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一個(ge) 腳踩風火輪、手持乾坤圈、腰纏混天綾的3歲孩童,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神話人物,在2025年新春伊始,頻創神話。
從(cong) 2月7日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到2月13日票房突破百億(yi) 元,再到2月15日票房突破110億(yi) 元排名全球票房榜第11位,電影《哪吒2》實現了我國電影史上的曆史性突破,現象級票房更帶來一連串文化衝(chong) 擊波。
《哪吒2》風靡全球的背後,凝聚著4000餘(yu) 人主創、近140家中國動畫公司、2000個(ge) 日日夜夜的創意和心血。以導演餃子為(wei) 代表的創作團隊擰成一股繩,創出一條路,展現著中國國產(chan) 動畫的“新勢力”。
從(cong) “我命由我不由天”,到“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台詞道出的,是電影創作的文化自信,彰顯中國人勇敢、無畏的精神力量。
“哪吒”何以“煉”就?
根植傳(chuan) 統:中國的故事該由中國人自己講
銀幕上,哪吒係列故事讓人耳目一新;銀幕外,哪吒這一文化現象的討論持續熱烈。電影長達兩(liang) 個(ge) 半小時,卻始終扣人心弦。許多觀眾(zhong) 都有疑問:這樣的“哪吒”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2月9日,在成都一家影院,觀眾(zhong) 經過《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的電子海報。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多次走近《哪吒2》製作團隊,記者感悟到,這不是攀登一兩(liang) 座高峰,而是攀登無盡的山脈。
“所有的創作都不是空中樓閣,需要紮根於(yu) 自己身處的環境和土壤,汲取養(yang) 分。”導演餃子說,“文學經典是動畫電影最大的文化IP,應該成為(wei) 創作的故事寶庫和靈感來源。”
“在故事的構思上,一開始是從(cong) 碎片想的,這也是我們(men) 此次創作中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主創團隊用“麵壁思過”來形容創作思考的過程。《哪吒1》的主題是改變自我的命運,第二部則有更大野心,希望哪吒能改變世界。
“沿用《哪吒1》的老辦法,一個(ge) 邏輯一天想不出來,就想一個(ge) 月,吃飯睡覺都得想著,總能想出來。”主創團隊苦思冥想、絞盡腦汁,相信隻要想得夠久,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哪吒2》在故事立意上有了方向,然後就是和大家的所知所感融合起來,製作出心目中哪吒的樣子。特效也要隨之全麵升級。
在主創團隊的任務單裏,總是排滿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和困難。
“這個(ge) 過程非常痛苦,但也是對自我的挑戰。都得解決(jue) ,一關(guan) 關(guan) 過。”導演餃子認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對於(yu) 我們(men) 電影的創作靈感來說本就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很多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中都結合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展現了傳(chuan) 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
萬(wan) 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
“哪吒”電影創造的神話背後,正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
從(cong) 唐代《開天傳(chuan) 信記》,到元代《二郎神醉射鎖魔鏡》,再到大家耳熟能詳的明代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yi) 》,千百年來,哪吒這一人物,始終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滋養(yang) ,影視創作者推出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哪吒傳(chuan) 奇》等諸多和哪吒相關(guan) 的影視佳作。
2019年暑期,《哪吒1》上映,影片收獲超50億(yi) 元票房,位列當年票房榜首位。在主創團隊看來,國產(chan) 動畫電影的崛起離不開對中國故事的深度挖掘,將經典的中華美學觀念有機融入當代動畫電影創作之中,為(wei) 創作者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應運而生的《哪吒2》,多元文化的氣息撲麵而來。
曆史在“說話”——
