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
2024年,我國積極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政策,有力推進保交房攻堅戰,探索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針對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推出一批有針對性的措施並取得實效,鞏固了國家安全發展的根基。
開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針對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持續用力推進風險處置,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中國經濟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前行。
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
房地產(chan) 市場是當前宏觀經濟的一個(ge) 風向標,做好房地產(chan) 工作對於(yu)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至關(guan) 重要。
走進北京鏈家新澳洲康都門店,門店負責人李鬆強正忙著給團隊布置工作。“這幾個(ge) 月,成交和帶看保持活躍狀態,房價(jia) 有所回穩,周末每個(ge) 經紀人帶看3至4組客戶,每組客戶看七八套房,是之前的約兩(liang) 倍。”李鬆強介紹,北京宣布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與(yu) 之相銜接的稅收政策相應調整之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釋放,2024年12月三居戶型帶看量增長顯著。
2025年,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打通卡點堵點,各項房地產(chan) 政策措施持續發力,努力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
降低購房門檻,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福建廈門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mai) 第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5%下調至20%;雲(yun) 南昆明調整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積極推行“以舊換新”;江西南昌延長購房補貼政策期限……一些地方發布房地產(chan) 新政,激發樓市活力。
“2025年是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的關(guan) 鍵之年。一季度可能迎來季節性反彈,即由返鄉(xiang) 置業(ye) 、年後返城等帶來的需求反彈,這將對房地產(chan) 銷售形成支撐。”廣東(dong) 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wei) ,接下來的重點是將已出台政策盡快落地,推動去庫存、盤活存量等,給市場交易帶來“活水”。
實施城市更新,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最近,位於(yu) 廣州黃埔區的一處商品房項目,迎來不少手持房票的客戶。“孩子要上學了,房票可以選擇現房,不耽誤事。”黃埔區山龍村村民陳先生說。
2024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首個(ge) 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安置啟動。采用房票安置,既能縮短回遷周期,解決(jue) 臨(lin) 時住房、孩子上學等眼前之需,也能助力消化存量住宅,帶動更大需求。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wan) 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以新增實施100萬(wan) 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估計,貨幣化安置將拉動2億(yi) 平方米商品房去化。”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夏磊測算。
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擴圍增效,提振市場信心。截至1月22日,房地產(chan) “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達5.6萬(wan) 億(yi) 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這項機製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穩定對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融資,發揮不同融資工具的獨特優(you) 勢,形成組合效應,提高精準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隨著政策效應疊加釋放,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主要指標好轉,帶動市場信心逐步增強。2024年12月,對70個(ge) 大中城市開展的月度房價(jia) 問卷調查顯示,預期未來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價(jia) 格保持穩定或者上漲的受訪從(cong) 業(ye) 人員占比69.3%,比上月提高0.8個(ge) 百分點。
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關(guan) 基礎性製度。”這是防範化解房地產(chan) 風險、實現房地產(chan) 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有沒有”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jue) ,結構性不足問題仍然存在。在一些大城市,大量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仍然存在。與(yu) 此同時,房地產(chan) 對宏觀經濟的貢獻方式從(cong) 增量拉動為(wei) 主轉向存量帶動為(wei) 主,房地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服務業(ye) 的特征更加明顯。這些都需要建立新的發展模式。
——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製,嚴(yan) 控增量。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指導各地科學編製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提前謀劃“十五五”住房發展規劃;自然資源部指導各地合理控製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通過收回收購等方式積極盤活存量土地。
各地區各部門加強住房與(yu) 土地、金融資源聯動,根據住房需求科學安排土地供應、配置金融資源,實現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保持市場供需平衡、結構合理,防止大起大落。
——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優(you) 化存量。
福建福州,被收購的存量住房“變身”保障性租賃住房,陸續投入市場,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難題。既有45至60平方米適合單人居住的戶型,也有90平方米左右可滿足一家人居住的戶型,床鋪、沙發、書(shu) 桌、空調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價(jia) 格比周邊同品質社會(hui) 租賃住房更加優(you) 惠。
“優(you) 化存量,最關(guan) 鍵的是要多措並舉(ju) 加快去庫存。”浙江工業(ye) 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chan) 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認為(wei) ,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可以盤活利用閑置房屋,避免重複建設造成浪費,而且一些存量房往往處於(yu) 區位較好地塊,配套設施較為(wei) 健全,有助於(yu) 實現職住平衡。
——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提高質量。
外窗、戶門隔聲性能高,智能家居自動調節燈光和窗簾,空間布局可根據家庭結構靈活調整……2024年9月起舉(ju) 行的中國建築科技展上,記者感受到了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好房子的魅力。
吉林提出大力推動10個(ge) 以上“好房子”示範項目建設,浙江提出穩妥推進現房銷售試點和“好房子”建設試點,廣東(dong) 提出推廣智能建造、模塊化建築、裝配式建築等。2025年,各地抓緊提高住宅建設標準,構建支持住房品質提升的製度體(ti) 係,支持房企特別是大型房企打造一批好房子樣板,把老房子、舊房子變成好房子。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5年,將重點通過著力優(you) 化和完善住房供應體(ti) 係,推動建立要素聯動新機製,有力有序推進商品住房銷售製度改革,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製度,完善房地產(chan) 全過程監管,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持續壓降。經過改革化險,近年來我國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大幅下降,風險持續收斂。
堅決(jue) 打擊。省、市、縣三級防非打非工作機製正逐步建立完善,相關(guan) 管理部門重拳出擊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央地協同合力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複,同意籌建江蘇農(nong) 商聯合銀行、江西農(nong) 商聯合銀行和河南農(nong) 商銀行。2024年以來已有多個(ge) 省份的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改革成果落地,四川農(nong) 商聯合銀行、廣西農(nong) 商聯合銀行、海南農(nong) 商銀行紛紛掛牌開業(ye) 。
“近年來,相關(guan) 部門在中小銀行風險化解方麵采取多項措施,包括推進中小銀行合並重組、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等,推動中小銀行回歸本源和主業(ye)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列為(wei) 2025年監管重點目標任務之一,強調要堅持央地協同,上下聯動、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ye) 務重組,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明顯收斂。
——嚴(yan) 密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保管好賬戶和密碼,守護自己的錢袋子”“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高利保本是陷阱”……1月22日,在雲(yun) 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農(nong) 業(ye) 銀行芒市支行、人民銀行德宏州分行、德宏金融監管分局等單位,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麵的防範非法金融宣傳(chuan) 教育活動。
非法金融活動涉及金融欺詐、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wei) ,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和發展,威脅百姓財產(chan) 安全,當前非法金融活動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
當前,各地區各部門防非打非工作有序推進。上海金融監管局與(yu) 市委金融辦、行業(ye) 主管部門等主動溝通,在信息共享、調查處置等方麵形成監管合力;浙江金融監管局指導金融機構發揮防非打非“前哨”作用,升級非法金融活動監測預警模型;廈門金融監管局與(yu) 廈門市檢察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加強金融領域執法司法合作。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針對非法金融活動,將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ye) 必須管風險”,牽頭建立監管責任歸屬認領機製和兜底監管機製。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堅持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從(cong) 長遠看,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保持金融體(ti) 係穩定具有堅實的基礎。下一步,要不斷提升監管質效,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董希淼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