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的一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風格鮮明、思想深邃、內(nei) 涵深刻,用曆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光芒。這些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充滿魅力的語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執政理念的真實寫(xie) 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動體(ti) 現。央視網《天天學習(xi) 》欄目推出“習(xi) 語品讀”係列,以“新聞漫畫+文字品讀”的形式,帶您從(cong) 不同維度感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語言魅力。
盛夏7月,巴黎奧運會(hui) 即將在塞納河畔上拉開帷幕。
三年前,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聖火點燃前夕,國際奧委會(hui) 第138次全會(hui) 表決(jue) 通過,將保持了108年之久的奧林匹克格言修訂為(wei)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作為(wei) 展現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精神價(jia) 值的重要載體(ti) ,一個(ge) 多世紀以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早已深入人心。
新增的“更團結”並沒有以並列關(guan) 係與(yu) “更快、更高、更強”相連,而是以具有遞進含義(yi) 的破折號相銜接,蘊含著對這句經典格言和奧林匹克精神新使命的認知。
“更團結”不僅(jin) 超越了“更快、更高、更強”這些競技體(ti) 育層麵的目標,也被視為(wei) “更快、更高、更強”合力作用應該實現並追求的目標結果。
可以說,“更團結”既反映了時代大勢,又體(ti) 現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正如2022年1月25日,習(xi) 近平主席在會(hui) 見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時強調的:“奧林匹克運動倡導的‘更團結’正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國與(yu) 其在190多條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條大船上,共同擁有更美好未來。”
在麵臨(lin)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當今時代,任何一個(ge) 國家已經無法獨自應對人類社會(hui) 正麵臨(lin) 的艱巨挑戰。習(xi) 主席以“小船”和“大船”作喻,闡釋了各國命運休戚與(yu) 共,需要同舟共濟、彼此支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內(nei) 涵。
在為(wei) 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開幕式的國際貴賓舉(ju) 行歡迎宴會(hui) 時,習(xi) 主席再次強調,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他還倡議“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團結應對國際社會(hui) 共同挑戰”,“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北京冬奧會(hui) 是奧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團結”之後舉(ju) 辦的第一屆冬奧會(hui) 。北京冬奧會(hui) 的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與(yu) “更團結”的內(nei) 在邏輯高度契合、相互融通,傳(chuan) 遞出中國人民與(yu) 世界人民守望相助、共創未來的美好希冀。
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中,體(ti) 育運動往往可以發揮特殊的作用。
從(cong) 1971年“乒乓外交”開啟了“小球轉動大球”的外交佳話,到北京冬奧會(hui) 凝聚起世界各國一起迎風雨、向未來的信心與(yu) 力量,再到習(xi) 主席會(hui) 晤出席杭州亞(ya) 運會(hui) 開幕式的外國領導人,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等方麵達成了一係列重要共識……“相互了解、友誼、團結”成為(wei) 奧林匹克精神在賽場外的重要注腳。
近年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荒漠化加劇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yan) 峻挑戰;全球經濟整體(ti) 複蘇仍然麵臨(lin) 結構性壓力;單邊主義(yi) 、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這些全球性問題無法靠一國之力解決(jue) ,“奧林匹克運動倡導的‘更團結’正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這不僅(jin) 是體(ti) 育領域的可貴精神,更是各國人民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標。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魯楊
視 覺丨顏妮
校 對丨孟利錚 蔡純琳 宋春燕 閆田田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