雖然《哪吒2》的故事相比於(yu) 大家熟知的“哪吒鬧海”有了較大改編,但主要人物和情節均來自經典作品。片中石磯娘娘等角色來源《封神演義(yi) 》,海夜叉、敖丙版哪吒形象均使用諸多《哪吒鬧海》的經典元素。
文化在“說話”——
哪吒的服飾造型、太乙真人的法寶、海底龍宮的建築風格、昆侖(lun) 仙境的場景設計等,處處都彰顯出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侗族大歌、嗩呐、呼麥、大三弦、塤……豐(feng) 富的民族樂(le) 器為(wei) 影片配樂(le) 添彩。
文物在“說話”——
片中“結界獸(shou) ”形象,來源於(yu) 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青銅人像;法器天元鼎、石磯娘娘的銅鏡紋飾帶有青銅時代的古樸神秘感……
“在影片創作過程中,融入了大量的四川元素,讓觀眾(zhong) 印象深刻。”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總裁、電影製片人劉文章介紹,這樣的改編,讓角色更生動有趣,也讓觀眾(zhong) 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細品《哪吒2》的精神內(nei) 核,不僅(jin) 展現了文化的傳(chuan) 承,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延續。
“春節看哪吒,是獨屬於(yu) 中國人的儀(yi) 式感”“哪吒的故事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chuan) ,就是因為(wei) 他有著打破世俗偏見的反叛精神”……互聯網上,觀眾(zhong) 一字一句,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
從(cong) “我命由我不由天”口號,到“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的呐喊,哪吒所代表的追求自我、獨立自主的精神品質和文化符號,在影片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升華。
事實證明,越是植根文化的經典,就越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緊扣時代:傳(chuan) 統神話要講出新意
這是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和《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的“誕生地”——四川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連日來,《哪吒2》主創團隊所在地,四川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門口,遊人絡繹不絕。
在影迷們(men) 看來,來到這裏和巨幅哪吒IP宣傳(chuan) 畫合影,不隻是簡單的“打卡”,更能感受哪吒的新生與(yu) 成長。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既需要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更需要與(yu) 時俱進、勇於(yu) 創新。
一路走來,哪吒每一次“重生”,都是在時代變遷中講述“中國故事”。這一文化形象曆久彌新的背後是堅持守正創新,這是傳(chuan) 統文化旺盛生命力的縮影,也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生動案例。
這是一群為(wei) 了動畫同向奔赴的“追夢人”。
從(cong) 小就想當漫畫家的餃子,大三那年從(cong) 醫學生轉而自學三維動畫。或許,動畫和抓藥一樣,火候到了才能出療效。多年的積累和打磨,他推出自己的處女作動畫短片《打,打個(ge) 大西瓜》,以獨特的黑色幽默和豐(feng) 富內(nei) 涵拿下多個(ge) 獎項。2015年,他開始投入到《哪吒1》的創作中,五年磨一劍,他和團隊打造出了一個(ge) 嶄新的哪吒形象。
《哪吒2》的製作,更是集合了近140家動畫公司、4000餘(yu) 名工作人員。參與(yu) 其中的創作者形容,中國動畫人聞聲而動,就像是參加動畫界的奧運會(hui) ,使出“十八般武藝”,力爭(zheng) 拿下心目中的那塊“金牌”。
——更精彩的視聽,呈現震撼人心的觀影體(ti) 驗。
“劇本裏描述的場景,製作規模和難度都是前所未見的,就看中國的動畫工業(ye) 能不能做到。”回憶起第一次看到劇本的場景,影片出品人、光線傳(chuan) 媒董事長王長田說。
從(cong) 製作層麵看,《哪吒2》展現出我國動畫的新高度:“科技+文化”的硬核基因。
“製作中注重細節,很多東(dong) 西都是死磕。”劉文章介紹,“電影中的章魚和鯊魚曾經是將領,所以要有比較華麗(li) 的鎧甲,但他們(men) 被塵封數年,還得落魄,鎧甲上的鱗片會(hui) 鏽跡斑斑。此外,他們(men) 身經百戰,上麵會(hui) 有戰鬥的痕跡,比如刀的砍痕,槍紮的點。”
這是影片中陳塘關(guan) 大戰的前期概念圖。新華社發
影片分鏡設計謝小彬表示,製作團隊的理念就是,不能偷懶,動畫不要魔幻的模糊,要實打實的特效!像陳塘關(guan) 大戰1分鍾的打戲,他們(men) 美術概念畫了半年。
