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日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這樣表示。
一直以來,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利用都是習(xi) 近平念茲(zi) 在茲(zi) 的事。
杭州西湖是享譽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
2002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啟動。當年履新浙江的習(xi) 近平,將考察杭州的第一站放在了西湖。他說:“把西湖建設好,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使西湖的曆史麵貌得以還原,得到恢複,這是德政,也是得民心的善舉(ju) 。”
為(wei) 了讓西湖的保護更得民心,習(xi) 近平不僅(jin) 著眼大局,亦很關(guan) 切“小事”。
2002年10月,杭州拆除西湖環湖圍牆,實施24小時免費開放環湖公園,西湖景區成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不收門票的5A級風景區。西湖景區免費開放後,增設了不少椅子供市民、遊客休息,但椅子多了,間距也就近了。
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向景區管理部門轉達了他的建議:西湖邊戀人很多,如果椅子間距離太近,戀人們(men) 會(hui) 感到不自在。他建議長椅間應該保持一定間距。
還湖於(yu) 民、還園於(yu) 民、還景於(yu) 民,習(xi) 近平對西湖保護與(yu) 利用工作抓得細之又細。
除了椅子的問題,習(xi) 近平還曾多次向西湖管理部門轉達建議。
比如,西湖邊的廁所問題。西湖邊的公園免費開放,但是晚上公共廁所卻大門緊閉沒有開放,給市民遊客帶來了很多不便。管理部門在聽取習(xi) 近平的建議後,西湖邊公共廁所全部24小時免費開放。
又如,西湖上的遊船問題。西湖水域拓展後,遊船在經過新西湖上的橋洞時經常會(hui) 磕磕碰碰,這樣既不安全也會(hui) 帶來橋洞和船體(ti) 的損傷(shang) ,他建議改進。西湖景區經過調研,在船頭增設了橡膠輪胎進行防護。
習(xi) 近平關(guan) 心這些“小事”背後,實則是在詮釋如何處理好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關(guan) 係。
他曾在考察杭州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時,生動闡釋這組關(guan) 係:“我們(men) 強調保護,並不是對這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捂得嚴(yan) 嚴(yan) 實實的,一動也不能動,而是要在堅持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適度合理開發和建設,通過適度合理開發和建設來實現更好的保護。”
這些理念與(yu) 要求,為(wei) 日後西湖的申遺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
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前往曆史文化古跡、自然遺產(chan) 地調研,在不同場合多次論述保護傳(chuan) 承利用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
對於(yu) “古”與(yu) “今”,他指出,不能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並強調,要保護和利用好曆史文化街區,使其在現代化大都市建設中綻放異彩。
對於(yu) “景”與(yu) “人”,他要求,要把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麵充分發揮作用。
在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習(xi) 近平再次闡釋了保護傳(chuan) 承利用之間的關(guan) 係。
——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的整體(ti) 性、係統性保護,切實提高遺產(chan) 保護能力和水平,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要持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傳(chuan) 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求。
他進一步指出,要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用實際行動為(wei) 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連接著一個(ge) 文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世界遺產(chan) 總數已達59項,它們(men) 都是中華文明的金色名片。
如何守護好中華民族的這些瑰寶和珍寶,從(cong) 習(xi) 近平對於(yu) 一些“小事”的關(guan) 切就能找到答案。
|出品人:陳陸軍(jun)
|總監製: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執筆:闞楓
|校對:孫靜波
|視覺:李雪瑤
|中國新聞網“習(xi) 言道”工作室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