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優(you) 勢互補、各展其長。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製作出係統部署,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邁上新征程,重慶、四川牢牢抓住發展機遇,積極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更好發揮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作用。
川渝高竹新區地處四川、重慶交界,由四川廣安市和重慶渝北區部分行政區域組成,是全國首個(ge) 跨省域共建的新區。在前不久建成投用的新區政務服務大廳,10多個(ge) 服務專(zhuan) 區裏川渝兩(liang) 地合署辦公,將百餘(yu) 項業(ye) 務合並辦理,為(wei) 新區企業(ye) 和百姓提供了“進一扇門,辦兩(liang) 地事”的便捷體(ti) 驗。
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區累計入駐企業(ye) 數量比剛成立時翻了一番,初步建立起汽車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的生動寫(xie) 照。
改革不斷深入,發展活力更足。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係川渝,對兩(liang) 地協同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總書(shu) 記強調,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重慶、四川兩(liang) 地要緊密合作,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為(wei) 進一步推動兩(liang) 地協同發展指明方向。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承東(dong) 啟西,連接南北。當前,兩(liang) 地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認真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高質量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一體(ti) 化賦能科技創新。川渝兩(liang) 地進一步加速集聚戰略科技力量,目前,兩(liang) 地共享大型儀(yi) 器設備1.3萬(wan) 餘(yu) 台(套),布局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1個(ge) ,開展219項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攻關(guan) 項目,川渝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突破2800億(yi) 元。今年,兩(liang) 地還將在創新平台建設、技術協同攻關(guan) 、創新成果共享等方麵持續發力。
一體(ti) 化築牢產(chan) 業(ye) 根基。今年上半年,川渝兩(liang) 地實施300個(ge) 共建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2400多億(yi) 元。眼下,兩(liang) 地正圍繞“共建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ye) 基地”這一目標,加快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聯手打造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特色消費品等4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今年以來,川渝兩(liang) 地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川渝地區已建成我國第三大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擁有45家整車企業(ye) 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域自主配套率超過80%,汽車產(chan) 量占全國11%。
一體(ti) 化打造美好生活。川渝兩(liang) 地推出311項“川渝通辦”事項,涵蓋了就業(ye) 、社保、就醫、公積金等群眾(zhong) “身邊事”。川渝跨省市“一站式”戶口遷移辦理時限縮短至最快10分鍾。川渝70%以上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現電子健康卡互通互認,開通跨省異地結算定點醫療機構2.85萬(wan) 家。
一體(ti) 化推進基礎配套。當前,川渝間已建成鐵路通道6條,已聯合開工建設成渝中線、西渝、成達萬(wan) 等高鐵通道4條,兩(liang) 地間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達21條。前不久,巴南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讓巴中到成都、重慶的時間都縮短至2個(ge) 多小時。按照規劃,到2027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ge) “1小時交通圈”將基本建成。
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重慶、四川兩(liang) 地將相互賦能、相向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