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奮力書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新篇章

發布時間: 2024-06-09 09:45:00 來源: 央視網

  6月8日是我國第八個(ge)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引領推動下,我國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工作取得顯著成就,賡續曆史文脈、譜寫(xie) 當代華章。

  全長近3200公裏、開鑿至今逾2500年的中國大運河,自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後,運河文化熱隨之興(xing) 起,沿河民居統一修繕徐徐展開,古橋、古坊交相錯落,原生態風貌與(yu) 現代氣息相攜相映。

  從(cong) 實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的良渚遺址到見證東(dong) 西方文化交流互鑒的古絲(si) 綢之路,從(cong) 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chan) 、縱橫四萬(wan) 裏的巍巍長城到方寸之間閱覽千年的文化瑰寶,曆史文化遺產(chan) 不僅(jin) 生動訴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就做好文化遺產(chan) 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多次強調要全麵加強、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

  在世界文化遺產(chan) 雲(yun) 岡(gang) 石窟考察時,總書(shu) 記強調:“曆史文化遺產(chan) 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在潮州古城察看橋亭、浮橋,眺望韓江兩(liang) 岸風貌時,總書(shu) 記強調:“要珍惜和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不能搞過度修繕、過度開發,盡可能保留曆史原貌。”

  在陝西漢中市博物館參觀曆史文物展陳時,總書(shu) 記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chuan) 承曆史文化,維係民族精神。要發揮好博物館保護、傳(chuan) 承、研究、展示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守護好中華文脈,並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仰望華夏文明的曆史天空,淬煉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以遺產(chan) 核心區三維實景數據為(wei) 底板的“數字中軸”,利用前沿科技,對始建於(yu) 13世紀的北京中軸線7.8公裏核心區進行精細還原;基於(yu) 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畫以及藏經洞文獻製作合成的6500餘(yu) 份高清數字資源,首次向全球開放;故宮已完成90多萬(wan) 件套館藏文物數字化,通過開發數字孿生管理平台,搭建“聯合創新實驗室”,探索數字文物在采集、研究、利用、傳(chuan) 播一體(ti) 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深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與(yu) 雄奇秀美的錦繡山河共同鋪展出一幅新時代欣欣向榮、生機勃發的動人畫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印發,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zhuan) 題闡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作;萬(wan) 餘(yu) 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取得重大進展;6.2萬(wan) 件套館藏珍貴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複;13萬(wan) 部(件)古籍數字資源在線發布;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全麵展開。

  北京冬奧會(hui) 、成都大運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文物元素串聯起文明印記,“中國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博物館觀眾(zhong) 數量“井噴式”增長,數字展覽琳琅滿目,技術與(yu) 藝術融合的文化新業(ye) 態呈現生機活力;《尋古中國》《何以文明》等文博節目熱播。我國豐(feng) 富厚重的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日益成為(wei)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資源寶庫,推動中華文化更加蔚為(wei) 大觀、中華文明更加光彩奪目。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