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堿嘎巴”變出“金疙瘩”

發布時間: 2024-07-25 15:59:00 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2023年5月1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考察了舊城鎮仙莊片區鹽堿地麥田,實地了解鹽堿地整治、旱堿麥種植推廣及產(chan) 業(ye) 化情況。

  “旱了收螞蚱,澇了收蛤蟆,不旱不澇收堿嘎巴。”地處渤海之濱的滄州,土壤鹽堿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產(chan) 田和鹽堿荒地。這句順口溜,曾經是當地農(nong) 業(ye) 勞作的真實寫(xie) 照。

  提起鹽堿地(俗稱“堿嘎巴地”),熟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人們(men) 或許會(hui) 聯想到,每逢秋天田地裏,泛起的那一層白花花的堿嘎巴(鹽末)。“堿嘎巴地上種糧難”。多少年來,老百姓受夠了土地鹽堿的苦。

  如今,利用鹹水結冰灌溉技術改良鹽堿地;采用化學、生物等方式改良土壤結構,提升地力;開發微壟覆膜側(ce) 播保墒技術,減少水分蒸發;引進抗鹽堿良種……科技優(you) 先、綜合施策,隨著多項技術成果的不斷推廣,滄州昔日的鹽堿地正變得生機勃勃。

  目前,滄州已完成鹽堿地綜合整治項目200餘(yu) 個(ge) ,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200餘(yu) 萬(wan) 畝(mu) 。2023年,全市100.2萬(wan) 畝(mu) 旱堿麥獲得豐(feng) 收,畝(mu) 產(chan) 達到245.4公斤、總產(chan) 達到24.5萬(wan) 噸,較上年分別增長22.1公斤和2.13萬(wan) 噸。

  向鹽堿地要食物,向特色農(nong) 業(ye) 要效益。

  今年2月29日,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旱堿麥特色產(chan) 業(ye) 創新基地在滄州成立,這是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設立的首個(ge) 基地。基地立足鹽堿地特色產(chan) 業(ye) ,聚集國內(nei) 優(you) 勢創新資源,開展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研究、集成示範和成果轉化。

  新的希望,每天都在滄州這片土地上生發。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