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樣板”

發布時間: 2024-06-15 12:02:00 來源: 《瞭望》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考察,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ju) 。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穩紮穩打,善作善成,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圍繞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河北省高質量推進雄安城市建設、疏解承接和產(chan) 業(ye) 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加強智慧應用,多措並舉(ju) 保護自然生態,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努力建設“未來之城”“智慧之城”“生態之城”“人民之城”,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樣板”。

  新區對每一個(ge) 疏解項目都明確一個(ge) 團隊、製定一套方案、堅持一跟到底,為(wei) 疏解單位提供高質量的注冊(ce) 、供地、審批、建設一條龍綜合服務。

  為(wei) 打造全域城市鴻蒙體(ti) 係,雄安城市鴻蒙創新實驗室揭牌成立,城市鴻蒙大廈投用,鴻蒙技術將在智慧園區、城市能源管理等領域先行試點示範。

  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要求,雄安持續提升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農(nong) 業(ye) 固體(ti) 廢物、工業(ye) 危險廢物、一般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等五類廢物精細化管理水平,建設“低碳生長”城市。

  5分鍾到幼兒(er) 園,10分鍾到小學,15分鍾到中學……雄安新區新建片區新開辦的41所學校,均符合這樣的步行時間標準。

  仲夏驕陽似火,雄安新區啟動區項目建設正酣:東(dong) 西軸線公共交通路網不斷橫向延伸;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裏,一棟棟建築拔節生長……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為(wei)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麵成為(wei) 全國的一個(ge) 樣板。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考察,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ju) 。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穩紮穩打,善作善成,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3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審議《關(guan) 於(yu) 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推出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為(wei) 雄安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注入強勁動力。河北省、雄安新區細化實化政策措施,持續加大資源投入。

  圍繞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河北省高質量推進雄安城市建設、疏解承接和產(chan) 業(ye) 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加強智慧應用,多措並舉(ju) 保護自然生態,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努力建設“未來之城”“智慧之城”“生態之城”“人民之城”,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樣板”。

  白洋澱畔,一座現代化新城加速崛起,向著“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範城市持續邁進。


雄安新區商務服務中心(2024 年 4 月 23 日攝)牟宇攝 /

  錨定未來建設“未來之城”

  晨輝中的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塔吊旋轉,機器轟鳴。建成後,這裏將成為(wei) 雄安新區的活力門戶和城市地標。

  這一片區的設計理念是“站城人一體(ti) ”。雄安城際站樞紐、京雄快線航站樓站、國貿中心和東(dong) 西軸線公共交通交會(hui) 於(yu) 此,旅客可在京雄快線航站樓辦理值機、安檢、行李托運,乘坐京雄快線快速到達北京大興(xing) 機場。

  雄安雄商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星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該片區約110萬(wan) 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將建成一座“地下城”,大約相當於(yu) 154個(ge) 標準足球場麵積。高鐵、地鐵在地下平層換乘,讓旅客感受“出站即入城”。

  目前,雄安新區包括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在內(nei) 的383個(ge) 重點項目,累計已完成投資7100多億(yi) 元,4180棟樓宇拔地而起,實現從(cong) “一片地”繪就“一張圖”、建起“一座城”的蝶變,成為(wei) 雄安錨定未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未來之城”的生動注腳。

  優(you) 化服務承接疏解單位。走進啟動區總部商務區,中國中化大廈、華能總部大廈等已封頂高層建築,刷新了雄安天際線。得益於(yu) 雄安新區高效優(you) 質的承接服務,一大批疏解單位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和產(chan) 業(ye) 布局,其中央企已在雄安設立各類機構200多家。

  為(wei) 提高承接疏解服務質量,雄安成立承接疏解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建立“指揮部+管委會(hui) +工作專(zhuan) 班+綜合服務中心”承接疏解工作機製。新區對每一個(ge) 疏解項目都明確一個(ge) 團隊、製定一套方案、堅持一跟到底,為(wei) 疏解單位提供高質量的注冊(ce) 、供地、審批、建設一條龍綜合服務。

