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脈華章|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發布時間: 2024-06-05 16:18:00 來源: 央視網

  編者按:賡續曆史文脈,譜寫(xie) 當代華章。新時代以來,在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呈現出新氣象、開創了新局麵。一個(ge) 個(ge) 文化遺產(chan) 從(cong) 傳(chuan) 統到現代,連接曆史與(yu) 未來,成為(wei) 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生動文化名片。央視網《聯播+》欄目特推出“薪火相傳(chuan) ”係列策劃,從(cong) 文化傳(chuan) 承中感受中華文脈底蘊。

  聯播+在憑“瓷”生輝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浙江龍泉,坐落著國內(nei) 唯一一座全麵係統介紹龍泉青瓷傳(chuan) 統燒製技藝的專(zhuan) 題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的建成,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息息相關(guan) 。

2021年6月拍攝的龍泉青瓷博物館。
2021年6月拍攝的龍泉青瓷博物館。

  龍泉青瓷傳(chuan) 統燒製技藝始於(yu) 三國兩(liang) 晉,興(xing) 於(yu) 宋元,是與(yu) 宋詞、宋畫等並列的“文化符號”,也是迄今為(wei) 止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的陶瓷類項目。公元12—15世紀,龍泉青瓷不僅(jin) 在中國流行,而且被世界瓷器市場追捧,影響和引領著當時世界各地陶瓷器的審美與(yu) 生產(chan) 。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到龍泉調研,當地匯報龍泉窯楓洞岩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但現有博物館無法容納出土文物。習(xi) 近平當場表示,龍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有必要建一個(ge) 青瓷博物館。他還特別叮囑當地幹部,新館不一定規模很大,但一定要有個(ge) 性和特色。

  很快,補助資金落實到位,博物館建設項目隨之啟動。

  當時的龍泉是個(ge) 山區欠發達縣,財政緊張。龍泉人說:“沒有習(xi) 書(shu) 記的支持,我們(men) 根本不敢想建這麽(me) 一個(ge) 博物館,龍泉青瓷文化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弘揚發展。”

  2010年起,龍泉青瓷博物館對外開放,向世人生動述說著龍泉瓷業(ye) 的興(xing) 起、鼎盛、衰落和複興(xing) 。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館,觀眾(zhong) 在拍攝北宋龍泉窯執壺(左)和龍泉青瓷藝人劉傑製作的執壺。
2021年9月14日,浙江省博物館,觀眾(zhong) 在拍攝北宋龍泉窯執壺(左)和龍泉青瓷藝人劉傑製作的執壺。

  如今,在龍泉這個(ge) 人口不足30萬(wan) 的小城,青瓷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有2萬(wan) 餘(yu) 人,平均每1000個(ge) 龍泉人中就有一位知名度較高的青瓷工藝美術大師。

  在龍泉窯的起源地和中心產(chan) 區,還建起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身處其中,人們(men) 可以零距離參觀加工泥料的場所、製作陶瓷的作坊等遺跡,還可以了解考古發掘和文物修複工作。

  在龍泉青瓷產(chan) 業(ye) 園,青瓷創客將科技和時尚元素注入青瓷生產(chan) ,開發出兼具實用與(yu) 美感的“青瓷+”創意產(chan) 品。2017年起,龍泉深度開發青瓷傳(chuan) 統燒製技藝,推出名為(wei) “不滅窯火”的文旅IP,重塑龍泉青瓷的燒製風俗。

  從(cong) 曆史走向未來,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2022年7月23日,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
2022年7月23日,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

  杭州國家版本館入口處,約7萬(wan) 片純手工燒製的青瓷片組成青瓷門扇,開時美輪美奐,合時別具一格,吸引無數人觀光“打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龍泉青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傳(chuan) 承和弘揚”,龍泉人從(cong) 未忘記。

  融入青瓷元素的手機共鳴音箱遠銷海外,能給手部按摩的青瓷杯成為(wei) 都市白領追捧的養(yang) 生“神器”……一代代青瓷藝人守護著這一抹“青綠”,挖掘青瓷的無限可能。

  G20杭州峰會(hui) 的“青蓮”茶咖具、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龍泉瓷娃”……這些年,龍泉青瓷頻頻亮相國際舞台,以更豐(feng) 富的樣式、更青春的麵貌為(wei) 更多人所知。

  今年“五一”假期,龍泉青瓷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超過2.6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30%,其中大多數是年輕人。

  龍泉青瓷博物館前立著一塊“關(guan) 懷石”,上麵記錄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心支持該博物館建設的故事。它見證著,龍泉青瓷的千年窯火,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策 劃丨李珊珊

  編 輯丨蔡純琳

  AI瞬息視覺丨顏妮 張紫曦

  校 對丨李丹 孫曉媛 宋春燕 梁雅琴 婁郝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