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舞台上,大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備受矚目。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期間,中德雙方一場重要會(hui) 晤的會(hui) 場“延伸”到了戶外。
4月16日,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與(yu) 到訪的朔爾茨在正式會(hui) 見後,一起散步交談。從(cong) 禦苑到萬(wan) 柳堂,春風拂柳之時,兩(liang) 國領導人漫步釣魚台,就廣泛議題深入交流,顯露悠長和意。
和意之中,蘊含友好的“和合之道”。
在就任德國總理前,朔爾茨曾多次到訪中國。作為(wei) 遠道而來的客人,他此次在三天時間裏密集走訪重慶、上海、北京三地。從(cong) 參觀文化地標魁星樓,到欣賞外灘“萬(wan) 國建築群”,在與(yu) 中國各界的深入交流中,“老朋友”直言看到了中國新變化。
不僅(jin) 如此,中國在外交禮賓安排上也有新的變化。一年半前,朔爾茨就任德國總理後首次訪華時,習(xi) 近平與(yu) 其在人民大會(hui) 堂進行會(hui) 見。而這次中方將兩(liang) 國領導人會(hui) 見的地點選在了寧靜幽雅的釣魚台國賓館。
春日裏,釣魚台國賓館內(nei) 綠蔭花卉、林木石橋相間,古典情調與(yu) 現代建築相互融合,氣氛輕鬆閑適。作為(wei) 舉(ju) 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這裏見證過大國外交無數重要時刻,也時常接待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下榻。
此番釣魚台漫步,作為(wei) 一種氛圍輕鬆的外交方式,體(ti) 現著國與(yu) 國關(guan) 係的緊密與(yu) 領導人交往的深入。春風之中,中德之間和意濃。
和則至合。
在會(hui) 見朔爾茨時,習(xi) 近平為(wei) 中德未來務實合作進一步劃出重點。從(cong) 機械製造、汽車等傳(chuan) 統領域,到綠色轉型、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領域,外界也得以清晰觀察雙方的合作前景。
長期以來,中德務實合作成果豐(feng) 碩,但少數聲音不時鼓吹對華“去風險”。在會(hui) 見中,習(xi) 近平明確指出,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guan) 係穩定的保障、開創未來的機遇。
朔爾茨則表示,德方願同中方繼續加強兩(liang) 國關(guan) 係,深化各領域雙邊對話與(yu) 合作。此行中,他多次強調反對與(yu) 中國脫鉤,“合”意亦明顯。
和意之中,還有“和而不同”的智慧。
中德領導人“散步外交”的安排,迅速受到國際輿論的關(guan) 注。有評論指出,作為(wei) 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ti) ,中德如何處理不時遇到的“步頻”差異,考驗雙方的智慧。
2014年4月,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時,習(xi) 近平從(cong) 中國人喜歡的茶談到比利時人喜歡的啤酒。他說:“茶和酒並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以“茶”和“酒”巧喻東(dong) 西方解讀世界的兩(liang) 種不同方式,正折射中國在處理現實分歧時的世界觀——和而不同。
朔爾茨上次訪華時,習(xi) 近平特意引述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觀點,“政治家應當以寧靜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以勇氣改變那些能改變的,用智慧分清其中的區別”。
對此,朔爾茨也表示,德方也願同中方就雙方立場不一致的問題交換意見,增進了解和互信。對於(yu) 相隔萬(wan) 裏的中德來說,和而不同,是可以共同選擇的智慧。
在今次與(yu) 朔爾茨的會(hui) 見中,習(xi) 近平再次提到對待“不同”的處世之道。他表示,多極化本質上應該是不同文明、不同製度、不同道路的國家之間相互尊重、和平共處。
放眼世界,國與(yu) 國之間的交往,“不同”常有,但無論製度和道路有何差異,仍可以找到“坐下來聊聊”“不影響合作”的可能。
中德正實現這種可能。在春意盎然之際,中德領導人漫步釣魚台輕鬆交談,和意悠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