  全程服務“一企一策”,企業(ye) 開辦“一窗辦理”,企業(ye) 遷移“全程網辦”,項目審批“一會(hui) 三函”……依靠政務服務創新,新區不斷優(you) 化服務,保障疏解單位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

  隨著第二批疏解單位承接工作有序展開,雄安將成為(wei) 央企總部和高校聚集地。“新區持續完善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政策體(ti) 係,保障疏解人員在雄安創業(ye) 和居住條件總體(ti) 不低於(yu) 在北京時的水平,為(wei) 疏解人員吃下‘定心丸’。”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局長高立春說。

  政策支撐吸引科技型民企。首家入駐雄安科創中心的華鑄科技集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專(zhuan) 注於(yu) 智慧城市領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這家企業(ye) 打造的智慧園區、智慧工地等產(chan) 品,已應用於(yu) 雄安自貿區大樓智慧辦公、雄忻高鐵智慧工地等項目。目前,雄安科創中心所在的雄安科學園共引進企業(ye) 98家,其中大部分是科技型民營企業(ye) 。

  雄安出台《河北雄安新區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幹舉(ju) 措》,實施12項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和空天信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鴻蒙技術等一批具體(ti) 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設立科創種子基金、產(chan) 業(ye) 投資引導基金等,激發科技型民企創新活力。

  隨著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中試基地等十餘(yu) 個(ge) 創新產(chan) 業(ye) 平台和一批主題樓宇陸續投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科技型民企紛至遝來。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總經理劉晶晶介紹,去年8月投運以來,園區通過“千企雄安行”活動累計對接企業(ye) 4000餘(yu) 家,其中不少是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

  多區疊加高效聯通世界。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政策疊加,為(wei) 雄安新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聯通世界、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開大門。

  今年初,雄安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驗收。依托“雄安新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優(you) 勢,新區積極構建“保稅+”等產(chan) 業(ye) 體(ti) 係。雄安自貿試驗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蔡克君介紹,雄安綜保區今年完成了首票進出口業(ye) 務並平穩發展,已簽約入駐25家企業(ye) 。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年進出口額從(cong) 2021年的2300多萬(wan) 元增長至2023年的7.67億(yi) 元,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敞開懷抱歡迎四海賓朋。2023年以來,1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50餘(yu) 批政要、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到雄安參訪交流,推進項目投資、人才交流、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麵合作。

  創新驅動創設“智慧之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廣泛運用先進科學技術,著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積極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wei) 雄安新區的亮麗(li) 名片。

  落實總書(shu) 記囑托,雄安新區突出創新驅動,建設充滿科技範兒(er) 和創新氣息的“智慧之城”。

  數字孿生,創新智慧城市應用。數字道路上,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巴士遇緊急情況可自動刹車,“聰明的路”與(yu) “智能的車”無障礙對話;地下管廊布設前端感知設備,實現智慧化管理……從(cong) 居住設施、學校醫院、地下管廊,到用氣用水、公交出行、生態環境,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創新應用場景在雄安俯拾皆是。

  雄安正在建設我國首個(ge) 全域數字孿生城市。利用“城市大腦”,新區建設已形成涵蓋3大類、9方麵、200餘(yu) 項標準的智能城市建設標準框架。

  圍繞數字經濟創新,雄安努力構建衛星互聯網、北鬥、智能網聯、下一代網絡技術(IPv6)、鴻蒙、光電子等創新生態。為(wei) 打造全域城市鴻蒙體(ti) 係,雄安城市鴻蒙創新實驗室揭牌成立,城市鴻蒙大廈投用,鴻蒙技術將在智慧園區、城市能源管理等領域先行試點示範。

  平台賦能,打造自主創新重要策源地。5月12日,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雄安基地等8家高水平創新平台揭牌。這些創新平台,將推動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人才鏈等多鏈融合,助力新區建設創新高地和創業(ye) 熱土。

  集技術研發、成果匯聚、轉化交易、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雄安科創中心,積極對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清華大學高端裝備界麵全國重點實驗室、航天科工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合作項目,加速推動與(yu)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ye) 等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工程技術中心。

