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jun) 人在自主擇業(ye) 後,找到一條適合的路子,為(wei) 國家繼續作出貢獻,很有意義(yi) 。”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同基層代表的親(qin) 切交流,引發廣大退役軍(jun) 人的強烈共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退役軍(jun) 人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跨越千山萬(wan) 水,走進千家萬(wan) 戶,溫暖老兵心田。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退役軍(jun) 人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組建退役軍(jun) 人管理保障機構,親(qin) 自決(jue) 策實施一係列重大戰略部署,親(qin) 自推動解決(jue) 退役軍(jun) 人事務領域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新時代退役軍(jun) 人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新時代退役軍(jun) 人各項工作闊步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領航掌舵,為(wei) 退役軍(jun) 人工作指明方向
2015年11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軍(jun) 委改革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在國家層麵加強對退役軍(jun) 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服務保障體(ti) 係和相關(guan) 政策製度。”
2017年10月18日,在黨(dang) 的十九大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莊嚴(yan) 宣布——
“組建退役軍(jun) 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jun) 人軍(jun) 屬合法權益,讓軍(jun) 人成為(wei) 全社會(hui) 尊崇的職業(ye) 。”
擲地有聲,振奮人心!
2018年4月16日,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掛牌成立,退役軍(jun) 人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
組建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對於(yu) 加強退役軍(jun) 人管理服務保障,激勵他們(men) 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激發廣大官兵昂揚士氣,吸引優(you) 秀人才投身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匯聚實現強軍(jun) 夢、強國夢的磅礴力量,具有重大深遠意義(yi) 。
這溫暖的瞬間,展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老兵的深厚情感——
2019年7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會(hui) 見全國退役軍(jun) 人工作會(hui) 議全體(ti) 代表,向他們(men) 表示誠摯的問候,勉勵他們(men)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開創我國退役軍(jun) 人工作新局麵。
看到94歲的老英雄張富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俯下身,雙手緊握住老人的手,同他親(qin) 切交談並致以誠摯問候。
這深情的回信,傳(chuan) 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退役軍(jun) 人的無限牽掛——
2020年,在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四川省革命傷(shang) 殘軍(jun) 人休養(yang) 院全體(ti) 同誌回信,向他們(men) 致以誠摯的問候。
2021年2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上海市新四軍(jun) 曆史研究會(hui) 的百歲老戰士們(men) 回信,向他們(men) 致以誠摯問候和美好祝福。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退役軍(jun) 人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為(wei)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退役軍(jun) 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係列重要指示,圍繞讓軍(jun) 人成為(wei) 全社會(hui) 尊崇的職業(ye) 、讓退役軍(jun) 人成為(wei) 全社會(hui) 尊重的人,退役軍(jun) 人工作不斷開拓新局麵,發生曆史性變革。
——組織管理體(ti) 係不斷健全。成立一年內(nei) ,3200多個(ge) 縣級以上退役軍(jun) 人事務行政機構全部組建到位。目前,全國建成六級服務中心(站)60餘(yu) 萬(wan) 個(ge) ,配備專(zhuan) 兼職工作人員近百萬(wan) 名,在基層實踐中拓展和延伸建強了一批“紅色退役軍(jun) 人服務站”。轉隸、接收、成立近4000個(ge) 事業(ye) 單位和1000餘(yu) 家社會(hui) 組織,形成了黨(dang) 領導下行政機構、服務體(ti) 係、社會(hui) 力量“三駕馬車”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
——工作運行體(ti) 係不斷完善。建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清單、軍(jun) 隊人員派駐、部門專(zhuan) 題會(hui) 商等運行機製,健全思政引領、移交安置、創業(ye) 就業(ye) 、雙擁共建、英烈褒揚、矛盾化解等重點工作協調機製,軍(jun) 地協同、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合力共為(wei) 的工作運行機製高效運轉。健全完善綜合督查機製,建立督辦工作台賬,組織開展實地督查,督促推動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退役軍(jun) 人工作決(jue) 策部署落地落實。
