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脈華章|大漆之美 流光溢彩

發布時間: 2024-06-07 08:41:00 來源: 央視網

  編者按:賡續曆史文脈,譜寫(xie) 當代華章。新時代以來,在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呈現出新氣象、開創了新局麵。一個(ge) 個(ge) 文化遺產(chan) 從(cong) 傳(chuan) 統到現代,連接曆史與(yu) 未來,成為(wei) 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生動文化名片。央視網《聯播+》欄目特推出“薪火相傳(chuan) ”係列策劃,從(cong) 文化傳(chuan) 承中感受中華文脈底蘊。

  聯播+“古漆者,光澤華,似烏(wu) 金而非寒,似明豔而持重,漆兮,器矣。”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創造神奇漆器和大漆文明的國度。考古證實,中華先民用大漆髹飾器物的技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

  平遙推光漆器是我國四大著名漆器之一。“平遙古城三件寶,漆器、牛肉、長山藥。”這句俗語在山西晉中平遙古城家喻戶曉。漆器位居古城三件寶首位。

2022年1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平遙古城向現場群眾(zhong) 揮手致意。
2022年1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平遙古城向現場群眾(zhong) 揮手致意。

  2022年1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山西平遙古城,沿街巷察看古城風貌。他走進一家專(zhuan) 門銷售當地推光漆器的工藝品店,了解當地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發展的情況。

  在這家店內(nei) ,琳琅滿目的推光漆器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小到首飾盒、首飾櫃等日常用品,大到五鬥櫃、屏風等中式家具,一件一件,總書(shu) 記看得仔細。他詳細了解了推光漆器的製作工藝,叮囑要“保護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寶,把富有民族特色的傳(chuan) 統文化產(chan) 業(ye) 發揚光大、推向世界”。

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漆弓”。
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漆弓”。

  大漆之美,源於(yu) 自然,匯聚了中國古代化學工藝與(yu) 傳(chuan) 統美學的精髓。古代匠人講究“百裏千刀一兩(liang) 漆”,意為(wei) 走100裏路,在漆樹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兩(liang) 生漆,可見其彌足珍貴。

  傳(chuan) 統的平遙推光漆器,使用的正是從(cong) 漆樹上割取的天然大漆。滴漆入土,千年不腐,這也是這項技藝的精髓所在。

  平遙推光漆器,凝聚了平遙工匠代代相傳(chuan) 的精湛工藝與(yu) 獨有匠心。其製作分為(wei) 木胎、灰胎、漆工、畫工、鑲嵌五道工序,每道工序還有細分步驟,整個(ge) 流程共有幾十個(ge) 細分步驟。

  平遙漆器以“推光”而聞名,源自其加工工序中最重要的一步——用手掌推磨拋光。用掌心細嫩的皮膚反複推擦,將散落在漆麵的氣泡點全部推除,直至漆麵生輝、光潔照人。

2023年7月9日,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山西特色專(zhuan) 業(ye) 鎮平遙非遺雙寶中華行”展覽展出的推光漆器作品。

  2023年7月9日,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山西特色專(zhuan) 業(ye) 鎮·平遙非遺雙寶中華行”展覽展出的推光漆器作品。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對技術的苛刻要求,造就了漆器的精致典雅。2006年,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2015年,平遙古城榮獲“中國推光漆藝之都”稱號;2022年9月,山西省公布首批十大省級重點專(zhuan) 業(ye) 鎮,推光漆器為(wei) 平遙爭(zheng) 得一席。

  “推光”一技傳(chuan) 千年,時至今日,愈發流光溢彩。

  近年來,平遙推動製定出台了《平遙推光漆器地理證明商標》《平遙推光漆器行業(ye) 標準》《平遙推光漆器保護條例》等一係列規範性文件,全力推動平遙推光漆器產(chan) 業(ye) 特色化、多元化發展。

  截至2023年8月中旬,平遙已有漆器企業(ye) 、大師工作室以及個(ge) 人小作坊等漆器生產(chan) 經營單位160戶,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5600餘(yu) 人。當地全力打造推光漆器這一“國禮”招牌,讓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更好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

  2024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山西省有3家企業(ye) 上榜,平遙一家推光漆器企業(ye) 依托推光漆器髹飾技藝位列其中。

2023年5月28日,北京,推光漆器匠人為(wei) 駐華使節展示技藝。
2023年5月28日,北京,推光漆器匠人為(wei) 駐華使節展示技藝。

  2020年9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漆器等中華文明科技文化藝術成果與(yu) 深刻的思想體(ti) 係、獨特的製度創造“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鮮明的獨創性”,“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國在悠久曆史進程中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突出貢獻,也展示了中華民族以和為(wei) 貴的和平性格、海納百川的包容特質、天下一家的大國氣度”。

  在英國,知名暢銷書(shu) 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經典作品《消失的地平線》中,對中國漆器的精湛工藝和漆畫筆調的細膩之處給予讚譽。在比利時,司帕漆器製作人的髹漆技法借鑒了中國的黃銅、螺鈿等鑲嵌技術,充滿了東(dong) 方韻味……

  在“漆”彩流光的文明記憶中,大自然的饋贈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國人的審美哲學、中國人的生活習(xi) 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這傳(chuan) 承千年的藝術瑰寶,不僅(jin) 屬於(yu) 我們(men) 這一代人,也屬於(yu) 子孫萬(wan) 代,更以其獨特魅力繁榮了世界文明百花園。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策 劃丨李珊珊

  編 輯丨劉禛

  AI瞬息視覺丨顏妮 張紫曦

  校 對丨孫潔 李珊珊 梁雅琴 婁郝 閆田田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