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2億(yi) 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wan) 人。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如何持續提升技能人才的職業(ye) 素養(yang) 與(yu) 創新能力,是來自工業(ye) 生產(chan) 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鄭煒一直關(guan) 注的課題。履職期間,他深入企業(ye) 、學校和政府部門,收集各方意見,提出了許多項有針對性的建議。
見到鄭煒時,他正在給技術工人進行設備操作培訓。作為(wei) 一名來自企業(ye) 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機器轟鳴的生產(chan) 線是鄭煒最常去的地方。一年來,他走訪了30多家製造企業(ye) ,調研和傾(qing) 聽一線工人們(men) 關(guan) 心的行業(ye) 發展和技能提升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 鄭煒:創新主要是靠人才,人才是第一生產(chan) 力。企業(ye) 在人才培養(yang) 還有創新工作室的建設這方麵,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實際的難度。
鄭煒了解到,在江西,製造業(ye) 的設備智能化水平在持續提升,這就要求技術人員不僅(jin) 能熟練掌握設備的使用操作,還要具備更高的維修和改造水平。目前,掌握精密設備維護、工藝優(you) 化的高技能人才缺口持續擴大,企業(ye) 在培養(yang) 複合型高技能人才方麵普遍缺乏持續投入的能力,有的企業(ye) 因為(wei) 采購設備的一個(ge) 小故障,整條產(chan) 線都會(hui) 受到影響。
在2024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鄭煒代表提出,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給予企業(ye) 技能培訓資金補貼、稅收優(you) 惠等政策,鼓勵企業(ye) 增加對職工培訓的投入以及創新工作室的建設。建議很快得到了國家多部委的重視和回複。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台政策,將企業(ye) 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比例限額由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5%提升至8%,切實為(wei) 企業(ye) 減輕負擔。
北汽福田江西商用車事業(ye) 部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李江濤:提高扣除比例意味著企業(ye) 可以在稅前扣除更多的職工教育經費,我們(men) 就可以把更多的資金用到職工的培訓上。像2024年,我們(men) 企業(ye) 在職工教育培訓上投入經費較2023年增長了13%,高級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比增長了5%。
鄭煒的建議也得到了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的積極回應,表示將繼續推動有關(guan) 部門健全相關(guan) 製度,加快出台企業(ye) 發揮技能人才培養(yang) 主體(ti) 作用的配套政策,並設立資金補助,加大創新工作室的創建力度。在江西,省總工會(hui) 推出了全省職工“五小”創新成果的評選活動,推行“揭榜掛帥”和“賽馬製”,調動產(chan) 業(ye) 工人技能創新的積極性,讓更多工人從(cong) “會(hui) 操作”轉向“懂創新”,夯實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礎。
今年兩(liang) 會(hui) 前夕,鄭煒代表的行程更加繁忙。他深入企業(ye) 、學校、科研機構,了解如何將技能人才的培育前置化,把課堂搬進車間,把車間變成課堂。
景德鎮陶瓷技師學院校企合作辦主任 鄭飛:讓學生在學校裏麵就可以完成企業(ye) 的真實工作場景,從(cong) 而達到人才培養(yang) 目的,這樣也可以縮短我們(men) 學生在企業(ye) 裏再培訓的過程。
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鄭煒將就推進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提出新的建議,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實習(xi) 基地建設以及聯合實驗室等方式,高效轉化知識、技術與(yu) 生產(chan) 成果,為(wei) 製造業(ye) 鍛造出無縫對接產(chan) 業(ye) 升級的“新工匠”隊伍。
全國人大代表 鄭煒:通過學校的訂單式生產(chan) 培訓,可以將學校的人才直接輸送到企業(ye) ,減少了人才在進入生產(chan) 以後的磨合期,更高效更快捷,也更有針對性地為(wei) 企業(ye) 輸送人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