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wei) 天。14億(yi) 多人的吃飯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
2023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時指出:“解決(jue) 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cang) ’。”
今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堅持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積極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提升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水平。”
什麽(me) 是大食物觀?
在2022年3月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從(cong) 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zhong) 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chan) 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在2022年12月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了進一步闡述:“解決(jue) 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開,樹立大食物觀。‘吃飯’不僅(jin) 僅(jin) 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更加注重食物多樣性和營養(yang) 搭配。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每天要消耗70萬(wan) 噸糧、9.8萬(wan) 噸油、192萬(wan) 噸菜和23萬(wan) 噸肉。我國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年原糧消費量由1978年的近248公斤下降到2022年的約130公斤。
順應食物消費結構變化,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吃得飽”到“吃得健康”的消費升級,正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大食物觀由來已久。
“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幹過,也在沿海幹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所以,我先後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2015年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樹立大農(nong) 業(ye) 、大食物觀念”,到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再到2022年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大食物觀的闡釋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折射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變遷,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
大食物觀,糧食是基礎。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看得很重,“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隻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複興(xing) 主動權”。
經過艱苦努力,我國糧食總產(chan) 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安全保障處於(yu) 曆史最好時期。
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鞏固拓展,同時還要進一步“開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現在講糧食安全,實際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men) 轉變觀念,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結構和區域布局。”
這意味著,大食物觀裏有“係統觀念”:大食物觀把糧食安全的邊界拓展至食物安全,同時係統地指明了“大食物”的來源。
向森林要食物。在黑龍江伊春市友好林業(ye) 局看藍莓產(chan) 業(ye) 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發展林下經濟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場,突出多種經營。”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到廣東(dong) 東(dong) 海島上看海水養(yang) 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提高我們(men) 國民的身體(ti) 素質,把水產(chan) 搞上去,把蛋白質搞上去很重要。”
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在江西於(yu) 都縣看大棚蔬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握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手說:“黨(dang) 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
從(cong) 東(dong) 北林海到黃土高原,從(cong) 秦巴山區到烏(wu) 蒙山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考察“大食物”,為(wei) 的是給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加充足、更加豐(feng) 富多樣、營養(yang) 健康的食物,為(wei) 的是“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對大食物保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瞻遠矚:“今後農(nong) 產(chan) 品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對食品安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連用四個(ge) “最”:“用最嚴(yan) 謹的標準、最嚴(yan) 格的監管、最嚴(yan) 厲的處罰、最嚴(yan) 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
新征程上,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隨著大食物觀落地生根,人們(men) 的餐桌更豐(feng) 富、更健康。
策劃:田俊榮 劉曉鵬 楊學博 薑贇
統籌:李翔 餘(yu) 榮華 曹磊
文字:施芳 顧仲陽
視頻:方梓禕
海報:王宇峰
校檢:朱利 吳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