這是影片中陳塘關(guan) 大戰的前期概念圖。新華社發
記者采訪了解到,片中場麵宏大的“洪流對戰”,因製作難度大、工期緊張,主創團隊曾猶豫能否把海妖身上的鎖鏈去掉,或者換成若隱若現、時隱時現的方式。“但鎖鏈對海妖的束縛與(yu) 影片主題息息相關(guan) ,在這上麵我們(men) 不能退步。”劉文章說。
餃子導演(前排左三)和參與(yu) 《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製作的四川傳(chuan) 媒學院部分師生合影。從(cong) 動畫特效、製片到配音,四川傳(chuan) 媒學院多位師生參與(yu) 了該電影的製作(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技術上的突破,不僅(jin) 體(ti) 現在視覺效果提升,更在於(yu) 將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技術有機結合。”四川傳(chuan) 媒學院數字媒體(ti) 與(yu) 創意設計學院教授黃丹紅舉(ju) 例,蓮藕肉身塑造的場景中,荷花與(yu) 荷葉的東(dong) 方美學氣息通過3D技術得以生動呈現。這種融合不僅(jin) 提升影片藝術價(jia) 值,也為(wei)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更新穎的形象,讓故事表達深入人心。
這是位於(yu) 成都高新區的哪吒雕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影片中,哪吒的“煙熏妝”、小動作,乃至口中的打油詩等,很快吸引了一批青少年“粉絲(si) ”;太乙真人被設計為(wei) 一位會(hui) 說四川方言、帶有喜劇色彩的角色;土撥鼠、蝦兵蟹將等形象同樣豐(feng) 富多彩。
為(wei) 了保證人物形象準確、畫麵細節完整,全片70%以上的戲份,餃子都自己演過一遍。經過導演的演繹,動畫師能更精準地捕捉表演的層次感。
片中,無量仙翁喝完甘露後皺了皺眉頭,這個(ge) 動作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增加了緊張氛圍,讓觀眾(zhong) 誤以為(wei) 無量仙翁嚐出破綻。這個(ge) 細節靈感就來自導演的表演。餃子介紹,無量仙翁被捉弄還不自知,這樣的細節既讓觀眾(zhong) 一笑,又能在邏輯上自洽。
“影片角色塑造不扁平不單薄,而是豐(feng) 富立體(ti)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動畫與(yu) 數字藝術學院教授範敏說,“例如,申公豹因親(qin) 人申小豹到訪,內(nei) 心溫情的一麵被喚醒;誤以為(wei) 龍族屠殺陳塘關(guan) 的哪吒雖然滿腔憤怒,也要先拯救舊友敖丙;各類小妖的形象也都生動鮮活。”
——更豐(feng) 沛的情感,引發觀眾(zhong) 廣泛共情共鳴。
一位天性頑劣的混世魔王,成長為(wei) 保護陳塘關(guan) 百姓挺身而出的英雄,哪吒發生這種轉變的驅動力是什麽(me) ?
透過故事情節可以發現,影片給出的答案是親(qin) 情的力量。
不同於(yu) 《封神演義(yi) 》和《哪吒鬧海》,《哪吒之魔童鬧海》把李靖和殷夫人刻畫為(wei) 一對嚴(yan) 父慈母的形象。影片尾段,殷夫人用自己的犧牲幫助哪吒重生,更是成為(wei) 哪吒性格轉變的關(guan) 鍵因素。
打動人心的,不止有親(qin) 情。為(wei) 了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zhong) 都能產(chan) 生共鳴,影片全麵打磨角色關(guan) 係,從(cong) 不同層麵增進觀眾(zhong) 的共情。
太乙真人和哪吒間的師徒情、申公豹和申小豹間的兄弟情、敖丙和哪吒間的友情等,都讓影片具有了更加廣泛的情感力量,打通了電影和觀眾(zhong) 的情感連接,讓觀眾(zhong) 產(chan) 生更多共鳴和感動。
“傳(chuan) 統IP能傳(chuan) 承這麽(me) 久,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價(jia) 值。我們(men) 把它的價(jia) 值提煉出來,再結合當下的時代精神,重新創作出一個(ge) 大家真正相信的故事,希望體(ti) 現一種時代性。”餃子說。
開啟未來:更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IP“火起來”
2月14日,《哪吒2》正式在北美地區上映,僅(jin) 預售票房就超過近20年華語片首周末票房紀錄。許多觀影者稱讚,精彩程度超出想象。
這不僅(jin) 是中國電影的遠行,更是中華文化的又一次“出海”。跳出國內(nei) 視野,《哪吒2》正向世界觀眾(zhong) 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自信才能自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
“進入新時代,在‘第二個(ge) 結合’的感召下,傳(chuan) 統文化蓬勃複蘇。近年來非遺熱、文博熱興(xing) 起,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愛上傳(chuan) 統文化。”成都大學影視與(yu) 動畫學院副教授苟強詩說,哪吒等“新神話”搬上動畫銀幕,但中國的文學經典遠不止這些,關(guan) 鍵是用當代的敘事藝術創造性表達,讓經典煥發新的生命力。
