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海洋的思考深邃而高遠。
向海而興(xing) ,向海圖強。在世界海洋日來臨(lin) 之際,讓我們(men) 重溫總書(shu) 記經略海洋的重要論述。
【“一定要向海洋進軍(jun) ,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今年5月,在山東(dong) 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一站來到日照港,了解當地推進港口智慧化綠色化建設、擴大對外開放等情況。隨後來到日照市陽光海岸綠道,實地察看修複治理後的海岸線生態環境。
從(cong) 一座深水良港到一條海岸綠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牽掛海洋,擘畫著壯闊的海洋強國建設藍圖。
2024年5月22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日照港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同樣是在山東(dong) ,6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的足跡也是沿著海岸線,青島、威海、煙台。考察中,總書(shu) 記說:“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ge) 信念。”
中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擁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利益。深耕藍色國土、建設海洋強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在思索。
“海洋,我曆來是關(guan) 心的”,習(xi) 近平同誌在地方工作時,在福州,提出建設海上福州,擔任福建省領導後提出海洋強省戰略;在浙江提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
“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7月,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海洋強國研究進行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進一步關(guan) 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這次會(hui) 議後不到一個(ge) 月,在遼寧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到大連,就冒著滂沱大雨前往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現場,他聽取了公司發展情況介紹,對他們(men) 勇攀科技高峰、大力拓展市場取得的業(ye) 績表示肯定。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說:“海洋事業(ye) 關(guan) 係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guan) 係國家興(xing) 衰安危。要順應建設海洋強國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製造業(ye) 這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此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為(wei) 建設海洋強國吹響號角。
在海南考察時,指出“一定要向海洋進軍(jun) ,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坐擁4000多公裏海岸線,廣東(dong) 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長的省份。2023年4月,廣東(dong) 考察第一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粵西南三麵環海的湛江市,首先關(guan) 注的正是發展海洋經濟這件大事。
雷州灣內(nei) 東(dong) 海島上,坐落著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yang) 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裏聽取了廣東(dong) 省關(guan) 於(yu) 推動海洋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匯報:抓種業(ye) 攻堅,把漁業(ye) 良種價(jia) 格降下來;抓裝備技術升級,搞深水網箱,發展深海養(yang) 殖……
選育養(yang) 殖池裏,金鯧、海鱸、石斑等各類魚種活蹦翻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踏上浮排,邊走邊看,讚歎眼前景象“真是翻江倒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是一個(ge) 14億(yi) 多人口的國家,民以食為(wei) 天,首先要解決(jue) 吃飯問題。除了吃糧食,吃陸地上的食物,還要靠海吃海。”
廣東(dong)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嶺頭島保護小區。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從(cong) 靠海吃海到靠海護海,是和諧共生的辯證法。
紅樹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廣東(dong)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層層疊疊的紅樹林,宛如一條綠色絲(si) 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實地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紅樹林保護,我在廈門工作的時候就親(qin) 自抓。黨(dang) 的十八大後,我有過幾次指示。這是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
遠眺水天一色,總書(shu) 記叮囑:“沿海地區生產(chan) 最密集、人口最密集,同時對自然生態影響也比較大,一定要真正重視起來,采取真正有效的舉(ju) 措加強保護。”
從(cong) 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指出“要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2018年4月,海南三亞(ya) 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yu) 工程研究所。“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天涯”號深淵著陸器等深海科考設備吸引了總書(shu) 記的目光。他拿起采自馬裏亞(ya) 納海溝萬(wan) 米海底的海水樣品仔細端詳,捧起國產(chan) 深潛用固體(ti) 浮力材料掂了掂分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南海是開展深海研發和試驗的最佳天然場所,一定要把這個(ge) 優(you) 勢資源利用好,加強創新協作,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加快發展深海科技事業(ye) ,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麵發展。”
2023年,全國海洋生產(chan) 總值達99097億(yi) 元,比上年增長6%。海洋經濟為(wei) 國民經濟增長助力,拉動國民經濟增長0.4個(ge) 百分點。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
“我們(men) 人類居住的這個(ge) 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ge) 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ti) ,各國人民安危與(yu) 共。”
2019年4月23日,習(xi) 近平主席在集體(ti) 會(hui) 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海軍(jun) 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jun) 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提出,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努力為(wei) 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智慧。
2019年4月23日上午,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青島集體(ti) 會(hui) 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海軍(jun) 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jun) 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代表中國政府和軍(jun) 隊向出席活動的各國海軍(jun) 官兵表示熱烈歡迎。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提出倡議、作出承諾,習(xi) 近平主席多次為(wei) 全球海洋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共同增進海洋福祉。“當前,以海洋為(wei) 載體(ti) 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
共同保護海洋生態文明。“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
建設海洋強國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信念,也是中華民族的世代夙願。而今,我們(men) 正向著深藍色的海洋啟航,道阻且長,但從(cong) 未懈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