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連的好鄰居、真誠互信的好朋友、合作共贏的好夥(huo) 伴、彼此扶持的好兄弟”,2019年6月,習(xi) 近平主席在塔吉克斯坦《人民報》、“霍瓦爾”國家通訊社發表署名文章,這樣描述中塔關(guan) 係。
“每次來訪就像走親(qin) 戚一樣,十分愉快。”習(xi) 近平主席或是引領元首外交,或是點讚民間交往;或是親(qin) 身講述中塔世代友好的生動故事,或是現場見證標誌性工程的重要節點。一個(ge) 個(ge) 絲(si) 路故事,寫(xie) 下了中塔友好的一段段佳話。
一尊唐三彩,見證了世代友好的曆史深度。
“粟特人多姿的身影成為(wei) 唐三彩駱駝載樂(le) 俑的主角”。2019年,習(xi) 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中一個(ge) 趣味十足的細節,反映出當時文化交流的多姿多彩,成為(wei) 中塔世代友好的生動注腳。
類似這樣中塔世代友好的故事還有很多,習(xi) 近平主席在一次次講述中娓娓道來:中國西漢張騫鑿空西域之旅,開辟了偉(wei) 大的絲(si) 綢之路;大唐玄奘、明朝陳誠都留下了友好足跡;索莫尼、魯達基等塔吉克斯坦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也在中華大地傳(chuan) 頌……
2000多年來,絲(si) 路上駝鈴清脆、馬蹄聲聲,承載著友誼和合作的使團商隊往來不絕。曆經千百年積澱,兩(liang) 國人民友誼如同巍峨屹立的帕米爾高原,不因風雲(yun) 變幻而動搖,不隨時代變遷而改變。
2019年6月,亞(ya) 洲相互協作與(yu) 信任措施會(hui) 議第五次峰會(hui)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ju) 行。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出席峰會(hui) 並發表題為(wei) 《攜手開創亞(ya) 洲安全和發展新局麵》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一座熱電廠,衡量了休戚與(yu) 共的情感溫度。
從(cong)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市中心出發,驅車向東(dong) 北方向行駛大約10分鍾,就到了當地人人皆知的杜尚別2號熱電廠。坐落在瓦爾佐布河右岸的現代化熱電廠,不僅(jin) 為(wei) 首都老百姓送去了光明與(yu) 溫暖,更成為(wei) 兩(liang) 國友誼的象征。
“真正惠及民生、獲得老百姓歡迎的是最好的項目。”2014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與(yu) 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共同出席杜尚別2號熱電廠一期工程竣工儀(yi) 式、二期工程開工儀(yi) 式。杜尚別2號熱電廠建成投運後,城市供電供暖有了保障。
“人民群眾(zhong) 盼望過幸福生活,這是我們(men) 國家和友好鄰邦的共同願望,應該幫助他們(men) 。”習(xi) 近平主席的話語,溫暖人心。
2023年5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西安同來華出席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並進行國事訪問的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會(hui) 談。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一家魯班工坊,堅定了互利共贏的發展信心。
2023年5月,習(xi) 近平主席在主持首屆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並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在中亞(ya) 國家設立更多魯班工坊”。
此前,在中塔兩(liang) 國領導人親(qin) 自關(guan) 心下,魯班工坊在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啟動運營,這也是中亞(ya) 地區首家魯班工坊。
立在教室中央的頂尖測繪設備,供學生們(men) 學習(xi) 和練習(xi) 測繪實際操作;過去需要15天才能完成測繪製圖的場地,使用魯班工坊裏的新設備後僅(jin) 需3個(ge) 小時……幫助塔吉克斯坦年輕人掌握職業(ye) 技能的職業(ye) 教育國際交流平台,已成為(wei)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的亮麗(li) 中國名片。
學生們(men)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魯班工坊內(nei) 學習(xi) 與(yu) 實踐。(新華社發)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塔吉克斯坦是第一個(ge) 同中國簽署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諒解備忘錄的國家。如今的中塔合作中,有亞(ya) 灣—瓦赫達特鐵路橋隧道、中央直轄區500千伏輸變電線等標誌性大型合作項目,也有魯班工坊、麵粉加工廠升級換代等“小而美”的惠民生項目,塔吉克斯坦的櫻桃、檸檬等農(nong) 產(chan) 品也走上了中國老百姓餐桌,互利共贏使中塔友好充滿活力。
正如習(xi) 近平主席所說,“互利共贏是中塔合作不斷擴大的動力。”“中塔兩(liang) 國盡管發展階段不同,但雙方在合作中堅持互利互惠原則,絕不犧牲對方利益謀求一己私利,而是堅持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道路。”
朋友越走越親(qin) 近,大路越走越寬闊。在帕米爾高原的見證下,中塔絲(si) 路故事又將續寫(xie) 新篇。
策劃:田俊榮、馬小寧、趙強、楊學博、薑贇
統籌:李 翔、孟祥麟、梁昌傑、劉慧
協調:宋靜思、鄺西曦、王翔宇
文字:許晴、程是頡
視頻:李建月、邢 雪、舒赫拉特
編輯:皇甫淩雨
校對:江潤楠、劉若軒、趙明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