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青海、寧夏兩(liang) 地考察。在深入西寧的學校、宗教場所以及銀川的社區實地調研後,總書(shu) 記對兩(liang) 省區如何發揮自身優(you) 勢,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作出重要部署。
《時政微觀察》梳理發現,對於(yu) 兩(liang) 省區的重點工作,總書(shu) 記都強調了“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ge) 主題——
青海要“在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
寧夏要“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總書(shu) 記的重要部署,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思維。
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時政微觀察》為(wei) 你解讀。
——兩(liang) 省區生態環境地位重要而特殊
青海有著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有長江、黃河、瀾滄江3條大河發源地的“中華水塔”三江源,有雄亙(gen) 其間的祁連山脈……既是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寶庫,又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國家發展全局中有著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三次赴青海考察,兩(liang) 次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青海代表團審議,多次談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2016年,總書(shu) 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
2021年,總書(shu) 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堅持生態優(you) 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二郎劍景區
此次考察,總書(shu) 記為(wei) 青海的生態保護工作劃重點——
“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這個(ge) ‘中華水塔’守護好,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水源涵養(yang) 能力。加強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打造具有國家代表性和世界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地典範。”
“典範”一詞,飽含總書(shu) 記的殷切期望。
寧夏是全國唯一全境屬於(yu) 黃河流域的省區。
再看寧夏。
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長期以來潤澤著這裏的百姓。自漢唐以來,這裏就開渠引水、開荒拓田,被譽為(wei) “塞上江南”。除了黃河這條“母親(qin) 河”,寧夏還有被稱為(wei) “父親(qin) 山”的賀蘭(lan) 山。作為(wei) 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賀蘭(lan) 山守護著西北、華北生態安全。
2020年6月在寧夏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賀蘭(lan) 山東(dong) 麓的黃河灘區。遠眺巍巍賀蘭(lan) 山,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說,生態修複要付出很大代價(jia) ,但不能有絲(si) 毫含糊,必須下大氣力抓好。
流經寧夏中衛沙坡頭區的黃河
此次在寧夏考察,總書(shu) 記進一步指出——
“保護好黃河和賀蘭(lan) 山、六盤山、羅山的生態環境,是寧夏謀劃改革發展的基準線,要深化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和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實施最嚴(yan) 格的水資源管理製度。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複和鹽堿地綜合治理,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兩(liang) 省區資源稟賦獨特
青海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內(nei) 陸鹽湖之一。
2016年8月到青海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一站就來到察爾汗鹽湖。
“采鹽船是國產(chan) 的嗎?每天采鹵多少量?”“循環經濟動能采用清潔能源嗎?”總書(shu) 記沿棧道步行至鹽湖邊,察看現代化機械采鹽操作,了解鹽湖資源儲(chu) 備保護、開發利用等情況。他強調,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
察爾汗鹽湖
“青海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產(chan) 業(ye) 發展必須堅持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著力培育體(ti) 現本地特色和優(you) 勢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此次考察,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
如何依托當地生態特點與(yu) 優(you) 勢發展產(chan) 業(ye) ?總書(shu) 記指明方向——
“要有效集聚資源要素,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堅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兩(liang) 手抓,廣泛應用新技術,因地製宜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
寧夏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全國第一。
對於(yu) 寧夏的產(chan) 業(ye) 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樣作出新部署——“走特色化、差異化的產(chan) 業(ye) 發展路子,構建體(ti) 現寧夏優(you) 勢、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上一次到寧夏考察時,總書(shu) 記頂著烈日,走進了賀蘭(lan) 縣稻漁空間鄉(xiang) 村生態觀光園。
該生態觀光園有不少創新做法:稻田既種稻又養(yang) 魚養(yang) 蟹,魚蟹反過來給稻田施肥;農(nong) 民土地流轉,加上務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東(dong) ;遊客既可以觀光遊覽,又可以品嚐美食、購買(mai) 農(nong) 產(chan) 品。這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也是一條延長的產(chan) 業(ye) 鏈。
總書(shu) 記強調,推動農(nong) 業(ye) 轉型發展是寧夏推動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義(yi) 。寧夏要珍惜黃河水資源,注意解決(jue) 好稻水矛盾,調整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yang) 業(ye) 。
寧夏擁有我國首個(ge) 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此次考察,總書(shu) 記除了要求寧夏精耕細作、持續發展“現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產(chan) 業(ye) ,風電、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葡萄酒、枸杞等特色產(chan) 業(ye) ”,還強調要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等。
堅持從(cong) 實際出發,因地製宜,有選擇地推動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以貫之的理念。
——為(wei) 了各族人民更幸福的生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青海、寧夏之行的一個(ge) 重要背景,是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即將在下月召開。這次全會(hui) 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青海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近50%;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滿族、蒙古族、壯族等多個(ge) 少數民族群眾(zhong) 在這裏共同生活。
從(cong) 全國來看,民族地區資源富集,潛力巨大,但在發展條件、比較優(you) 勢等方麵存在差異,必須全麵深化改革,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探索高質量發展的勝勢,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
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居民在創作剪紙作品。
在兩(liang) 省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都談到了要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青海——要“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優(you) 化營商環境,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推動綠色絲(si) 綢之路建設。”“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多辦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紮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寧夏——“要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事業(ye) 建設,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學生操作自己組裝的機器人。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wei) 了包括少數民族在內(nei) 的全體(ti) 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銀川市長城花園社區所說:“我們(me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各族群眾(zhong) 、家家戶戶都是我的牽掛。希望你們(men) 把家庭建設搞得更好,讓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men) 共同奮鬥,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觀莊鄉(xiang) 陽窪村村民在排練扛社火。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一個(ge) 民族也不能少。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連續考察兩(liang) 省區,聚焦民族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釋放出黨(dang) 中央推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決(jue) 心。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楊彩雲(yu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