——政策製度體(ti) 係不斷加強。202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jun) 人保障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關(guan) 於(yu) 退役軍(jun) 人的專(zhuan) 門法律,後續出台了上百項配套政策,為(wei) 新時代退役軍(jun) 人工作提供了全麵的法律依據,為(wei) 退役軍(jun) 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自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溫暖、來自社會(hui) 的尊重關(guan) 愛,化作老兵們(men) 奮力前行的力量,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用實際行動讓軍(jun) 人品質在新時代閃閃發光。
從(cong) 新冠疫情防控到抗洪搶險一線,從(cong) 重慶山火撲救到積石山抗震救災,從(cong) 成都大運會(hui) 到杭州亞(ya) 運會(hui) ……廣大退役軍(jun) 人始終衝(chong) 鋒在急難險重任務一線;“首都老兵”“長江衛士”“紅棉老兵”“古田軍(jun) 號”……一個(ge) 個(ge) 退役軍(jun) 人誌願服務品牌閃耀神州大地,350萬(wan) 名退役軍(jun) 人誌願者活躍在全國各地。
《關(guan) 於(yu) 促進退役軍(jun) 人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指導意見》印發後,34.8萬(wan) 餘(yu) 名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加入基層“兩(liang) 委”,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部分地區“兵支書(shu) ”比例接近30%……
在各行各業(ye) 、各條戰線,活躍著老兵閃亮的身影、書(shu) 寫(xie) 著老兵永遠的忠誠。老兵們(men) 退役不褪色,在新的戰場奮鬥拚搏出新的榮光。
暖心牽掛,推動退役軍(jun) 人服務保障提質升級
告別軍(jun) 營,奔赴山海。回歸地方,兵心依然。
退役軍(jun) 人是黨(dang) 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力量。退役軍(jun) 人的人生新階段,始終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的牽掛。
2023年6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強調,重點抓好高校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就業(ye) 。
2024年6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要把就業(ye) 擺在突出位置,紮實做好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退役軍(jun) 人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把退役軍(jun) 人放在心上,強調要做好包括退役軍(jun) 人在內(nei) 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退役軍(jun) 人就業(ye) 一次次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退役軍(jun) 人正以多種方式走上新的“戰位”,繼續發光發熱。
——開展轉業(ye) 軍(jun) 官“直通車”安置,健全“陽光安置”工作機製,深挖安置崗位資源,持續優(you) 化機關(guan) 、群團組織、事業(ye) 單位和國有企業(ye) 安置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比例,健全省、市兩(liang) 級統籌調劑安置任務機製,提升安置質量。
——多措並舉(ju) 促進退役軍(jun) 人就業(ye) 。先後3次調整完善稅收優(you) 惠政策,引導激勵民營企業(ye) 吸納更多退役軍(jun) 人就業(ye) 。有效拓展行業(ye) 合作就業(ye) 模式,實施消防員、軍(jun) 隊文職人員專(zhuan) 項招錄,開展“浪花計劃”定向培養(yang) 退役軍(jun) 人海員,組織編寫(xie) 退役軍(jun) 人教育培訓教材,開發退役軍(jun) 人人力人才資源。簽約合作近2萬(wan) 家企業(ye) ,累計為(wei) 退役軍(jun) 人提供近130萬(wan) 個(ge) 優(you) 質崗位。全國累計舉(ju) 辦退役軍(jun) 人專(zhuan) 場或聯合招聘會(hui) 6萬(wan) 餘(yu) 場,累計270萬(wan) 餘(yu) 名退役軍(jun) 人達成就業(ye) 意向。
——聚焦服務支持創業(ye) 創新。舉(ju) 辦兩(liang) 屆全國退役軍(jun) 人創業(ye) 創新大賽,1.5萬(wan) 餘(yu) 個(ge) 創業(ye) 項目,逾4萬(wan) 名退役軍(jun) 人參與(yu) 。指導各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掛牌設立退役軍(jun) 人創業(ye) 孵化基地1988個(ge) 。組建退役軍(jun) 人創業(ye) 導師隊伍近1.3萬(wan) 名,退役軍(jun) 人創辦的經營主體(ti) 已達586.8萬(wan) 戶。線上定期舉(ju) 辦“軍(jun) 創英雄匯”直播帶崗活動,近億(yi) 人次走進直播間,有效擴大影響。
——推進自主就業(ye) 退役士兵教育培訓。組織召開全國促進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到中小學任教工作會(hui) ,助力“兵教師”走進校園傳(chuan) 道授業(ye) 。穩步推進教育培訓,僅(jin) 2023年就助力近20萬(wan) 名退役軍(jun) 人參加學曆教育,組織適應性培訓27.5萬(wan) 人次,開展技能培訓14.8萬(wan) 人次。聚焦退役士兵發揮優(you) 勢特長,組織專(zhuan) 門力量開發“國防教育輔導員”國家職業(ye) 標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軍(jun) 人是最可愛的人,讓軍(jun) 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須做好退役軍(jun) 人管理保障工作。該保障的要保障好,該落實的政策必須落實,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退役軍(jun) 人工作始終把不斷滿足退役軍(jun) 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公平更加充分地保障退役軍(jun) 人的待遇,讓他們(men) 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續。
——積極協調中央財政及時提高軍(jun) 隊離退休幹部、自主擇業(ye) 軍(jun) 轉幹部等服務對象待遇水平。組織軍(jun) 休功臣榮譽療養(yang) ,推進軍(jun) 休老年大學建設和軍(jun) 休老舊小區改造,創演話劇《兵心》,持續擴大軍(jun) 休服務App覆蓋麵。開展無軍(jun) 籍退休退職職工和軍(jun) 隊退休文職人員政策製度研究。
