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輕拂,碧海藍天間,一條綠道蜿蜒向前。5月22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山東(dong) 日照陽光海岸綠道,了解當地加強海岸線生態保護修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情況。
“一頭連接城市,一頭連接自然”,綠道是城市肌理中不斷生長的綠色空間,是繁忙生活中可望可及的田園詩意。放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綠道亦是現代化進程中“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生動注腳。
“讓生活更美好”,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人民。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盼溫飽”到“盼環保”、從(cong) “求生存”到“求生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也將生態文明建設置於(yu) 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men) 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麽(me) ?從(cong) 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cong) 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取舍之間,彰顯的是格局、是擔當、是情懷。
沿著廣袤海岸線向南,在另一座海濱城市——福州,郊野福道成為(wei) 這座“有福之州”的亮麗(li) 名片。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州郊野福道考察時指出,“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zhong) ”。
造福於(yu) 民,凝結著“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的匠心與(yu) 恒心。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勾勒的宏偉(wei) 藍圖中,“全麵提升城市品質”單列一章,其中明確提出“科學規劃布局城市綠環綠廊綠楔綠道”。
日照的陽光海岸綠道、成都的天府綠道、武漢的東(dong) 湖綠道、杭州的之江綠道……近年來,各地因地製宜加快建設城市綠道,越來越多的“福道”,滋養(yang) 著人們(men) 的休閑時光,講述著人與(yu) 城、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故事。
踏上綠道,或獨自漫步,或騎行郊野;或登山遠眺,或林下野餐;或看湖光瀲灩,或賞海天一色……行吟山水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這是老百姓身邊的“幸福道”。
走進綠道,自然山水、人文風物、曆史故事點綴其間、交相輝映,很多遊客慕名“打卡”。生態更美,環境更優(you) ,旅遊更活,這是提升城市活力的“發展道”。
綠道延伸,鋪展著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在成都,提出建設公園城市的理念,特別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jia) 值考慮進去”;在桂林,叮囑“一定要嗬護好桂林山水”;在漢中,稱讚天漢濕地公園是市民“幸福園”……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是這些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國內(nei) 考察中關(guan) 注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
綠道延伸,映照著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談城市綠化,叮囑“不刻意追求奇花異草、名貴樹木,真正做到為(wei) 人民種樹,為(wei) 群眾(zhong) 造福”;談城市規劃建設,要求“把讓群眾(zhong) 生活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血脈裏、體(ti) 現在每一個(ge) 細節中”;談城市治理,強調“推進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點點滴滴,樁樁件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惦念的是城市發展中的“人”、心係的是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書(shu) 寫(xie) 在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中,浸潤於(yu) 新時代城市工作的方方麵麵,體(ti) 現在億(yi) 萬(wan) 百姓的尋常生活裏。
策劃:杜尚澤
撰文:李建廣
海報:陳曉勁 張子魚
攝影:謝環馳
視覺:畢曉洋 李琰
編輯:朱笑熺 曹繼煒
校檢:朱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