  雄安積極引進大科學裝置、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台在新區落地,重點推進雄安創新研究院、空天飛行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半導體(ti) 激光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醫學中心等17個(ge) 國家級前沿創新平台建設,加快科技前沿探索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

  場景引領,搭建創新應用全新平台。雄安利用應用場景匯聚未來技術和產(chan) 業(ye) ,努力做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應用的探索者、先行者。去年底以來,新區組織實施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和係列場景大賽,圍繞創新場景應用,搭建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緊密結合平台,推動最新技術和產(chan) 品孵化、轉化、產(chan) 業(ye) 化、場景化。

  5月27日,以“匯未來技術?聚未來產(chan) 業(ye) ?建未來場景”為(wei) 主題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9項大賽決(jue) 賽正式開賽,服務機器人、智能網聯充電、北鬥技術應用、無人農(nong) 場等新技術新產(chan) 品匯聚一城。540家企業(ye) 和科創團隊的近600個(ge) 參賽作品進入決(jue) 賽。參賽團隊攜帶IPv6、近零碳建築、地下空間應急等解決(jue) 方案而來,供需雙方深入對接。


雄安史家胡同小學學生在操場上運動(2024 年 5 月 21 日攝)牟宇攝

  藍綠交織盡享“生態之城”

  夏日的白洋澱天藍水清,遊船穿梭往來,飛鳥翩然掠過,繪就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今年“五一”假期,雄安接待遊客110餘(yu) 萬(wan) 人次,白洋澱成為(wei) 熱門旅遊打卡地。

  近年來,河北對白洋澱實施大規模生態修複治理,澱區水質由劣V類提升至Ⅲ類並連續三年保持穩定。通過生態補水,白洋澱流域形成最大有水河長1393公裏,澱區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華北之腎”功能加快修複,成為(wei) 野生動物繁衍生息樂(le) 園,澱區野生鳥類、魚類比新區設立前分別增加80種、21種。

  將綠色低碳理念全麵融入生產(chan) 、生活、生態三大空間,雄安新區正在高質量打造藍綠交織的“生態之城”。

  持續營造“千年秀林”,夯實綠色本底。雄安堅持先植綠、後建城,自2017年“千年秀林”工程栽下第一棵樹以來,新區累計造林47.8萬(wan) 餘(yu) 畝(mu) ,森林覆蓋率由新區設立前的11%提升至34.9%,中央綠穀、東(dong) 部溪穀生態效應凸顯,實現森林環城、濕地入城,展現迷人的生態魅力。

  每逢周末和節假日,許多市民和遊客來到金湖公園、悅容公園、郊野公園等處遊玩,享受愜意時光。3公裏進森林、1公裏進林帶、300米進公園,雄安新區“處處是遊園”的規劃藍圖正在變為(wei) 現實。

  全域推廣綠色建築,引領低碳節能新風尚。利用建築光伏一體(ti) 化、地源熱泵、光儲(chu) 直柔等技術,雄安自貿試驗區交流展示中心可基本實現建築用電自給自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0%。這樣的綠色低碳建築在雄安新區比比皆是。

  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建建築中高星級綠色建築占比達100%。其中,新建城鎮建築執行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標準,新建政府投資及大型公共建築執行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容東(dong) 、容西、雄東(dong) 等新建片區高品質綠色建築集中成片,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雛形初現。

  全鏈條減廢降耗,打造“無廢雄安”。2019年,雄安成為(wei) 國家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要求,雄安持續提升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農(nong) 業(ye) 固體(ti) 廢物、工業(ye) 危險廢物、一般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等五類廢物精細化管理水平,建設“低碳生長”城市。

  目前,新區逐步形成“原材料無廢工廠-綠色建築-建築垃圾再生利用建材場”綠色建設鏈條。容東(dong) 片區的再生利用建材場年處理建築垃圾能力達70萬(wan) 噸,再生料可用於(yu) 堆山造景和工程填墊。一些村莊推動村民開展提籃購物、垃圾分類、物品再利用等行動,推動固廢源頭減量。


