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學中文是一件如此美麗的事”|元首外交 大國風範

發布時間: 2024-05-04 18:51:0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wei) 有暗香來。”4月,匈牙利布達佩斯多瑙河畔,一座飄揚著匈牙利國旗、中國國旗和歐盟旗幟的學校裏,不時傳(chuan) 出琅琅的中文誦詩聲。這裏是成立於(yu) 2004年的匈中雙語學校,也是中東(dong) 歐地區第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國語言教學的公立全日製學校。

  2023年新春佳節,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複信匈中雙語學校學生,鼓勵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國,做傳(chuan) 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ye) 的使者。對學校師生們(men) 來說,這是十分難忘的一天,其中就包括瓦拉加·博尼塔和伊莫瑞·莉莉。

  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匈中雙語學校,師生們(men) 在複信轉交儀(yi) 式後手持“努力做傳(chuan) 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ye) 的使者”的標語合影。(圖源:新華社)

  她倆(lia) 的中文名字很動聽  瓦拉加和伊莫瑞的中文名字很動聽,瓦拉加叫胡靈月,伊莫瑞叫宋智孝。兩(liang) 人很喜歡自己的中文名,“靈動的‘靈’,月亮的‘月’,寫(xie) 起來很美。”瓦拉加邊說邊用手指比劃著。  匈中雙語學校讓瓦拉加和伊莫瑞與(yu) 中文結緣。10多年前,剛讀一年級的瓦拉加走進該校,很快對點橫撇捺的方塊字著了迷。匈中雙語學校孔子課堂中文教師王悅記得,當時學校正組織中文朗讀比賽,瓦拉加站上了講台——“小白兔白又白、兩(liang) 隻耳朵豎起來……”童音稚嫩,卻讀得有模有樣。  伊莫瑞的哥哥和弟弟也在這裏學習(xi) 。她說,父母完全不懂中文,但非常支持孩子們(men) 去了解中國,“爸爸告訴我們(men) ,掌握中文就贏得了未來的發展機會(hui) 。”

  一晃12年,瓦拉加和伊莫瑞的中文越來越好,兩(liang) 次獲得中國大使獎學金。“我們(men) 特別感謝習(xi) 爺爺提供了如此難得的機會(hui) ,同時也想給習(xi) 爺爺、彭奶奶送上新春祝福。”去年春節前夕,兩(liang) 人代表全校學生致信習(xi) 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li) 媛教授,按照中國風俗拜年,講述在校學習(xi) 中文的感受,表達將來到中國上大學、為(wei) 匈中友好作貢獻的願望。這份感激與(yu) 祝願,不遠萬(wan) 裏來到了蠟梅初放的北京。  學生們(men) 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信。習(xi) 近平主席在信中說,得知你們(men) 長期堅持學習(xi) 中文,立誌為(wei) 中匈友好作貢獻,我為(wei) 你們(men) 點讚。  拿著複信原件,寫(xie) 信的瓦拉加和伊莫瑞喜悅之情溢於(yu) 言表:“真的開心得想要跳起來!”  

  一張珍貴的照片  匈中雙語學校校長埃爾戴伊·茹饒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張珍貴的照片。那是2009年10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對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其間專(zhuan) 程到匈中雙語學校考察,向學校贈送教材和教學設備,並與(yu) 師生合影。  談起這段往事,埃爾戴伊回憶:正值深秋的布達佩斯非常寒冷,習(xi) 近平主席一進學校,看到迎接他的孩子們(men) ,就關(guan) 心大家冷不冷,並讓老師和孩子們(men) 趕緊到室內(nei) 去。這個(ge) 細節讓全校師生非常感動,至今難忘。 現在,越來越多匈牙利民眾(zhong) 學習(xi) 中文、愛上中文,匈牙利有5所孔子學院,培養(yang) 了大批中文專(zhuan) 業(ye) 人才。中文已被納入匈牙利國民教育體(ti) 係,青少年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就可以選擇中文作為(wei) 第一外語參加升學考試。  在匈牙利教了13年中文,王悅見證著當地“漢語熱”持續升溫。“匈中雙語學校不斷發展壯大就是例證:學校成立之初隻有4個(ge) 年級、87名學生;而今,我們(men) 擁有12個(ge) 年級20個(ge) 班、在校學生530餘(yu) 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匈牙利學生。”王悅說,學生們(men) 又影響著他們(men) 的家人,有些家長也開始學習(xi) 中文。

  匈牙利學生王米麗(li) (左)、胡靈月(中)、宋智孝(右)手持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證書(shu) 在首都師範大學合影。(受訪者供圖)

  “學中文是一件如此美麗(li) 的事。”瓦拉加說。2023年秋天,她和伊莫瑞來到中國,在首都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瓦拉加喜歡中國茶藝,伊莫瑞喜歡追中國網劇,她們(men) 還共同愛上了中國書(shu) 法。北京與(yu) 布達佩斯雖然相隔7000多公裏,但因為(wei) 沒有語言隔閡,姐妹倆(lia) 很快適應了在華留學生活。  “前幾天,我們(men) 去體(ti) 驗虎頭鞋製作,這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多酷啊!”伊莫瑞說。  

  將中匈友誼傳(chuan) 承下去  2023年10月17日,習(xi) 近平主席會(hui) 見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習(xi) 近平主席強調,雙方要用好互設的文化中心平台,鼓勵兩(liang) 國語言教學,讓中匈傳(chuan) 統友誼世代相傳(chuan) 。

  2023年10月1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會(hui) 見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近年來,去匈牙利留學成為(wei) 眾(zhong) 多中國學生的選擇,留匈人數年均增幅10%以上,總人數超過3000名;來華留學的匈牙利學生也日益增多。  在中國人民大學留學的蘭(lan) 傑爾·本茨,中文名叫李天宇,已在中國留學5年,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此前,他在匈牙利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羅蘭(lan) 大學讀書(shu) ,專(zhuan) 業(ye) 就是中文研究。  自2022年起,蘭(lan) 傑爾與(yu) 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合作,在文化中心自媒體(ti) 平台推出“天宇在中國”專(zhuan) 欄,以匈牙利人的視角記錄和介紹在華生活經曆,受到匈牙利網友青睞。  前不久,蘭(lan) 傑爾剛寫(xie) 完行走福州的遊記。膠片定格三坊七巷的老街故居,白牆灰瓦、古韻悠長,蘭(lan) 傑爾很滿意自己的這組作品。

  匈牙利學生李天宇在福州旅行。(受訪者供圖)

  “我想通過遊記,讓更多匈牙利人了解今天的中國和這裏厚重的曆史文化。青年是匈中兩(liang) 國友誼的未來,我們(men) 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增進兩(liang) 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將匈中友誼傳(chuan) 承下去。”蘭(lan) 傑爾說,畢業(ye) 後他想繼續留在中國工作,“我的青春歲月很美好的一部分是在中國度過的。”

  3月14日起,中國正式對瑞士、愛爾蘭(lan) 、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等6個(ge) 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消息剛公布,蘭(lan) 傑爾就迫不及待分享給了在匈牙利的親(qin) 友。  蘭(lan) 傑爾說,他希望更多匈牙利朋友能到中國看看,因為(wei) 這裏的風景比他鏡頭記錄的還要美得多。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