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裏丨牧區孩子進城市,一校牽起三地緣

發布時間: 2024-06-20 07:56:00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青海頻道

  6月18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省考察調研。他先後來到西寧市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和宏覺寺,了解當地深入推進教育工作東(dong) 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和藏傳(chuan) 佛教界弘揚愛國愛教優(you) 良傳(chuan) 統、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等情況。

  來到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後,總書(shu) 記首先來到了展板前。展板上,有著關(guan) 於(yu) 這所凝聚三地情誼學校的“前世今生”。“我在這裏向總書(shu) 記匯報了上海援青團隊對學校的幫助和發展,同時也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常途是一名援青幹部,他介紹,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由上海市援建,學校於(yu) 2019年7月竣工並投入使用,目前上海援青教師團隊7人。

  這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學校。目前,在校學生800人,其中民族學生787人。西寧是青海之省會(hui) ,而果洛藏族自治州,則是全國30個(ge) 少數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環境最艱苦的自治州。簡短的校名昭示它的特殊意義(yi) :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牧區師資力量短缺、教師人才流失嚴(yan) 重、辦學水平不高等現實困境,更好滿足各族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果洛州借助上海市對口支援的契機,在西寧建設了這所麵向全州適齡青少年的中學。

  在學校食堂,總書(shu) 記走過種類豐(feng) 富、幹淨衛生的飯菜窗口,詢問當天的飯菜種類。拉麵是特色的青海主食,“總書(shu) 記在拉麵窗口詢問每碗拉麵的價(jia) 錢和份量。當得知每碗拉麵7元錢、比市麵價(jia) 格低2到3元的時候,總書(shu) 記滿意地點點頭。”常途說。


新華社記者攝。

  陽光下,“雅正樓”幾個(ge) 金色字熠熠生輝。從(cong) 食堂出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進這棟宿舍樓,在宿舍裏,總書(shu) 記一邊查看床單、被褥,一邊詢問現在的住宿條件。“總書(shu) 記很關(guan) 心少數民族學生的生活,而且問得特別認真、細致。”常途認真地一一回答,“總書(shu) 記還詢問了供暖問題,我向總書(shu) 記介紹了西寧的供暖期較長,室內(nei) 溫度維持在舒適的區間。”


新華社記者攝。

  當總書(shu) 記來到位於(yu) 修遠樓3層的高一(1)班教室時,思政課老師肖飛雪當時正在上課,主題是“分享家鄉(xiang) 的變化”。坐在中間靠右第二排的學生尼東(dong) 拉毛展示了一幅畫作。在這幅彩筆畫中,藍天白雲(yun) 下,騎著馬的藏族孩子正在雪山下放牧,畫麵右側(ce) ,藏區群眾(zhong) 正在家中品嚐著糌粑、看著電視。尼東(dong) 拉毛解讀起來:“我對習(xi) 爺爺說,現在有的地方牧民放牧方式升級了,還領到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家用電器樣樣都有。”


新華社記者攝。

  學生楊頂個(ge) 子挺高,他高高地舉(ju) 起右手,引起了總書(shu) 記的注意。“我站了起來,‘我們(men) 老家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水果種類越來越多,這是因為(wei) 交通越來越便利,牧民們(men) 的生活水平越來越提高。’”回答完問題後,楊頂開心地說:“習(xi) 爺爺特別親(qin) 切和藹,不僅(jin) 關(guan) 心我們(men) 視力問題,還問我有多高呢!”

  這些來自藏區的孩子們(men) ,正享受著和城裏娃一樣的教學環境。從(cong) 2019年開始,上千名孩子從(cong) 高原牧區來到河湟穀地,在海拔相對較低地區學習(xi) 知識、追逐夢想。據介紹,為(wei) 了增進交流、提升眼界,該校實現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每年組織學生赴上海、江蘇研學,開展“同上一堂課”等活動,增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


圖為(wei) 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學生在籃球場揮灑汗水。喬(qiao) 棟攝。

  時間飛快,50分鍾左右的時間,讓尼東(dong) 拉毛倍感不舍,她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我們(men) 圍在習(xi) 爺爺身邊,他微笑著勉勵我們(men) 好好學習(xi) ,做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學生,做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努力學習(xi) 、建設家鄉(xiang) 。” 


新華社記者攝。

  仲夏時節,柳浪花香、書(shu) 聲琅琅。“總書(shu) 記對孩子們(men) 的生活、成長都格外關(guan) 注,對我們(men) 的辦學成效表示肯定,這對我們(men) 是莫大的鼓舞。”常途說:“總書(shu) 記為(wei) 我們(men) 學校的發展指明方向,在今後工作中,我們(men) 一定要把孩子的生活問題解決(jue) 好,讓家長放心;在學習(xi) 上,積極引導孩子們(men) 立誌成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文字:喬(qiao) 棟 賈豐(feng) 豐(feng)

  視頻:央視新聞 人民網楊琳

  攝影:新華社記者 鞠鵬 謝環馳 燕雁 嶽月偉(wei) 翟健嵐 人民日報記者喬(qiao) 棟

  審稿:賀勇 杜尚澤

  統籌:王一彪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