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要健全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體(ti) 製機製,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wei) 特征的生產(chan) 力。央視網《AI時政畫報》以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為(wei) 切入點,闡明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內(nei) 涵要義(yi) 。
天天學習(xi) 貨輪緩緩駛入港口,靠岸停泊;忙碌的碼頭鮮見工人身影,智能遠控自動化橋吊精準卸貨、裝車;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按設定線路穿梭往來於(yu) 碼頭和堆場……
2024年5月22日,在山東(dong) 日照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察看了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業(ye) 場景,對日照港在將傳(chuan) 統港口改造升級為(wei) 現代化港口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給予肯定。
次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濟南主持召開企業(ye) 和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為(wei) 即將召開的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開門問策。當發言的學者談到優(you) 化區域生產(chan) 力布局、防止“內(nei) 卷式”同質化競爭(zheng) 時,總書(shu) 記提出一個(ge) 深刻問題:“新質生產(chan) 力是否就等於(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他進一步指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能光盯著‘新三樣’,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製宜,各有千秋。”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我國製造業(ye) 中占比超過80%。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代表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
“有選擇地推動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總書(shu) 記一語道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間“守”與(yu) “創”的辯證關(guan) 係。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生力軍(jun) 。
新質生產(chan) 力的興(xing) 起引發了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深刻變革,如何讓更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未來經濟的“增長極”和創新創造的“主力軍(jun) ”?
2023年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針對我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問題,《意見》明確了行動目標: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邁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
——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全麵推動智能製造。
——強化綠色低碳發展,深入實施節能降碳改造。
——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業(ye) 態新模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向“新”而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馬蘭(lan) 礦地下200米深的礦井巷道內(nei) ,智能巡檢機器人沿軌道勻速前進。通過它360度全方位旋轉的“眼睛”,地麵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監測巷道內(nei) 各類設備與(yu) 環境。此外,采煤、掘進、運輸、供電、排水等多種傳(chuan) 統人工作業(ye) 環節,也已逐步由智能技術替代。數據顯示,目前山西已建成118座智能化煤礦,全省一半以上的煤炭實現智能化開采,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超八成。
圖為(wei) 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噸位橋麵吊機。
在江蘇,長達1208米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全橋貫通。建設單位在大橋建設過程中投用了QMD-2000型全球最大噸位橋麵吊機,研發了抗拉強度高達2100兆帕的斜拉索,打造出國內(nei) 首條鋼桁梁全過程智能生產(chan) 線……依托5G、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常泰長江大橋建設還實現了對施工全過程的“可知、可測、可控”。
在紡織行業(ye) ,數字化、智能化也正悄然重塑傳(chuan) 統生態。浙江紹興(xing) 柯橋區擁有全國三分之一印染產(chan) 能。當地現代化的5G工廠,利用“織造印染產(chan) 業(ye) 大腦”中的“數字孿生工廠”模塊重塑生產(chan) 流程,通過智能化設備降低能耗成本。數據顯示,目前柯橋區擁有紡織類高新技術企業(ye) 255家、創新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46家,產(chan) 業(ye) 高端設備普及率在60%以上。今年1—4月,紹興(xing) 市實現紡織研發投入23.9億(yi) 元,同比增長35.1%。當地紡織印染這一傳(chuan) 統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正向低汙染、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業(ye) 轉型。
…………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正式通過《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促進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作出部署。《決(jue) 定》強調,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支持企業(ye) 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
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新芽,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長成林,推動未來產(chan) 業(ye) 快生根,才能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劉禛
技 術丨毛永豐(feng)
視 覺丨郝鳳林
校 對丨李珊珊 王卓婕 李英卓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