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解碼“地球之腎”,中國濕地何以美出圈?

發布時間: 2024-04-23 08:36:00 來源: 現代快報

  明媚春日,從(cong) 黃海之濱到長江之畔,從(cong) 黃河口到洪澤湖,大美濕地之景頻頻出圈,引發網友的關(guan) 注和熱議。

  作為(wei) “地球之腎”的濕地,是地球三大生態係統之一。數據顯示,中國濕地麵積達5635萬(wan) 公頃,位居亞(ya) 洲第一、世界第四。如今,濕地之美,成為(wei) 美麗(li) 中國的一張張立體(ti) 名片,盡顯自然之美、生態之美,展現了一幅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畫卷。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讓我們(men) 一起解鎖“地球之腎”的“出圈密碼”。

  黃海之濱

  鶴舞鹿鳴,“神奇物種”聚集

  江水環抱,綠意翻湧,從(cong) 空中俯瞰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宛如“江中綠寶石”。這裏不僅(jin) 是南京首個(ge) 國家濕地公園,更是國內(nei) 第一個(ge) 長江洲灘型國家濕地公園。

  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

  隨著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複的推進,長江中下遊大量優(you) 質的濕地灘塗成為(wei) 候鳥青睞的越冬地和繁殖地。

  “這裏是鳥類飛越江蘇的重要落腳點,東(dong) 方白鸛、花臉鴨等幾乎每年冬天都要組團來玩。”南京長江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宣教員張皖寧說,這裏大小不一的湖泊濕地已經成為(wei) “天鵝湖”“白琵鷺湖”“雁鴨湖”。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嬉戲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從(cong) 靠江吃江到守江護江,新濟洲的蝶變重生並非一朝一夕。隨著長江大保護和長江十年禁漁政策的開展,洲上生物多樣性有了大幅度提升。“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就是其中之一,這裏特別設立了長江江豚救護基地,能夠盡快幫助受傷(shang) 的江豚恢複健康,回歸自然。

  鹽城黃海濕地

  水光瀲灩,鶴舞鹿鳴,鹽城黃海濕地是中國第一處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chan) ,這裏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備受世界矚目。2023年10月2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州長加文·紐森一行到訪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yu) 丹頂鶴親(qin) 密接觸。看到當地的自然景色後,紐森讚歎道,這裏比他家鄉(xiang) 的景色更勝一籌。

  丹頂鶴在水中嬉戲

  40多年前,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此建立,對丹頂鶴等珍稀動物及灘塗濕地生態係統起到有效保護。丹頂鶴的人工繁殖成功率逐年上升,保護區飼養(yang) 的丹頂鶴已達240多隻。

  麋鹿群涉水奔跑

  在這裏蹲守多年的生態攝影師李東(dong) 明,用鏡頭追尋“神奇物種”的珍貴印記:奔跑的麋鹿、“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翩翩起舞的丹頂鶴、“自帶飯勺”的勺嘴鷸……悠閑自得的“濕地明星”們(men) 被讚“又美又萌”“超治愈”,“吸粉”無數。

  紅橙金綠,繽紛色彩輝映

  在江蘇南通啟東(dong) 海域淺灘上,夕陽映照海水雕刻的溝壑,形成一片金色的“潮汐樹”景觀。枝杈分明,栩栩如生。“潮汐樹”是潮灘上發育的潮溝水係,形態類似大樹,可以為(wei) 生物提供養(yang) 料、食物和庇護場所。

  黃藍交匯

  萬(wan) 千濕地的麵貌不一而同。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黃河入海口,當河水的“黃”與(yu) 海水的“藍”相擁,纏繞交匯,涇渭分明。黃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廣闊、最完善、最年輕的濕地生態係統,獨特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新、奇、特、曠、野”的美學特征,也吸引了外國網紅博主接連打卡,感歎看到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春來江水綠如藍。”從(cong) 寒溫帶到熱帶,從(cong) 沿海到內(nei) 陸,從(cong) 平原到高原山區,中國濕地有著更多看不倦的繽紛色彩。清新的藍、溫暖的橙、熱烈的紅、生機勃勃的綠……濃淡不一的顏色將灘塗、河流渲染得五彩繽紛,猶如打翻了大自然的調色盤。

  除了打卡美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不同的方式成為(wei) 濕地守護者。在鹽城工作的種禹哲就是其中一位。他說,越是了解濕地的珍貴,越是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又重了一分,“因為(wei) 濕地的故事不隻在過去、在當下,更在於(yu) 我們(men) 年輕人去創造的未來。”

  “最強大腦”賦能,法治實力護航

  濕地“圈粉”的魅力,不單來自物種多、風景好,其背後還有著深刻的濕地修複理念和政策支撐。

  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在構建起“天、空、地、人”一體(ti) 化的管護和監測體(ti) 係。“濕地布設了30多個(ge) 高精準攝像頭,對重要的生態熱點區全覆蓋,第一時間向指揮調度中心回傳(chuan) 高清畫麵。”保護區管理處工程師李成之說,智慧濕地指揮調度中心相當於(yu) “最強大腦”,實時監測水質、鳥類數量、氣象等指標數據。

  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智慧濕地指揮調度中心

  趙亞(ya) 傑是山東(dong)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對於(yu) 保護區的每一種植物、每一種鳥類,都如數家珍。“從(cong) 2005年到2022年,在保護區出生的東(dong) 方白鸛有2700多隻。”如今,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的大屏幕上,雛鳥跟著父母小心前行、東(dong) 方白鸛孵化幼鳥的畫麵都被記錄了下來,讓人忍俊不禁。寶貴數據和畫麵被歸檔存儲(chu) ,將對科研、監測、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

  一係列最嚴(yan) 格的濕地保護措施也陸續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山東(dong) 省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條例》……法治護航,劃定紅線,濕地保護進入法治化發展新階段。在此基礎上,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更加真實可感,人們(men) 保護濕地的良性循環也在不斷推進。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世界貢獻“中國樣本”

  相攜相融,和而共生;山水相依,景城交融。一幅幅“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的畫卷在中國濕地不斷繪就。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人與(yu) 自然是生命共同體(ti) 。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多次在不同場合就守護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闡明中國理念、中國行動、中國方案,倡導共同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發表致辭時強調,中國將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濕地保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4年2月,中國有國際重要濕地82處、國家重要濕地58處、國際濕地城市13個(ge) 、國家濕地公園903處。

  長江之畔

  中國製定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把約1100萬(wan) 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ti) 係,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

  加強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yi) ,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一個(ge) 個(ge) 生機盎然的大美濕地,擘畫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畫卷!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