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國工程院在新的起點上,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揚科學家精神,引領工程科技創新,加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強化國家高端智庫職能,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中國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來賀信,高度評價(jia) 中國工程院作出的重要貢獻,對更好發揮中國工程院作用提出殷切希望。總書(shu) 記的賀信必將激勵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緊抓創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在建設科技強國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we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戰略指引下,我國工程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為(wei) 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從(cong) 神舟係列飛天、“嫦娥”奔月到北鬥指路、高鐵飛馳,工程科技有力支撐了重大工程建設,擦亮了中國製造“國家名片”;從(cong) 國產(chan) 大飛機、大型郵輪到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工程科技助推產(chan) 業(ye) 創新,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從(cong) 推動高端醫療裝備國產(chan) 化到建立重汙染天氣應對技術體(ti) 係,工程科技創新紅利持續釋放,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一項項重大工程、曆史性工程、民生工程,彰顯出新時代我國工程科技創新的硬實力。
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我們(men) 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下大氣力解決(jue) 阻礙工程科技發展的難點和問題,積聚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工程院要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形成優(you) 勢互補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機製,奮力搶占科技製高點。要引領工程科技創新,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破除一切製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製度藩籬,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要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打通產(chan) 學研用鏈條的堵點,推動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匯聚融合。
當前,我們(men) 要加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從(cong) 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重視基礎研究,大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積極搶占科技競爭(zheng) 和未來發展製高點。要強化國家高端智庫職能,充分發揮院士群體(ti) 多學科、跨領域的優(you) 勢,緊緊圍繞具有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加強前瞻性、針對性、儲(chu) 備性戰略研究,支撐黨(dang) 和國家決(jue) 策。
強國工程,大國氣象。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一係列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you) 秀品質,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自覺履行使命擔當,矢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爭(zheng) 當排頭兵、勇做先行者,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工程科技界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