上自行車、超級冰滑梯……活動持續“上新”,豐(feng) 富著遊客的冰雪體(ti) 驗。以文塑旅、創意賦能,哈爾濱冰雪“冷資源”與(yu) 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深度交融,衍生出冰雪旅遊消費新場景。

  新疆阿勒泰,“一座滑雪場帶火一座城”。依托雪資源,做足“雪”文章,當地不斷升級配套服務設施,不少公交車、出租車配備了放置滑雪板的裝置,餐飲、住宿等相關(guan) 行業(ye) 同步發展,康養(yang) 、休閑等新業(ye) 態迅速成長。

  南方地區同樣也能做好冰雪文章。在上海,室內(nei) 雪場、冰場、滑雪模擬機等設施,讓冰雪愛好者一年四季都可以體(ti) 驗冰雪運動的樂(le) 趣;在廣州,室內(nei) 滑雪場成為(wei) 城市新打卡點,帶動裝備消費熱潮;在湖北神農(nong) 架,滑雪與(yu) 演藝、賽事等被“打包”成產(chan) 品組合……

  朝氣是產(chan) 業(ye) 的“綠”底色。

  2015年8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提出了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要求。

  從(cong) 那時起,冰雪經濟就將綠色作為(wei) 發展“底色”,開啟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在首鋼大跳台“雪飛天”,冰雪運動與(yu) 園區的工業(ye) 風格完美融合,在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給全球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這裏曾是一片廢棄的工業(ye) 園區,如今卻成為(wei) 北京冰雪運動的熱門“打卡地”,寫(xie) 下可持續發展“範本”。

  “這是我滑過最棒的冰麵!”2024年年底的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杯(北京站)中,很多選手對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的冰麵讚不絕口。“冰絲(si) 帶”采用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冷製冰,這是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先進、最環保的製冰技術之一,1.2萬(wan) 平方米冰麵可實現分模塊控製單元,更好實現綠色節能。

  綠色辦賽理念一以貫之。第九屆亞(ya) 冬會(hui) 同樣以綠色、低碳為(wei) 宗旨。這屆亞(ya) 冬會(hui) 實現了測試賽及正賽期間100%綠電供應,這在亞(ya) 冬會(hui) 曆史上尚屬首次。

  繪就新圖景

  “讓人民身心更健康、就業(ye) 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實現共同參與(yu) 、共同盡力、共同享有”

  河北崇禮,曾經並不知名的一座塞外小城,因為(wei) 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而遇上改變命運的“冰雪奇緣”——以冬奧為(wei) 引領,大力發展冰雪產(chan) 業(ye) ,每5個(ge) 當地人中就有1人端起“冰雪飯碗”。冰雪經濟不僅(jin) 給百姓帶來真金白銀的收入,人們(men) 的精氣神也煥然一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堅持冬奧成果人民共享,通過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帶動全民健身走向縱深,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讓人民身心更健康、就業(ye) 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實現共同參與(yu) 、共同盡力、共同享有。”

  “坐6063次列車去看雪!”最近,一趟綠皮火車被很多網友追捧。從(cong) 寶雞站出發,1個(ge) 多小時的車程抵達海拔1314米的秦嶺站,“慢車、慢生活,一路雪景可以慢慢感受。”當地百姓同樣高興(xing) ,經營農(nong) 家樂(le) 的李大姐說:“往年冬天我們(men) 都不營業(ye) ,有了冰雪旅遊,我們(men) 的生意更紅火了。”

  冰雪經濟產(chan) 業(ye) 鏈條長、導流效應大、社會(hui) 效益高,在“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思想的指引下,冰雪經濟不僅(jin) 為(wei) 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也為(wei) 百姓美好生活增添新光彩。

  《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5)》顯示,預計2024—2025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有望達到5.2億(yi) 人次,旅遊收入有望超過6300億(yi) 元。冰雪旅遊與(yu) 冰雪運動、冰雪文化融合發展,“冷資源”實打實變成了“熱經濟”。

  往更深層看,冰雪經濟日益成為(wei)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平衡器”。

  京冀兩(liang) 地聯手辦冬奧,在奧運發展史上留下一段佳話,也奏響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樂(le) 章。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這是從(cong) 國家戰略來考慮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通過發展冰雪產(chan) 業(ye) 帶動區域脫貧振興(xing) ,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如今,京津冀地區已逐步構建起冰雪經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通過全季旅遊與(yu) 差異化經營的實踐,以及一係列創新技術與(yu) 產(chan) 品的應用,實現從(cong) 冬季運動向四季休閑的跨越,從(cong) 北方特色向全國普及的拓展。

  京津冀如此,東(dong) 北更是如此。2018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dong) 北振興(xing) 座談會(hui) ,要求充分利用東(dong) 北地區的獨特資源和優(you) 勢,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

  僅(jin) 僅(jin) 幾年,白山黑水間,已湧動起冰雪經濟的澎湃動能。

  哈爾濱再度成為(wei) 冬季旅遊市場“頂流”,2023—2024冰雪季共接待遊客8700多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300%,實現旅遊收入1248億(yi) 元,同比增長500%。新雪季,在亞(ya) 冬會(hui) 的加持下,這一數字有望再創新高。

  距離亞(ya) 布力滑雪度假區僅(jin) 5公裏的亞(ya) 布力鎮青山村,被譽為(wei) “雪場山下第一村”。村裏280多戶人家,半數以上從(cong) 事冰雪旅遊相關(guan) 行業(ye) ,不少年輕人在雪場做教練,“青山村幾乎人人吃上了‘冰雪飯’,人均年收入節節高。”青山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白玉說。

  如何完善冰雪經濟產(chan) 業(ye) 鏈條?黑龍江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到2027年,打造10個(ge) 以上具有龍江特色的冰雪品牌賽事,冰雪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3600億(yi) 元。吉林省全麵發力,整合資源,創新文旅模式,推動冰雪經濟從(cong) 季節性熱度向“全年無休”跨越。

  從(cong) 冬奧場館建設到冰雪產(chan) 業(ye) 集群崛起,從(cong) 冰雪裝備製造到四季文旅發展,冰雪經濟正成為(wei)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冰雪茫茫,無限風光。進入新時代,中國冰雪經濟的航船駛入藍海,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冰雪經濟必將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注入更強力量,為(wei) 全球冰雪經濟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