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2024 年 3 月 28 日攝)牟宇攝


在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展示巡檢機器人(2024 年 3 月 28 日攝)牟宇攝

  精細治理構築“人民之城”

  5分鍾到幼兒(er) 園,10分鍾到小學,15分鍾到中學……雄安新區新建片區新開辦的41所學校,均符合這樣的步行時間標準。

  與(yu) 全國各地通過城市更新改造、整合“金角銀邊”來建設便民生活圈不同,雄安新區新建片區,在設計之初即按照“15分鍾生活圈”標準進行規劃,就近滿足每一位居民的子女上學、購物、就醫、健身娛樂(le) 等需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從(cong) 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築新時代宜業(ye) 宜居的“人民之城”。

  堅持人民至上,雄安著力滿足群眾(zhong) 教育、醫療、養(yang) 老、就業(ye) 、文娛等生活需求,以精細化的城市治理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資源整合托起幸福生活。作為(wei) 北京新“兩(liang) 翼”的重要一翼,雄安積極整合京津冀三地優(you) 質公共服務資源,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京津學校與(yu) 雄安學校“手拉手”合作,京津冀優(you) 質基礎教育資源同雄安共享。新建學校校園裏,風雨操場、報告廳、圖書(shu) 館、科學教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初中和高中學段教師中研究生占比超過80%。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平穩運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健康管理中心、雄安新區健康中國傳(chuan) 播大廈投入運行。

  手持“雄安一卡通”社保卡,新區群眾(zhong) 既能在京雄兩(liang) 地圖書(shu) 館借閱圖書(shu) ,還能在京津雄三地刷卡乘坐公交和地鐵。一卡在手,能辦事、能領錢、能看病、能乘車、能消費,方便省心。

  “北京的事雄安能辦,雄安的事北京能辦”,京雄兩(liang) 地已有141項服務事項實現同城化辦理,3500餘(yu) 項北京市區兩(liang) 級政務服務事項可通過“雲(yun) ”窗口在雄安實現“跨區域無差別”辦理。

  細化治理回應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社區工作無小事,為(wei) 民服務是大事。在容東(dong) 片區定安社區紅蓮中園小區,多名年輕租房者有時淩晨一兩(liang) 點鍾還在房間內(nei) 吃飯、聚會(hui) ,深夜噪音令鄰居們(men) 受擾。接到居民反映後,定安社區工作者第一時間走訪核實,並聯動民警、物業(ye) 管理人員一起入戶勸解租房者。經多次調解,租房者表示會(hui) 注意約束自身言行,噪音擾民問題得到解決(jue) 。

  隨著大量農(nong) 民“上樓”變市民,雄安探索構建黨(dang) 建引領下的“大物業(ye) ”管理模式,讓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社區建立“一呼聯應”聯席會(hui) 議工作機製,統籌多方力量,完善網格化治理體(ti) 係,及時化解群眾(zhong) 矛盾糾紛。

  為(wei)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新區就業(ye) 服務中心和社區零工驛站為(wei) 居民推薦多種就業(ye) 崗位,開展直播銷售員、麵點師、電工、數據標注員等技能培訓,讓回遷居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ye) 。

  新城市老場所妥善“安置”鄉(xiang) 愁。南文營村文占民家老槐樹、楊繼盛祠堂、金玉璞家老宅等得到妥善保護,與(yu) 城市新風貌融為(wei) 一體(ti) ;以視頻、照片、VR等方式記錄老樹、老房、百姓生活,構建“數字鄉(xiang) 愁”文化平台;海嶽大街、九河大街、雁翎大街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地名,成為(wei) 承載曆史文化的載體(ti) ……雄安努力保護百姓情感記憶,讓新城市有老場所,群眾(zhong) 能記得住鄉(xiang) 愁。

  5月10日,河北省召開推進雄安新區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座談會(hui) 強調,堅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確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座承載著希望和夢想的“未來之城”、一座高質量發展“樣板之城”,正向我們(men) 闊步走來。


智能網聯巴士在雄安新區容東(dong) 片區道路上行駛(2024 年 3 月 29 日攝)牟宇攝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