——開展“老兵永遠跟黨(dang) 走”係列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八一勳章”、省部級表彰獎勵獲得者和全國“最美退役軍(jun) 人”代表參加短期療養(yang) ;完善困難退役軍(jun) 人幫扶援助體(ti) 係,拓寬幫扶資金來源渠道,開展困難退役軍(jun) 人先天性心髒病子女救助、子女助學、守護光明等“情暖老兵”係列行動。
深情禮敬,在全社會(hui) 掀起尊崇英雄風尚
戰鷹轟鳴,穿雲(yun) 而出;軍(jun) 民肅穆,英雄回家。
2023年11月23日,護運在韓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的運-20專(zhuan) 機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緩緩通過水門,殲-20戰機低空通場,護衛英靈回到祖國。2014年來,祖國以最高禮儀(yi) 迎接10批938位烈士“回家”。
這是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xi) 英烈、捍衛英烈、關(guan) 愛烈屬”的感人場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地方考察,多次瞻仰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革命聖地、紅色舊址、革命曆史紀念場所,深情緬懷英烈,講述英雄故事,重溫革命曆史。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一切為(wei) 黨(dang) 、為(wei) 國家、為(wei) 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範人物,我們(men) 都要發揚他們(men) 的精神,從(cong) 他們(men) 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共同為(wei)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一個(ge) 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ge) 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英雄的禮讚,影響和感染著社會(hui) 方方麵麵。全社會(hui) 崇尚英雄共識不斷凝聚,尊崇軍(jun) 人職業(ye) 、尊重退役軍(jun) 人的氛圍日益濃厚,紅色基因、擁軍(jun) 傳(chuan) 統不斷傳(chuan) 承。
——建好用好紅色資源。各級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門多措並舉(ju) ,大力整合紅色資源、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全國共有烈士紀念設施15萬(wan) 多處,建設專(zhuan) 門的保護管理機構1600多個(ge) 。加強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力量,集中整修零散烈士墓25萬(wan) 餘(yu) 座。2023年啟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標誌及標識牌,啟動編製《中國烈士紀念設施概覽》,完成在老撾、讚比亞(ya) 等多個(ge) 國家的中國烈士紀念設施修繕保護工作。連續開展“清明祭英烈”“紅色九月”主題宣傳(chuan) 教育活動,推動英烈精神深入人心。2022年,成立國家烈士遺骸搜尋隊及國家烈士遺骸DNA鑒定實驗室,加大關(guan) 鍵技術科研攻關(guan) 力度。截至目前,已先後為(wei) 20位在韓誌願軍(jun) 烈士確認身份,讓更多烈士從(cong) “回國”到“回家”,從(cong) “無名”變“有名”。
——培樹宣傳(chuan) 典型事跡。講好“最美退役軍(jun) 人”“最美擁軍(jun) 人物”事跡,高標準推進表彰獎勵工作,成功推薦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獲評“時代楷模”“國家工程師獎”“中國三農(nong) 人物”“中國好人”等榮譽,拚搏奮鬥、崇德向善的榜樣示範效應持續放大。舉(ju) 辦“學思想 頌英烈”全國英烈講解員大賽,講好黨(dang) 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推動7000餘(yu) 名烈士事跡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展陳。
——不斷營造尊崇氛圍。新兵入伍歡送、光榮牌懸掛、立功受獎送喜報、退役返鄉(xiang) 歡迎、退役軍(jun) 人名錄和事跡載入地方誌等機製日臻成熟。連年提高部分優(you) 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退役軍(jun) 人、其他優(you) 撫對象優(you) 待證申領發放順利完成階段性目標,轉入常態化。優(you) 待證使用場景不斷拓展,全國1600多家A級以上景區為(wei) 優(you) 待證持證人減免門票費用,數萬(wan) 家熱心企業(ye) 提供購物、餐飲、住宿等方麵的優(you) 先優(you) 惠,持證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尊崇感不斷增強。
——廣泛掀起雙擁熱潮。各級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門紮實深入開展雙擁工作,推動退役軍(jun) 人工作更高質量發展。新一屆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全國各地推進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營造“愛我人民愛我軍(jun) ”濃厚的社會(hui) 氛圍。組織116個(ge)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與(yu) 邊海防基層連隊結對共建,推進“情係邊海防官兵”擁軍(jun) 優(you) 屬工作,組織春節專(zhuan) 項慰問活動,激勵廣大官兵安心戍邊守防,全力服務部隊備戰打仗。建立健全全國雙擁係統應急應戰快速響應機製,認真落實“軍(jun) 地互辦實事‘雙清單’製度”。開展新時代擁軍(jun) 支前創新發展研究。加強軍(jun) 供站、光榮院、優(you) 撫醫院改革發展,積極協調解決(jue) 隨軍(jun) 家屬就業(ye) 安置、子女入學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退役軍(jun) 人事務工作高揚奮鬥風帆,駛出了一段波瀾壯闊的航程,在退役軍(jun) 人工作發展史上留下了一串堅實的印跡。
風勁帆滿圖新誌,砥礪奮進正當時。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新時代退役軍(jun) 人工作必將奮力譜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積極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