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代表黨(dang) 中央,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新時代新征程上,全國各族青年聽從(cong) 黨(dang) 和人民的召喚,在科技創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發展、社會(hui) 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麵勇當排頭兵和生力軍(jun) ,展現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wei) 的精神風貌。”
“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我到任何一個(ge) 地方都關(guan) 心青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心係青年、關(guan) 懷青年、傾(qing) 聽青年,衷心希望每一個(ge) 青年都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傳(chuan) 承
“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
青春的韻律,總是與(yu) 時代同頻共振。
今年3月18日,綿綿春雨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shu) 院校區)考察調研。
該校前身是創辦於(yu) 宋代的城南書(shu) 院。近代以來,毛澤東(dong) 等一大批進步青年在此立下報國之誌,投身時代洪流。
風聲、雨聲、讀書(shu) 聲,教室、宿舍、自習(xi) 室,處處浸潤著傳(chuan) 承的意韻。
△2024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shu) 院校區)考察時,同師生代表親(qin) 切交流。
學校大廳裏,熱情的師生們(men) 圍攏過來。數學與(yu) 統計學院大三學生黎潔上前,用洪亮的聲音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自己的求學感受。來自湘西山區的她,自信而堅定:“一定珍惜青春,不負韶華,爭(zheng) 做一名新時代的大先生。”
10多年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2萬(wan) 餘(yu) 名鄉(xiang) 村公費師範生,走向大山深處、村村寨寨,躬耕教壇、育人強國。
“在我們(men) 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當時一批愛國者就覺得中國要強大就要辦教育。”麵對一張張青春的麵孔,總書(shu) 記勉勵道,“現在,世界又處於(yu) 一個(ge)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當代青年學子正當其時。”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shu) 院校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
2022年10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位於(yu) 河南安陽的紅旗渠考察。在青年洞前,總書(shu) 記強調:“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men) 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
“我講到中國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精神、偉(wei) 大奮鬥精神、偉(wei) 大團結精神、偉(wei) 大夢想精神。這種偉(wei) 大精神是一代一代中華兒(er) 女創造和積澱出來的,也需要一代一代傳(chuan) 承下去。”一次次叮囑、一句句箴言,飽含著深沉而厚重的家國情懷。
創新
“生逢其時,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
青年是社會(hui) 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ti) ,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對於(yu) 青年科技工作者,總書(shu) 記寄望殷殷。
2023年7月,在江蘇考察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蘇州華興(xing) 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都很有朝氣啊!”在研發車間、光電實驗室,看到企業(ye) 研發人員都是年輕人,總書(shu) 記十分欣慰。
△2023年7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蘇州華興(xing) 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企業(ye) 年輕研發人員親(qin) 切交流。
“是什麽(me) 學校畢業(ye) 的?”“工作幾年了?”“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切詢問。
企業(ye) 負責人介紹,公司員工平均年齡隻有32歲。他們(men) 還以年輕人為(wei) 主力成立了一個(ge) “珠峰事業(ye) 部”,加快核心技術攻關(guan) ,勇攀科學技術高峰。
“你們(men) 在這裏做的正是攀登高峰的工作,很有意義(yi) 。年輕人可以施展你們(men) 的才華,好啊!”麵對朝氣蓬勃的企業(ye) 員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肯定道,“國家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你們(men) 生逢其時,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曆史機遇。將來,你們(men) 一定會(hui) 為(wei) 自己對民族複興(xing) 所作的貢獻而自豪!”
△2023年7月7日,在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自動化設備電磁兼容實驗室,科研人員在進行輻射發射實驗準備工作。
“我們(men) 說大器晚成,大器是什麽(me) ?就是那些最好的東(dong) 西、最高精尖的東(dong) 西,這些東(dong) 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畢生精力。”在這次江蘇之行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親(qin) 切勉勵南瑞集團有限公司的年輕研發人員,希望大家立誌高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成就有價(jia) 值的人生。
在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鼓勵下,越來越多青年人才在科技創新的第一線茁壯成長,匯成建設科技強國的澎湃浪潮。
奮鬥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贏得青年,就是贏得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未來的比較就是年輕人的比較。我們(men) 現在幹得這麽(me) 辛苦,為(wei) 誰辛苦為(wei) 誰忙呢?忙著向未來。未來在哪裏?未來就在你們(men) 這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寄語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爭(zheng) 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展現青春作為(wei) 、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shu) 寫(xie)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就有這樣一群“自找苦吃”的學生。他們(men) 走進鄉(xiang) 土中國深處,把課堂學習(xi) 和鄉(xiang) 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親(qin) 身參與(yu) 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實踐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他們(men) 就是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men) 。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張福鎖(右四)帶領科技小院師生與(yu) 農(nong) 戶交流種植心得。
2009年,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張福鎖教授帶領團隊師生在河北曲周縣白寨開展大田試驗,了解到當地農(nong) 民還在用舌頭“品嚐”的方法來鑒別化肥真偽(wei) 。而當時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們(men) 已經掌握多種化肥的分析方法,不但可以鑒別真偽(wei) ,還能分析肥力、吸收轉化效率。
書(shu) 本上學到的知識,有多少能用到田間地頭?怎麽(me) 用?老鄉(xiang) 們(men) 能不能接受?師生們(men) 決(jue) 定住下來,邊教授知識,邊操作示範,與(yu) 老鄉(xiang) 一起,用實踐來回答這些問題。
去年五四青年節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men) 收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你們(men) 在信中說,走進鄉(xiang) 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麽(me) 是實事求是、怎麽(me) 去聯係群眾(zhong)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
目前,全國已建立1200多個(ge) 科技小院。師生們(men) 把實驗室建在田間地頭,讓青春紮根鄉(xiang) 村沃土,為(wei) 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年5月13日,在河北曲周縣育苗產(chan) 業(ye) 園,苗樂(le) 園科技小院的學生在查看無土栽培蔬菜。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奮鬥是青春最亮麗(li) 的底色。
“青年之於(yu) 黨(dang) 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總書(shu) 記的真心關(guan) 懷、真摯期望,激勵著廣大青年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拚出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中國!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主編丨寧黎黎
執筆丨張亞(ya) 楠
視覺丨江雨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