哪吒電影的出圈,讓創作者誌氣更堅。
好IP的培育需要好的土壤。
十多年前,餃子在成都開了一家叫“餃克力”的動畫工作室。最開始隻有幾名工作人員,蝸居在一個(ge) 很小的辦公室裏麵。當團隊來到成都數字新媒體(ti) 創新孵化基地,基地給了一些房租減免、業(ye) 務對接的幫扶措施,幫助工作室成長。
成都數字新媒體(ti) 創新孵化基地負責人金泓宇介紹,當時,“餃克力”工作室承接了武侯祠大廟會(hui) 數字化項目,完成杜甫草堂等文化地標的動畫宣傳(chuan) 片等。團隊逐步擴大成長,後改名叫可可豆。團隊人多了,就搬到成都高新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那裏產(chan) 業(ye) 鏈更聚集,條件更好,大家更能專(zhuan) 心創作。
2月10日,墨境天合成都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製作動畫效果。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
以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為(wei) 坐標,《哪吒2》製作鏈上的關(guan) 鍵企業(ye) 大多分布在百米範圍內(nei) :可可豆動畫負責出品製作,墨境天合專(zhuan) 攻視覺特效,千鳥動畫負責美術設計,星閱辰石承擔動態分鏡係統,這種地理集聚也催生了“硬盤直傳(chuan) ”的高效協作模式,串聯起動畫產(chan) 業(ye) 鏈的上下遊。
2月10日拍攝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視覺特效製作公司墨境天合成都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區。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
哪吒電影的出彩,讓中國電影市場底氣更足。
片中有一些高難度視效鏡頭,製作團隊起初也找了國外頂級工作室,但製作後未達預期。“國外做的風格、手法可能並不適合我們(men) 的內(nei) 容和審美。”主創團隊認為(wei) ,中華文化的審美風範,還是要由我們(men) 自己打造完成。
“用幾年時間精心打磨影片,值了。”餃子認為(wei) ,電影不是拍給導演看的,而是拍給觀眾(zhong) 看的。隻有尊重觀眾(zhong) ,觀眾(zhong) 才會(hui) 尊重你。
從(cong) 技術層麵看,《哪吒2》折射出我國動畫電影愈發成熟的製作能力。138家動畫公司、4000多名動畫人,從(cong) 特效製作到場景設計,通力合作、全力托舉(ju) 。目前,中國三維動畫的技術能力和製作實現能力已經在國際上處於(yu) 領先地位。
從(cong) 票房表現看,《哪吒2》展現出電影市場更大的潛力。目前觀影人次已超2億(yi) ,許多觀眾(zhong) “二刷”“三刷”,直呼看不夠。海外觀眾(zhong) 和影評人也逐漸被影片熱度吸引。
哪吒電影的出海,讓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播勇氣更盛。
《長安三萬(wan) 裏》召喚國人文化血脈中流淌的詩歌基因,《黑神話:悟空》以古典神話為(wei) 基底讓玩家沉浸式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魅力,《哪吒》係列電影巧妙融入三星堆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元素……
創作者堅持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寶庫中汲取靈感與(yu) 養(yang) 分,加強錘煉以新技術講故事的能力,既帶來創作新風向,也引領觀影新潮流。
“作為(wei) 探索文化傳(chuan) 統和藝術創新結合可能性的一個(ge) 成功範例,該片成為(wei) 中國文化力量在全球興(xing) 起的一個(ge) 新注腳。”在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尹鴻看來,《哪吒2》的成功,反映了中國創意產(chan) 業(ye) 的蓬勃活力,文化遺產(chan) 的持久魅力,以及中國故事吸引全球觀眾(zhong) 的廣闊前景。
“哪吒”腳踏風火輪衝(chong) 出國門,“悟空”揮動千鈞棒走向世界,它們(men) 所承載的不僅(jin) 是角色的命運轉折,更是一個(ge) 古老文明在數字時代的旺盛生命力。
當踮著腳尖漸漸夠到看似遙不可及的地方,大家的自信就逐漸打開了。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從(cong) 《哪吒2》開啟新的出發!我們(men) 期待,更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IP“火起來”,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文字記者:王鵬、董小紅
視頻記者:尹恒、董小紅、薛晨、韓依格
海報設計:劉思錄
統籌:唐興(xing) 、金宇、方思賢、聶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