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時政微觀察丨“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發布時間: 2024-06-13 16:07: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6月11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這是時隔近4個(ge) 月,中央深改委再度召開會(hui) 議。

  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的意見》、《關(guan) 於(yu) 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糧食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建設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的若幹意見》等文件。

  如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有何重要意義(yi) ?《時政微觀察》為(wei) 你解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會(hui) 議時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必須著眼於(yu) 發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加強黨(dang) 的領導,完善公司治理,推動企業(ye) 建立健全產(chan) 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ye) 製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ye) 。


5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濟南主持召開企業(ye) 和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不久前,山東(dong) 濟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企業(ye) 和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在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指出,推進經濟體(ti) 製改革要從(cong) 現實需要出發,從(cong) 最緊迫的事情抓起,在解決(jue) 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推進製度創新。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前,這兩(liang) 場會(hui) 議分別聚焦企業(ye) 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傳(chuan) 遞出鮮明信號——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企業(ye) 的市場主體(ti) 作用,推動企業(ye) 創新變革,促進企業(ye) 健康穩定發展,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5月23日,企業(ye) 和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參會(hui) 的企業(ye) 和專(zhuan) 家代表親(qin) 切交流。

  正如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創造,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也是一項重大的製度創新。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的過程中,既要借鑒國際上成熟先進的現代企業(ye) 製度的一般準則和規範,更重要的是根據自身經濟、文化等特點,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此次深改委會(hui) 議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要尊重企業(ye) 經營主體(ti) 地位,堅持問題導向,根據企業(ye) 規模、發展階段、所有製性質等,分類施策、加強引導。

  ——對於(yu) 國有企業(ye) 來說,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ye) 製度,“特”就特在把黨(dang) 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ye) 黨(dang) 組織內(nei) 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dang) 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幹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yan) 格。

  堅持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ye)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獨特優(you) 勢。

  “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的‘頂梁柱’。” 2017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徐工集團考察時指出,“要按照黨(dang) 的十九大部署推動國有企業(ye) 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使國有企業(ye) 成為(wei) 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麵深化改革的骨幹力量,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017年12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徐州徐工集團坐進剛下線的XCA220型全地麵起重機駕駛室,向技術人員詳細詢問起重機的性能、產(chan) 量、價(jia) 格等。

  徐工集團把黨(dang) 的領導融入企業(ye) 治理各環節,在企業(ye) 發展中充分體(ti) 現黨(dang) 的意誌、黨(dang) 的領導。近年來,徐工自主研發的多種重型機械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產(chan) 品銷往世界。

  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國有企業(ye) 公司製改革基本完成。紮實推動國有企業(ye) 黨(dang) 建工作要求寫(xie) 入公司章程,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ti) 製,為(wei)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注入了新活力。國有企業(ye)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對於(yu) 有條件的民營企業(ye) ,鼓勵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

  2023年4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會(hui) 議提出,要破除製約民營企業(ye) 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的製度障礙,引導民營企業(ye) 在高質量發展中找準定位。

  本次中央深改委會(hui) 議再次關(guan) 注民營企業(ye) 。

  會(hui) 議指出,要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ye) 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股東(dong) 行為(wei) 、強化內(nei) 部監督、健全風險防範機製,注重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提升內(nei) 部管理水平。


觀眾(zhong) 在瑞士舉(ju) 行的2024年日內(nei) 瓦國際車展上參觀比亞(ya) 迪新款發動機。

  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ye) 和90%以上的企業(ye) 數量。

  在企業(ye) 和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上,兩(liang) 名來自民營企業(ye) 的代表先後發言,不約而同談到促進民營企業(ye) 聚焦主業(ye) 、修好內(nei) 功的重要性。

  安踏體(ti) 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還記得,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曾勉勵他:“做企業(ye) 、做事業(ye) 不是僅(jin) 僅(jin) 賺幾個(ge) 錢的問題。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ye) ,這是本分。”


安踏集團晉江鞋業(ye) 智能製造車間

  浙江傳(chuan) 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在發言中說,中國民營企業(ye) 的平均壽命較短,令人十分痛心。他建議,在國家層麵探索建立民營企業(ye) 公司治理方麵的評價(jia) 和支持體(ti) 係,助力民營企業(ye) 健康發展。

  對兩(liang) 位代表的觀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表示:“根深葉茂,主根要紮穩,這是一種企業(ye) 家精神的體(ti) 現。”

  企業(ye) 的生命力在於(yu) 創新,創新的動力源自企業(ye) 家精神。即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hui) 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麵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wei) 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jun) 。

  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弘揚企業(ye) 家精神,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ye) 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有利於(yu) 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提高市場主體(ti) 創新創造活力,推動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爭(zheng) 創世界一流。


廣州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焊裝車間

  世界一流企業(ye) 是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重要體(ti) 現,是引領全球產(chan) 業(ye) 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關(guan) 鍵力量。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ye) ,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重大意義(yi) 。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張亞(ya) 楠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