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習言道|習近平信中的這件事,事關上億人

發布時間: 2024-08-16 15:14: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guan) 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保護好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需要人人盡責、久久為(wei) 功。”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個(ge) 全國生態日。日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湖北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誌願者回信,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對於(yu) 南水北調工程的特殊意義(yi) 。

  南水北調工程,是迄今為(wei) 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是旨在破解中國水資源分布“北缺南豐(feng) ”問題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習(xi) 近平曾稱其為(wei) “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

  2014年年底,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全麵通水,2024年3月工程累計調水量突破700億(yi) 立方米,惠及沿線七個(ge) 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76億(yi) 人。

  南水北調,事關(guan) 上億(yi) 人的喝水用水。習(xi) 近平多次用“生命線”一詞形容這一工程的重要性,強調要從(cong) 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

  水質是南水北調成敗的關(guan) 鍵,是沿線民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問題,更是習(xi) 近平最關(guan) 切的事情。

  2014年,在南水北調團城湖調節池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時,習(xi) 近平就向工程負責人了解南水北調水源的水質與(yu) 保護和調節池施工進展情況。

  當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習(xi) 近平作出重要指示,特別強調了“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

  2020年11月,習(xi) 近平來到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的起點江都水利樞紐,他在了解水質采樣監測等情況後說,“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去年5月,在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習(xi) 近平強調要“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兩(liang) 個(ge) 月後,習(xi) 近平在結束四川考察的返京途中,又來到陝西漢中考察漢江流域曆史文化傳(chuan) 承和生態保護。他再次強調,漢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水源匯集區和供給地,保護好這一區域的濕地資源責任重大、意義(yi) 深遠。

  三年前,2021年5月,一場聚焦南水北調的重磅座談會(hui) 在河南南陽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

  習(xi) 近平在會(hui) 上強調,“決(jue) 不能逾越生態安全的底線”,他要求,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水資源保護,持續抓好輸水沿線區和受水區的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那場座談會(hui) 前夕,習(xi) 近平專(zhuan) 程乘船考察了丹江口水庫,並察看現場取水水樣。

  三年後,得知丹江口庫區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環境更美了,習(xi) 近平今次在給環保誌願者的回信中指出,帶動更多人自覺守水護水節水,攜手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為(wei) 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出品人:陳陸軍(jun)

  |總監製: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執筆:闞楓

  |校對:孫靜波

  |視覺:倪雯冰

  |中國新聞網“習(xi) 言道”工作室出品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習言道|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發展,強調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 [詳細]
  • 習言道|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

    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強調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 [詳細]
  • 習言道|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統一戰線因團結而生,靠團結而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統一戰線工作發表一係列重要講話、作出一係列重大部署,強調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詳細]
email