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每日一習話】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發布時間: 2024-06-15 20:51:00 來源: 央廣網客戶端

  習(xi) 近平: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wei) 主、立足國內(nei) 、確保產(chan) 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

  這段話出自2022年3月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時發表的講話。

  眼下正值“三夏”時節,是全年農(nong) 作物種植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時期,我國大江南北的田間沃野呈現出一派繁忙勞作景象。河南、安徽、山東(dong) 等地正進入冬小麥收獲期,農(nong) 機在成片金色的麥田裏來回穿梭,忙著將成熟的小麥收割歸倉(cang) ;在雲(yun) 南、湖南、江西、浙江等水稻產(chan) 區,農(nong) 戶們(men) 積極搶抓農(nong) 時,為(wei) 種植晚稻引水灌溉、犁田插秧,力爭(zheng) 為(wei) 今年秋收打下堅實基礎;在我國產(chan) 糧第一大省黑龍江,施肥無人機、蟲情測報燈等智能設備被廣泛投入使用,夏管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倉(cang) 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關(guan) 係到消費市場穩定、經濟健康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新時代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始終把解決(jue) 十四億(yi) 多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確立並實施了“以我為(wei) 主、立足國內(nei) 、確保產(chan) 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

  今天,隨著耕地保護製度的嚴(yan) 格落實,我國耕地總量最近三年連續實現淨增長,進一步守牢了18億(yi) 畝(mu) 耕地保護紅線。同時,各地加快推進鹽堿地綜合治理,在改良土壤的同時選育耐鹽堿作物,努力找到更多改良利用鹽堿地的有效方法,喚醒更多“沉睡”的耕地資源。譬如,在河北滄州的濱海鹽堿區內(nei) ,一片2800畝(mu) 的鹽堿地,十年前能用於(yu) 耕種的隻有1400畝(mu) ,如今經過治理後,能耕種2300畝(mu) 。穩麵積,也要提單產(chan) 。從(cong) 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到不斷培育優(you) 質種子,從(cong) 組織農(nong) 技專(zhuan) 家下鄉(xiang) 向農(nong) 民提供專(zhuan) 業(ye) 培訓,到推廣使用智能化農(nong) 機和設備,各地在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上持續發力,不斷提高糧食生產(chan) 全領域全環節的科技含量、生產(chan) 效率和綜合產(chan) 能。2023年,全國糧食產(chan) 量為(wei) 1.39萬(wan) 億(yi) 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yi) 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近來,華北、黃淮地區持續高溫幹旱,江南、華南地區出現強降雨天氣,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勢必給各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不利影響。各地要加強監測預警,積極采取應急措施,幫助農(nong) 民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最大限度減少災害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特別是糧食生產(chan) 的影響,為(wei) 實現全年糧食豐(feng) 收打下堅實基礎。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

(責編: 周晴晴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